搜索

x

Vol. 56, No. 12 (2007)

2007年06月20日
总论
总论
基本粒子物理学与场
基本粒子物理学与场
核物理学
核物理学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唯象论的经典领域
唯象论的经典领域
流体、等离子体和放电
流体、等离子体和放电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领域
总论
变系数(2+1)维Broer-Kaup系统的特殊孤子结构及孤子的裂变和湮没现象
马松华, 任清褒, 方建平, 郑春龙
2007, 56 (12): 6777-6783. doi: 10.7498/aps.56.6777
摘要 +
利用改进的Riccati方程映射法,得到了变系数(2+1)维 Broer-Kaup 系统的孤波解、周期波解和变量分离解.根据得到的孤波解,构造出了系统的几种不同形状的孤子结构,研究了孤子的裂变和湮没现象.
(2+1)维非对称 Nizhnik-Novikov-Veselov系统的新映射解及其局域结构
马松华, 方建平, 任清褒
2007, 56 (12): 6784-6790. doi: 10.7498/aps.56.6784
摘要 +
映射法是一种非常经典、有效和成熟的求解非线性演化方程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设解,使得最终求得的解丰富多彩. 利用改进的 Riccati 方程映射法和变量分离法,得到了(2+1)维非对称 Nizhnik-Novikov-Veselov 系统的新显式精确解.根据得到的孤波解,构造出该系统的峰孤子和分形孤子等局域结构,研究了两个孤立波的“追碰”现象.
高维非线性演化方程孤立波的同伦分析法求解
石玉仁, 汪映海, 杨红娟, 段文山
2007, 56 (12): 6791-6796. doi: 10.7498/aps.56.6791
摘要 +
利用同伦分析法求解了修正的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 得到了它的近似孤立波解, 该解与精确解符合得非常好.结果表明,同伦分析法在求解高维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孤立波解时, 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量子纠缠态的普适远程克隆
李艳玲, 冯 健, 於亚飞
2007, 56 (12): 6797-6802. doi: 10.7498/aps.56.6797
摘要 +
提出一种任意两粒子纠缠态1→2普适远程克隆方案. 此方案仅需一个特殊的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 就可使处于空间不同位置的两个接收者分别以5/6的保真度得到任意输入态的近似拷贝, 该保真度远高于已有方案中的保真度. 将方案推广到任意两粒子纠缠态1→N(N>2)普适远程克隆的情况, 可使处于不同地点的N个接收者分别以(2N+1)/(3N)的保真度得到输入态的近似拷贝. 另外, 提出一种以上述单个特殊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 在多目标量子比特受控非门和
基于近似熵测度的自适应随机共振研究
李 强, 王太勇, 冷永刚, 何改云, 何慧龙
2007, 56 (12): 6803-6808. doi: 10.7498/aps.56.6803
摘要 +
变步长随机共振算法有效解决了绝热近似大参数条件下的弱信号检测问题.基于信号近似熵测度的自适应随机共振,实现了变步长随机共振最优输出的自适应求解.周期信号的近似熵不受其幅值和相位变化的影响,而只与其频率及信噪比有关.因此,按照原始数据的采样条件,构造待检测频率在预定信噪比下的标准信号,并以其近似熵为基准,通过自动调节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计算步长,求得系统输出的近似熵距离矩阵.该矩阵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即为自适应条件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最优参数.
基于多元局部多项式方法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周永道, 马 洪, 吕王勇, 王会琦
2007, 56 (12): 6809-6814. doi: 10.7498/aps.56.6809
摘要 +
根据Takens定理,把混沌时间序列构造为一组序列对,然后用多元局部多项式方法来预测其序列.这种核估计方法可以结合局域法与全局法的优点,使得预测的精度更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两个耦合的分数阶Chen系统的混沌投影同步控制
邵仕泉, 高 心, 刘兴文
2007, 56 (12): 6815-6819. doi: 10.7498/aps.56.6815
摘要 +
研究了两个耦合的分数阶Chen系统的混沌投影同步控制问题.通过建立近似的整数阶模型,使用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策略控制投影同步比例因子达到理想值.理论上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选择性支持向量机集成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蔡俊伟, 胡寿松, 陶洪峰
2007, 56 (12): 6820-6827. doi: 10.7498/aps.56.6820
摘要 +
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选择性支持向量机集成预测模型.为提高支持向量机集成的泛化能力,采用自组织映射和K均值聚类算法结合的聚类组合算法,从每簇中选择出精度最高的子支持向量机进行集成,可以保证子支持向量机有较高精度并提高了子支持向量机之间的差异度.该方法能以较小的代价显著提高支持向量机集成的泛化能力.采用该方法对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和Lorenz系统生成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准确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超混沌R?ssler系统构成的星形网络的混沌同步
秦 洁, 于洪洁
2007, 56 (12): 6828-6835. doi: 10.7498/aps.56.6828
摘要 +
通过对超混沌系统线性项与非线性项的适当分离配置,构造一个特殊的非线性耦合函数作为单元之间的耦合函数,提出非线性非对称耦合混沌同步方法,研究超混沌Rssler系统单元按照星形连接形式组成网络的同步问题.发现耦合强度在某一区域里存在着稳定的混沌同步现象.分析并讨论了不同参数在耦合过程中对混沌同步过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多重耦合映像格子的信号初值恢复研究
庞 全, 武 薇, 范影乐
2007, 56 (12): 6836-6842. doi: 10.7498/aps.56.6836
摘要 +
利用耦合映像格子恢复信号初值是信号处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耦合映像格子具有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当初值受到噪声污染时将会影响到系统对其的恢复.提出了一种由多个一维耦合映像格子系统并列耦合而成的多重耦合映像格子系统,通过将多个一维系统耦合,使因受到噪声干扰而趋向于指数分离的混沌轨道相互靠近,以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数值仿真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和较高的鲁棒性.在耦合系数选取适当的情况下,即使初始信号受到噪声干扰,该多重耦合系统仍然能够很好地恢复信号初值的统计特性,且对单个初值的恢复情况及与初始信号
三种方法实现超混沌Chen系统的反同步
王兴元, 王明军
2007, 56 (12): 6843-6850. doi: 10.7498/aps.56.6843
摘要 +
以超混沌Chen系统为例研究了反同步的三种方法——主动控制法、全局控制法和变量替换法.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证明,其中变量替换法可以传递单路信号实现混沌系统的反同步,比以往所用方法有更高的实用价值.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单向耦合网络连接的Lorenz系统的追踪控制
张 荣, 胡爱花, 徐振源
2007, 56 (12): 6851-6856. doi: 10.7498/aps.56.6851
摘要 +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将单个Lorenz系统的一种追踪控制方案用于单向耦合网络连接的Lorenz系统. 只对网络系统的一个节点加入控制器,就实现了单向耦合网络连接的Lorenz系统的单个输出变量对任意给定参考信号的追踪. 数值仿真表明,当网络的耦合强度足够大时,可以实现包括同结构和异结构系统信号之间的有效追踪.
干扰信号对两种混沌加密系统的影响及分析
郝建红, 孙志华, 许海波
2007, 56 (12): 6857-6864. doi: 10.7498/aps.56.6857
摘要 +
通过加入高斯白噪声干扰,对Lorenz和Liu两种混沌加密系统进行噪声干扰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Liu混沌系统抗噪声干扰能力好于Lorenz混沌系统,连续信源的抗干扰能力好于离散信源的抗干扰能力.
一个超混沌系统及其分数阶电路仿真实验
刘崇新
2007, 56 (12): 6865-6873. doi: 10.7498/aps.56.6865
摘要 +
提出了一个新的四维自治超混沌系统,对其基本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深入的研究.运用EWB软件对实现该超混沌系统的分数阶振荡器电路进行了仿真实验证实.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上匝道合流处交替通行控制的研究
雷 丽, 董力耘, 葛红霞
2007, 56 (12): 6874-6880. doi: 10.7498/aps.56.6874
摘要 +
上海市高架道路的上匝道合流处率先实施了交替通行的控制策略.以Fukui和Ishibashi提出的FI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为基础,对实施该策略前后的上匝道合流处分别建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并对交通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高架路主线和上匝道的来流车辆较多时,交替通行控制可以大大改善高架道路交通;当交通流稀疏时,实施控制前后交通流状况基本不发生变化.
基于幂次相互作用的二维磁性团簇耦合能研究
许晓军, 王凤飞, 蔡萍根, 魏高尧, 隋成华
2007, 56 (12): 6881-6885. doi: 10.7498/aps.56.6881
摘要 +
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磁耦合作用随粒子间距离幂次变化的磁性粒子动力学凝聚过程.重点研究了在不同幂指数α值下团簇在生长过程中,即随着粒子数N的增加,团簇平均耦合能Ec(N)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α≥5时,Ec(N)随着粒子数N的增加变化较小;当α=2时,E
小世界网络与无标度网络的社区结构研究
杜海峰, 李树茁, W. F. Marcus, 悦中山, 杨绪松
2007, 56 (12): 6886-6893. doi: 10.7498/aps.56.6886
摘要 +
模块性(modularity)是度量网络社区结构(community structure)的主要参数.探讨了Watts和Strogatz的小世界网络(简称W-S模型)以及Barabàsi 等的B-A无标度网络(简称B-A模型)两类典型复杂网络模块性特点.结果显示,网络模块性受到网络连接稀疏的影响,W-S模型具有显著的社区结构,而B-A模型的社区结构特征不明显.因此,应用中应该分别讨论网络的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社区结构不同于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并可以利用模块性区别网络类型,因此网络复杂性指标应该包括
一种新型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程 琳, 丁训良, 刘志国, 潘秋丽, 初学莲, 冯松林
2007, 56 (12): 6894-6898. doi: 10.7498/aps.56.6894
摘要 +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X光透镜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系统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X光透镜将旋转阳极X射线发生器产生的X射线束聚成直径为几十微米的光束,实现了对考古样品的无损、原位、微区的分析.为了检验微束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了一片明代青花瓷残片中青花部位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青花中Mn和Co元素的含量与青花颜色的深浅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Mn和Co呈现非常好的线性相关;Mn和Co的含量或比值对青花的产地和真伪的辨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本粒子物理学与场
高能等离子体入射对磁场膨胀影响的模拟研究(已撤稿)
姚 杰, 汤海滨, 王海兴, 刘 畅, 刘 宇
2007, 56 (12): 6899-6904. doi: 10.7498/aps.56.6899
摘要 +
采用三维模型,使用混合网格质点法对等离子体入射偶极子磁场产生的磁场膨胀进行数值模拟.在模拟中考虑了高能等离子体注入两种不同类型磁场的情况:等离子体注入没有背景磁场的偶极子磁场和等离子体注入有背景磁场的偶极子磁场.研究表明背景磁场的存在不仅改变了粒子的分布,还改变了磁场膨胀的程度.还研究了注入的高能等离子体的速度对磁场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的高能等离子体速度越大,磁场膨胀的程度就越大.对于低的入射速度,入射粒子在偶极子磁场中的回旋半径与偶极子磁场的特征长度相比较小,粒子被磁场束缚,对偶极子磁场的影响可以忽
核物理学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近滴线区原子核传统幻数的消失和新幻数的产生
丁斌刚, 鲁定辉, 张大立
2007, 56 (12): 6905-6910. doi: 10.7498/aps.56.6905
摘要 +
提出了一种从理论上检验壳效应的方法.在考虑了由Bardeen,Cooper和Schrieffer提出的金属超导理论(BCS方法)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内,通过计算粒子数的涨落,发现涨落的大小和核的壳结构有紧密的关系,进而研究了滴线区一些传统幻数的消失和新幻数的产生.
α粒子的慢化过程对D-T等离子体聚变燃烧的影响
施研博, 应阳君, 李金鸿
2007, 56 (12): 6911-6917. doi: 10.7498/aps.56.6911
摘要 +
在双温聚变燃烧点模型框架下,对比D-T等离子体聚变燃烧过程中α粒子能量逐步沉积与瞬时沉积两种描述的等离子体温度、离子数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密度条件下作了计算,考察了α粒子的慢化过程对D-T聚变点火的影响.发现考虑α粒子的慢化过程后,D-T等离子体峰值温度的出现将会推迟若干皮秒甚至几十皮秒,在较低的初始温度密度条件下,时间推迟得更多些.等离子体的峰值温度比α粒子能量瞬时沉积描述也会下降13keV左右.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低温高背压氘团簇源特性研究
王 磊, 吴玉迟, 王红斌, 刘红杰, 葛芳芳, 陈家斌, 郑志坚, 谷渝秋, 史叔廷, 罗小兵, 杨朝文
2007, 56 (12): 6918-6923. doi: 10.7498/aps.56.6918
摘要 +
为了产生大尺度氘团簇用于与强激光相互作用研究,研制了低温高背压团簇源.利用瑞利散射法对团簇尺度与气体背压相关性和团簇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团簇尺度Nc随背压的指数变化关系为Nc∝P2.890,当气体温度为80K,背压P0为48×105Pa时,氘团簇尺度Nc≈2630,并得到了团
唯象论的经典领域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实现金属支撑杆的计算机模拟
刘大刚, 周 俊, 刘盛纲
2007, 56 (12): 6924-6930. doi: 10.7498/aps.56.6924
摘要 +
在三维Yee网格模型以及蛙跳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撑杆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支撑杆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下的电流及单位长度上电感的计算公式.讨论了二维、三维空间网格上不同支撑杆取向及不同坐标系下的实现方法,同时也给出了支撑杆在时域有限差分主迭代循环中的子迭代方法.以磁绝缘线振荡器为例,从其粒子运动及输出功率方面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
介质加载矩形波导栅行波管的小信号增益计算
路志刚, 宫玉彬, 魏彦玉, 王文祥
2007, 56 (12): 6931-6936. doi: 10.7498/aps.56.6931
摘要 +
介质加载矩形波导栅行波管是一类新型毫米波大功率器件.给出了此结构引入电子束后的“热”色散方程,并利用“牛顿下山”法求解了此复杂系数超越方程,研究了介质加载以及电子束参数对小信号增益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介质加载可以扩大矩形波导栅行波管的带宽,而增益有所减小.为了弥补增益的降低,可以适当增加槽深度,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电子束电流.给出的结论对于研制此类行波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磁化铁氧体材料电磁散射递推卷积-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
杨利霞, 葛德彪, 王 刚, 阎 述
2007, 56 (12): 6937-6944. doi: 10.7498/aps.56.6937
摘要 +
根据递推卷积原理,将磁化铁氧体材料的频域磁导率过渡到时域,通过引入时域复数磁化率张量和时域复数磁感应强度矢量,提出了磁化铁氧体材料电磁散射的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用它计算了磁化铁氧体球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与文献结果符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分析磁化铁氧体材料电磁散射一种可行的方法.
谐波分离和光束取样集成光学元件强激光近场调制及损伤特性研究
姚 欣, 高福华, 温圣林, 张怡霄, 李剑峰, 郭永康
2007, 56 (12): 6945-6953. doi: 10.7498/aps.56.6945
摘要 +
针对惯性约束聚变(ICF)终端光学系统对元件数量及厚度的限制,利用衍射光学元件(DOE)易于集成的优点,可将终端光学系统中实现不同功能的DOE元件集成于一体,以优化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为了对ICF终端光学系统集成光学元件在强激光条件下的正常运行提供分析的依据,采用傅里叶模式理论分别对色分离光栅(CSG)和色分离光栅-光束取样光栅(CSG-BSG)集成光学元件内部的近场调制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发现,将CSG与BSG集成以后其每一层的最大调制度比集成以前小10%—47%,但其激光诱导损伤风险和单个CSG一样
非均匀输入图像对基于细菌视紫红质膜的新事物滤波器输出特性的数值模拟
杨 光, 陈桂英, 祁胜文, 郝召锋, 田建国, 张春平
2007, 56 (12): 6954-6960. doi: 10.7498/aps.56.6954
摘要 +
研究了基于细菌视紫红质(bR)膜的新事物滤波器的非均匀输入图像对输出图像特性的影响.与具有均匀光强分布的输入图像相比,在正弦分布的输入图像情况下,输出图像的光强分布不再呈现单调变化,而是出现两个峰值,其中间有较小的光强.bR膜的M态寿命和物体运动速度对输出图像上蓝光光强的分布有一定影响.M态寿命越大,透过的蓝光光强越小,减小的幅度是随着M态寿命的增加而减小,当M态寿命τ>50s时,减小的幅度几乎为零.在相同的入射光情况下,对于输出图像的相同位置,输入图像的运动速度越大,其输出的蓝光光强越大.
多能级原子与多模光场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张 明, 戴宏毅, 欧保全, 谢红卫, 胡德文
2007, 56 (12): 6961-6969. doi: 10.7498/aps.56.6961
摘要 +
研究了多能级原子与多模光场的相互作用.探讨了旋波近似下N能级原子与(N-1)模光场相互作用演化规律,给出了相互作用绘景中其相应的Schrdinger方程的解析通式,分析了三能级原子、四能级原子分别与双模、三模光场相互作用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原子初始时刻处于基态时,三能级原子与四能级原子的基态概率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非简并四波混频体系中双模光场的纠缠特性
邓文武, 郑 俊, 谭华堂, 李高翔
2007, 56 (12): 6970-6975. doi: 10.7498/aps.56.6970
摘要 +
利用非简并四波混频体系制备出稳定的连续变量的纠缠态,研究了纠缠随时间的演化情况.同时,得到双模光场的特征函数.经分析可知,在强抽运光的作用下此体系相当于一个光学参量放大器;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制备出稳定的连续变量的量子纠缠态,并且纠缠的程度与双光子抽运光强度、合作参量及失谐频率有关.
Sr离子自终止和复合激光交替振荡的动力学模型
陈 立, 毛邦宁, 王煜博, 王丽敏, 潘佰良
2007, 56 (12): 6976-6981. doi: 10.7498/aps.56.6976
摘要 +
建立了一个反映高重复率脉冲放电激励的Sr离子自终止激光和复合激光交替振荡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与实测光电脉冲波形相一致的模拟结果.给出了He-Sr放电等离子中长寿命粒子、激光上下能级粒子数密度和电子温度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分析了两种激光交替振荡的发射过程、脉冲宽度特性和粒子数反转机理,认为在放电早期和余辉期电子温度的急剧升高和降低是Sr离子自终止和复合激光实现交替振荡的关键所在.
外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实现时钟分频
王云才, 赵跃鹏, 张明江, 安 义, 王纪龙
2007, 56 (12): 6982-6988. doi: 10.7498/aps.56.6982
摘要 +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利用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对高重复速率光脉冲产生的周期振荡和时钟分频现象.结果表明,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引起的二倍周期振荡是使注入脉冲重复频率分频的直接原因.通过耦合速率方程,数值模拟了半导体激光器在外光注入时输出光的时间序列和功率谱,并且分析了激光腔内各种周期振荡的特征.研究表明,当注入光使半导体激光器出现稳定的二倍周期振荡,且注入光的重复频率为此振荡频率的二倍时,时钟分频即可产生实验中,采用重复频率为6.32GHz的光脉冲注入Fabry-Perot激光器,实现了3.16GHz时钟分频信号
再生锁模激光系统的定态输出及其稳定性
苏 艳, 郑植仁, 苏文辉
2007, 56 (12): 6989-6993. doi: 10.7498/aps.56.6989
摘要 +
将准孤子解代入再生锁模激光系统的主方程,推导出脉冲参量的三个自治微分方程. 求解了无啁啾和有啁啾两种情况下系统的定态解,并分析了其稳定性. 研究表明,系统的定态输出随系统的调制深度或调制频率、群速色散或自相位调制等参量值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通过调制系统的参量可以控制激光系统的定态输出.
不同波长激光激发下C6H12受激拉曼散射模式竞争
梁慧敏, 杜惊雷, 王宏波, 王治华, 罗时荣, 杨经国, 郑万国, 魏晓峰, 朱启华, 黄晓军, 王晓东, 郭 仪
2007, 56 (12): 6994-6998. doi: 10.7498/aps.56.6994
摘要 +
发现不同波长激光激发下C6H12的受激拉曼散射模式竞争现象. 在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下,不同拉曼模式的Stokes光占优势. 短波长(404,532nm)激光激发时小频移模式ω1(802cm-1)为弱增益模式,大频移模式ω2(2852—3038cm-1)为强增益模, 主要产生ω2模式的Stokes光. 长波长(80
二维多色阵列辐射的产生及其弱光控制
吴 昆, 徐 晗, 吴 健, 曾和平
2007, 56 (12): 6999-7008. doi: 10.7498/aps.56.6999
摘要 +
在二阶非线性介质中观察到二维多色阵列辐射. 空间分布为椭圆状的飞秒光束在二阶非线性介质中空间分裂成二阶空间孤子,与另一飞秒光束交叉重叠发生非共线级联二阶非线性耦合后产生了二维多色阵列辐射. 同时,交叉耦合的光束在介质中形成了瞬态光栅,同步注入的超连续白光被此瞬态光栅衍射,获得相同相位的上转换二维多色阵列放大. 注入少量二次谐波,抑制了二阶空间孤子的产生,从而导致二维多色阵列辐射及其上转换放大被抑制.
室温条件下掺铒光纤中光脉冲群速可控特性的研究
邱 巍, 掌蕴东, 叶建波, 田 赫, 王 楠, 王金芳, 袁 萍
2007, 56 (12): 7009-7014. doi: 10.7498/aps.56.7009
摘要 +
利用相干布居振荡技术在介质吸收光谱上产生烧孔,孔宽大约为基态粒子数恢复时间的倒数. 由增益理论分析得到不同抽运光功率对介质吸收状态的影响. 在介质的吸收区域,振荡导致光脉冲经历饱和吸收,脉冲传输延迟;在介质的增益区域,振荡又导致光脉冲经历增益饱和,脉冲传输超前. 应用此技术在掺铒光纤中实现了光速人为可控. 在掺铒光纤晶体中观测到了最慢为2.857×103m/s的光速减慢传输,相应感生群折射率为10.5×104. 根据布居振荡效应及增益理论,由速率方程出发,得到了
铌酸锂晶体中的磁光折变效应研究
齐继伟, 李玉栋, 许京军, 崔国新, 孔凡磊, 孙 骞
2007, 56 (12): 7015-7022. doi: 10.7498/aps.56.7015
摘要 +
对于掺铁铌酸锂晶体中不同全息记录配置下的磁光折变效应做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给出了铌酸锂晶体所有的磁光生伏打非零张量元. 详细计算并给出了不同全息纪录配置下的所有体光生伏打、磁光生伏打电流的解析形式. 理论结果表明,由于磁光生伏打效应引起了光激发电流的变化,所以对于每种配置全息光栅的衍射效率都会受到外加磁场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全息记录配置,磁场对铌酸锂晶体光折变非线性性质的影响也不同.讨论了一种确定特定张量元的方法.
钕离子掺杂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
乔延波, 达 宁, 陈丹平, 邱建荣
2007, 56 (12): 7023-7028. doi: 10.7498/aps.56.7023
摘要 +
基于多孔玻璃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钕离子掺杂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测量了掺钕高硅氧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 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得到了钕离子在高硅氧玻璃中的强度参数,计算并对比了掺钕高硅氧玻璃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的理论荧光寿命、受激发射截面和发光量子效率.讨论了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中铝离子的掺入对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通过与其他掺钕氧化物玻璃和一些商用硅酸盐玻璃的主要光谱性质的比较,掺钕高硅氧玻璃显示了较好的光谱性质,有可能成为一种应用于高能和高频激光领域的新型激光材料.

编辑推荐

基于六角结构二维光子晶体绝对带隙的优化设计研究
钟 凯, 张会云, 张玉萍, 李喜福, 王 鹏, 姚建铨
2007, 56 (12): 7029-7033. doi: 10.7498/aps.56.7029
摘要 +
根据平面波展开法对二维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进行计算,采用栅格结构连接电介质圆柱体对六角结构的二维光子晶体进行了优化. 通过计算栅格宽度和圆柱体半径对绝对带隙的影响,找到了一组可以获得大带隙二维光子晶体结构的最佳参数.优化后的光子晶体的大带隙对光子晶体制造工艺中介质圆柱体半径的偏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该结构的二维光子晶体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基于重构等效啁啾制作光纤光栅编解码器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实现
张 邺, 戴一堂, 孙 杰, 张冶金, 谢世钟
2007, 56 (12): 7034-7038. doi: 10.7498/aps.56.7034
摘要 +
在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中,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编解码器是极具竞争力的核心器件,满足光接入网低成本、高性能的要求. 将重构等效啁啾 (REC) 技术制作的FBG作为编解码器运用于OCDMA系统. 实验采用一对511个码片、编码速率为6.4×109/s的FBG编解码器,在编码匹配的情况下能恢复出输入信号,与编码非匹配的情况相比获得了8 dB的功率增益.这为REC技术制作的编解码光栅在OCDMA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两平行长周期光栅耦合器型上下话路滤波器的研究
董小伟, 冯素春, 鲁韶华, 许 鸥, 简水生
2007, 56 (12): 7039-7045. doi: 10.7498/aps.56.7039
摘要 +
以两平行长周期光栅耦合器的通用模型为依据,全面分析了两光栅完全对准和存在纵向偏离时器件性能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光栅调制强度、环境折射率以及光纤包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实现100%上下话路滤波效率的条件. 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不需要对光纤包层进行处理,利用两平行长周期光栅耦合器完全可以实现有效的上下话路.这为进一步简化制作工艺提供了依据.
两个光纤激光器的互相注入锁定
陈子伦, 侯 静, 周 朴, 刘 亮, 姜宗福
2007, 56 (12): 7046-7050. doi: 10.7498/aps.56.7046
摘要 +
光纤激光器的相干合成技术是实现高功率、高亮度光纤激光系统的重要技术途径.利用分束器分光使两个光纤激光器的能量互相注入,从而使两个光纤激光器达到锁相锁模实现相干输出. 实验研究表明:在独立运行的情况下,两个光纤激光器的远场光斑只是两个激光器光强的简单叠加;在互相注入锁定的情况下,两个光纤激光器的远场光斑是具有高对比度的干涉条纹,并得到两个激光器的输出模式总为异相模.这与理论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调频激励增强微气泡的次谐波理论和实验研究
龚燕君, 章 东, 郗晓宇, 龚秀芬, 刘 政
2007, 56 (12): 7051-7057. doi: 10.7498/aps.56.7051
摘要 +
超声造影剂的次谐波成像可以提高造影组织比,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 提出一种利用调频脉冲激励以增强造影剂微气泡产生的次谐波新方法. 基于修正的Church方程,从理论上讨论了次谐波的产生与调频激励声压的关系及产生阈值,并且实验证实了优化调频信号的带宽及调频时间可以提高次谐波信号幅度及改善主瓣和旁瓣特性. 理论与实验表明,与传统脉冲信号激励相比,调频信号激励产生的次谐波幅度可提高约22dB.
激光在近表面弹性性质梯度变化的材料中激发超声波的数值分析
袁 玲, 沈中华, 倪晓武, 陆 建
2007, 56 (12): 7058-7063. doi: 10.7498/aps.56.7058
摘要 +
激光激发超声波为评价材料近表面弹性性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考虑到由于冲击硬化、表面热处理、表面氧化等引起的金属材料近表面层弹性性质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激光在基底上的梯度材料中激发超声波的理论模型. 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热弹条件下脉冲激光作用于材料上表面激发出的超声波及其传播过程,研究了近表面层离散的层数对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表面层“变硬”和“变软”两种情况下声表面波的模式变化及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各模式的色散曲线. 为进一步研究近表面层的弹性性质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及材料性质的反演提供了理论依
汉语自然口语中声调识别的研究
刘赵杰, 邵 健, 张鹏远, 赵庆卫, 颜永红, 冯 稷
2007, 56 (12): 7064-7069. doi: 10.7498/aps.56.7064
摘要 +
汉语是一种带声调的语言,声调信息在汉语识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声调识别一般只研究朗读式语音中相对标准的声调,很少对声调调型比较复杂的自然口语进行专门的处理.针对汉语自然口语的特点,在声调建模单元的选择时提出了真实上下文的模型.同时,为了对声调模式进行精细建模,采用了一种层次聚类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声调模式.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微极性弹性力学的碳纳米管中波的传播特性
谢根全, 夏 平
2007, 56 (12): 7070-7077. doi: 10.7498/aps.56.7070
摘要 +
基于微极性弹性理论推导出的碳纳米管的应力-应变关系,使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碳纳米管的动力学微分方程. 通过求动力学微分方程的波动解,获得碳纳米管中波的频率与波数的关系即弥散关系,另外还得到了波的群速度和特征波面. 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流体、等离子体和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中的能量转换过程研究
尹增谦, 万景瑜, 黄明强, 王慧娟
2007, 56 (12): 7078-7083. doi: 10.7498/aps.56.7078
摘要 +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强度、电场强度以及电荷分布的演变规律,并对能量转换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放电脉冲过程中,外加驱动电源所作的功、电场能量的增量均与起始时刻的壁电荷密度有关,而气体中放电电流所作的功即沉积于气体中的能量与起始时刻的壁电荷密度、放电电流的具体波形无关.
利用一维Vlasov和Maxwell方程模拟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刘占军, 朱少平, 曹莉华, 郑春阳
2007, 56 (12): 7084-7089. doi: 10.7498/aps.56.7084
摘要 +
应用一维Vlasov和Maxwell耦合程序详细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基本问题——受激拉曼散射(SRS). 通过研究发现, SRS的产生与电子速度分布函数在相空间中的结构密切相关, 当电子速度分布函数形成相空间涡旋时,背向SRS光大幅增加,而当电子等离子体波相速度附近的电子速度分布函数曲线变平坦后, 背向SRS光基本停止发生. 在模拟中观测到了SRS的爆发、电子速度分布函数形成相空间涡旋、电子俘获等清晰的物理图像.
等离子体鞘层中尘埃粒子的分布特性
段 萍, 刘金远, 宫 野, 张 宇, 刘 悦, 王晓钢
2007, 56 (12): 7090-7099. doi: 10.7498/aps.56.7090
摘要 +
采用柱槽状电极的流体模型,数值模拟了等离子体鞘层及鞘层中尘埃粒子的分布结构. 研究了尘埃粒子数、粒子大小、电极尺寸等因素对尘埃分布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等离子体密度较高时,鞘层较薄,反之鞘层较厚;当尘埃粒子数少时,尘埃分布形成一层结构,反之则形成多层结构;随电极尺寸的不同,尘埃粒子形成一些复杂而又有趣的结构.
高功率微波在等离子体填充波导中的谐波产生
傅文杰, 鄢 扬
2007, 56 (12): 7100-7105. doi: 10.7498/aps.56.7100
摘要 +
采用等离子体流体理论,研究了高功率微波在等离子体填充波导中的谐波产生,导出了非线性波动方程. 对二次谐波产生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 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高功率微波将在等离子体填充波导中激发起谐波,TE0n模式与TM0n模式的基波都将激发起TM类型的谐波.
超短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的分裂以及类孤子结构的形成
张秋菊, 武慧春, 王兴海, 盛政明, 张 杰
2007, 56 (12): 7106-7113. doi: 10.7498/aps.56.7106
摘要 +
用一维粒子模拟研究了超短脉冲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光孤子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脉冲分裂现象,比较了不同峰值强度和脉冲宽度对形成光孤子以及脉冲传播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 脉冲宽度在若干个到十几个振荡周期的超短脉冲在等离子体中可能形成高速传播的光孤子;脉冲宽度增加和强度增大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得孤子结构的传播速度减慢,且由于高阶孤子的衰变使得初始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发生分裂,形成两个以不同速度向前传播的孤子结构.由孤子阶数的理论计算可较好地预言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分裂的子脉冲数.
空气中单个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的形成条件
仲佳勇, 李玉同, 鲁 欣, 张 翼, Bernhardt Jens, 刘 峰, 郝作强, 张 喆, 于全芝, 陈 民, 远晓辉, 梁文锡, 赵 刚, 张 杰
2007, 56 (12): 7114-7119. doi: 10.7498/aps.56.7114
摘要 +
利用皮秒和飞秒激光研究了激光在空气中聚焦产生单个等离子体通道的条件.研究发现,能量为8—12mJ皮秒激光被焦距为15cm的透镜聚焦后,可以产生较为稳定的单个通道.通过横向纵向阴影成像分析发现,通道的管壁对聚焦产生的自发光具有箍缩作用,而通道内部却有利于光的传输.同时还发现,当采用短焦距透镜时,能量低于10mJ的飞秒激光在空气中较易形成单个等离子通道.
真空中不同极化电磁波在微波等离子体喷流中的衰减特性实验研究
杨 涓, 朱 冰, 毛根旺, 许映乔, 刘俊平
2007, 56 (12): 7120-7126. doi: 10.7498/aps.56.7120
摘要 +
在真空环境中,利用空间反射电磁波测量装置,开展微波等离子体喷流对垂直和水平极化电磁波衰减的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极化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衰减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氩气为工质,真空室中微波等离子体喷流对垂直和水平极化电磁波具有显著的吸收效应.发生器流量、功率以及实验真空度对垂直极化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衰减影响明显.真空度和发生器功率对水平极化电磁波没有显著影响.
超短超强激光与铜靶相互作用产生Kα源的蒙特卡罗模拟
赵宗清, 丁永坤, 谷渝秋, 王向贤, 洪 伟, 王 剑, 郝轶聃, 袁永腾, 蒲以康
2007, 56 (12): 7127-7131. doi: 10.7498/aps.56.7127
摘要 +
超短超强激光打靶产生的超热电子,与固体靶相互作用时会产生Kα线辐射.由经典定标律给出了法线方向超热电子的温度.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超热电子在固体靶中的传输进行了研究,模拟了不同靶厚度情况下Kα产额和角分布及不同电子温度下Kα光子的转化效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结果表明:在一定电子温度下,随着靶厚度的增加Kα光子产额会达到饱和,并会使Kα光子发射的各向异性变得更加严重;存在最佳的电子温度,使Kα线转化效率最高.
不同加热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的相干渡越辐射谐波研究
谭世杰, 郑 坚
2007, 56 (12): 7132-7137. doi: 10.7498/aps.56.7132
摘要 +
利用不同加热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所导致的相干渡越辐射(CTR)在谐波分量强度比上的不同,给出了区分飞秒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过程中的主要与次要加热机制的一种可能方法.得到了加热周期不同的加热机制所产生超热电子的比例与CTR谐波分量的二倍频和一倍频的强度比之间的具体关系式.如果在实验上测到此谐波分量强度比,就可以推出不同加热机制在加热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致比例关系.另外,CTR谐波分量的强度比还与超热电子的温度、实验上所使用靶的厚度有一定依赖关系,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等离子体加载耦合腔慢波结构色散分析
王 彬, 谢文楷
2007, 56 (12): 7138-7146. doi: 10.7498/aps.56.7138
摘要 +
利用磁化等离子体介电张量和纵向场分量法对任意大小轴向磁场中等离子体填充耦合腔慢波结构进行场分析,得到磁化等离子体填充电子注通道电磁波场分量的轴对称精确解.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腔分区模型、采用场匹配方法建立色散方程,并数值计算得出不同等离子体密度及磁场下的耦合腔色散曲线.对不同密度等离子体填充情况下的耦合腔色散特性、混合模式的形成机理以及等离子体空间电荷波进行了分析讨论.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Y2O3-Eu2O3-SnO2三元系固相线下相关系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孙宝娟, 刘泉林, 梁敬魁, 纪丽娜, 张继业, 刘延辉, 李静波, 饶光辉
2007, 56 (12): 7147-7152. doi: 10.7498/aps.56.7147
摘要 +
采用固态反应法及改良固态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Y2O3-Eu2O3-SnO2体系中的试样,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了Y2O3-Eu2O3-SnO2三元系固相线下的相关系.结果表明,Y2O3-Eu2O3二元系
利用光衍射效应探测周期极化微结构晶体
王栋栋, 陈云琳, 李 兵, 颜采繁, 许京军, 张光寅
2007, 56 (12): 7153-7157. doi: 10.7498/aps.56.7153
摘要 +
以光栅衍射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微结构晶体衍射效率与占空比和折射率的关系.采用波长为532nm,最大功率为80mW 的连续激光为光源,分别对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微结构晶体和周期极化同成分铌酸锂微结构晶体的占空比及极化反转引起的折射率变化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掺镁铌酸锂晶体周期极化反转所引起的折射率改变量大于同成分铌酸锂晶体极化反转所引起的折射率变化.
单晶Si表面离子束溅射沉积Co纳米薄膜的研究
何丽静, 林晓娉, 王铁宝, 刘春阳
2007, 56 (12): 7158-7164. doi: 10.7498/aps.56.7158
摘要 +
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法,在单晶Si基片上制备了不同厚度(1—100nm)的Co纳米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厚度的Co纳米薄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当薄膜厚度为1—10nm时,沉积颗粒形态随薄膜厚度增加将由二维生长的细长胞状过渡到多个颗粒聚集成的球状.当膜厚大于10nm时,小颗粒球聚集成大颗粒球,颗粒球呈现三维生长状态.表面粗糙度随膜厚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膜厚为3nm时出现极值.XPS全程宽扫描和窄扫描显示:薄膜表面的元素成分为Co,化学态分别
石墨基底上垂直生长碳纳米管为芯的碳锥结构
张 暐, 奚中和, 薛增泉
2007, 56 (12): 7165-7169. doi: 10.7498/aps.56.7165
摘要 +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成功地在石墨基底上自组装生长出以碳锥为支撑的、碳纳米管为芯的新型功能材料.该结构的材料可以用作扫描电子显微镜探针和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的针尖.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对该碳纳米管与碳锥结构生长的影响,给出了最优生长条件,并讨论了生长机制.
Ti-50.8at%Ni马氏体相变中的电磁特性
侯碧辉, 周 茜, 段 苹, 苏少奎, 毛圣成, 韩晓东
2007, 56 (12): 7170-7175. doi: 10.7498/aps.56.7170
摘要 +
研究Ti-50.8at%Ni合金在马氏体-奥氏体相变温度附近的电磁性质.由M-H曲线分析了传导电子的顺磁性以及少量局域电子引起的铁磁性.在M-T曲线中,降温曲线在180K附近有突降,升温曲线在230K附近有突升.在电阻率测量中,降温和升温的ρ-T曲线也有类似的突变.升温过程的质量热容cp曲线在230K附近出现了由奥氏体相变引起的跳跃.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马氏体相变温度约
金属互连电迁移噪声的相关维数研究
何 亮, 杜 磊, 庄奕琪, 陈春霞, 卫 涛, 黄小君
2007, 56 (12): 7176-7182. doi: 10.7498/aps.56.7176
摘要 +
针对金属铝互连中噪声信号随电迁移过程变化规律及其所反映的内部失效机理问题,提出将相关维数用于对电迁移噪声时间序列的分析.通过对互连电迁移噪声实验数据的相关维数计算,发现随着电迁移的进行,金属铝互连噪声由随机性成分占主导变为确定性成分占主导,反映出噪声由随机信号转变为混沌动力学信号.应用散射理论解释上述现象,在金属互连电迁移中,空位扩散阶段噪声主要产生机制是空位随机散射;在空位聚集到空洞成核这一过程中,噪声产生机制逐渐从随机散射转变到弹道混沌腔输运机制为主.通过与传统表征参量的对比,证明相关维数可用于预测金
微波化学气相沉积中气压对金刚石薄膜生长速率和质量的影响
李晓红, 郭晚土, 陈学康, 吴 敢, 杨建平, 王 瑞, 曹生珠, 余 荣
2007, 56 (12): 7183-7187. doi: 10.7498/aps.56.7183
摘要 +
研究了微波化学气相沉积中沉积气压对金刚石薄膜生长速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随沉积气压的提高而增大,生长速率与沉积气压为线性关系.在高沉积气压下生长的金刚石薄膜晶形完整,拉曼谱测量可得到锐利的金刚石相的峰,但电压-电流测量表明,随着制备时沉积气压的提高,金刚石薄膜的暗电流增大,膜的电学质量下降.
磁控溅射法合成纳米β-FeSi2/a-Si多层结构
胡 冰, 李晓娜, 董 闯, 姜 辛
2007, 56 (12): 7188-7194. doi: 10.7498/aps.56.7188
摘要 +
β-FeSi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半导体材料,颗粒化及非晶化正在成为提高其应用性能和改善薄膜质量、膜基界面失配度的有效途径.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单晶Si基体上沉积Fe/Si多层膜,合成纳米β-FeSi2/Si多层结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多层结构和制备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磁控溅射Fe/Si多层膜的方法,不需要退火就可以直接沉积得到β-FeSi2相小颗粒.β-FeSi2相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F掺杂SnO2电子结构的模拟计算
徐 剑, 黄水平, 王占山, 鲁大学, 苑同锁
2007, 56 (12): 7195-7200. doi: 10.7498/aps.56.7195
摘要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对SnO2:F体系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用广义梯度近似方法优化SnO2:F体系的晶胞结构,计算了体系基态总能.通过确定F掺杂对O的优先替代位置,计算了SnO2:F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分析了F掺杂对SnO2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质及光学吸收边的影响,从理论上得出光学吸收边发生蓝移.对不同掺杂量的体系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
高压下LiF和NaF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电子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海铭, 巫 翔, 李 炯, 陈栋梁, 储旺盛, 吴自玉
2007, 56 (12): 7201-7206. doi: 10.7498/aps.56.7201
摘要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方法,计算模拟了LiF高压下的相变行为,预测其在450GPa附近发生由NaCl结构(B1)到CsCl结构(B2)的结构相变.同时还计算了高压下LiF不同相的电学特性,LiF的复介电函数以及介电常数随压强变化关系.通过比较能带结构的变化行为,得出LiF在53GPa附近还存在等结构相变,即由直接带隙结构变为间接带隙结构.将LiF的计算结果与另外一个同构化合物NaF进行了比较讨论.
噪声对动态局域的影响
王晓波, 姜 哲, 董有尔, 肖连团
2007, 56 (12): 7207-7212. doi: 10.7498/aps.56.7207
摘要 +
研究了噪声对动态局域的影响.发现当局域条件变得严格时,局域化的抗噪声能力并没有改变,这意味着在真实环境下,可以在较长的量子点链中取得满意的局域效果.因为长时间平均占据概率峰值的高度与局域化的抗噪声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得到一种在真实环境中改善局域效果的方法.
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对白色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王 宇, 华玉林, 吴晓明, 张国辉, 惠娟利, 张丽娟, 刘 倩, 印寿根
2007, 56 (12): 7213-7218. doi: 10.7498/aps.56.7213
摘要 +
利用电子传输性能良好的苯并噻唑螯合锌(Zn(BTZ)2)作为蓝光层,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空穴传输层并试验不同厚度的发光层后,制作了一种最佳厚度的双发光层白色电致发光器件:氧化铟锡(ITO)/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TPD)∶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NPB)(1∶0.0
半壳结构金纳米膜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洪 昕, 杜丹丹, 裘祖荣, 张国雄
2007, 56 (12): 7219-7223. doi: 10.7498/aps.56.7219
摘要 +
采用纳米模版印刷术和化学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半壳结构的金粒子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结构的金膜所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取决于样品的粒子大小、间距等微观结构,且其峰值吸收波长对其周围环境介质的介电常数变化十分敏感.实验结果表明,粒子排列均匀的亚单层膜结构是控制光学性质稳定的关键.
介观耗散电容耦合电路量子化中的正则变换
谢月新, 李志坚, 周光辉
2007, 56 (12): 7224-7229. doi: 10.7498/aps.56.7224
摘要 +
针对介观耗散电容耦合RLC电路提出一种一般的正则变换, 并证明了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用这种正则变换研究了双回路介观耗散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化问题, 得出的对角化哈密顿量比文献中多出一非线性项. 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正则变换可能对研究介观多回路耗散系统的量子涨落、量子噪声等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半刚性聚电解质链与带相反电荷颗粒复合体系的动力学模拟
范 瑾, 李剑锋, 张红东, 杨玉良
2007, 56 (12): 7230-7235. doi: 10.7498/aps.56.7230
摘要 +
用Langevin动力学研究了半刚性聚电解质链与带相反电荷球状颗粒在溶液中的复合体系,并研究了链的拉伸性质.具体考察了带电颗粒的电量以及溶液中盐离子浓度对复合体系的影响.链两端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当溶液中盐离子浓度较低时,复合体系呈现一种串珠状结构;当溶液中盐离子浓度较高时,复合体系转变为一种聚集态结构.链的两端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带电颗粒从链上脱落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大功率低功耗快速软恢复SiGeC功率开关二极管
马 丽, 高 勇, 刘 静, 王彩琳
2007, 56 (12): 7236-7241. doi: 10.7498/aps.56.7236
摘要 +
为满足电力电子电路对功率开关二极管高频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大功率低功耗快速软恢复p+(SiGeC)-n--n+异质结二极管.与常规的Si p-i-n二极管相比,在正向电流密度不超过1000 A/cm2情况下,p+(SiGeC)-n--n+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减少了约1/5,有效降低了器件的通态功耗;反向恢复时间缩短了一半多,反向峰值电流降低了约25%,软
栅耦合型静电泄放保护结构设计
王 源, 贾 嵩, 孙 磊, 张钢刚, 张 兴, 吉利久
2007, 56 (12): 7242-7247. doi: 10.7498/aps.56.7242
摘要 +
提出了一种新型栅耦合型静电泄放(ESD)保护器件——压焊块电容栅耦合型保护管.该结构不仅解决了原有栅耦合型结构对特定ESD冲击不能及时响应的问题,而且节省了版图面积,提高了ESD失效电压.0.5 μm标准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人体模型ESD失效电压超过8 kV.给出了栅耦合型ESD保护结构中ESD检测结构的设计方法,能够精确计算检测结构中电容和电阻的取值.
体心立方金属W薄膜晶体取向的膜厚尺寸效应及其表面映射
汪 渊, 宋忠孝, 徐可为
2007, 56 (12): 7248-7254. doi: 10.7498/aps.56.7248
摘要 +
体心立方W膜(110)织构系数T110的变化存在非单调的厚度尺寸效应,这依赖于薄膜中晶粒形核和长大时表面能和应变能的相互作用,薄膜表面结构演变反映了两者的竞争过程.应用小波变换结合分形几何描述薄膜表面结构各向异性行为,用此法构建了薄膜织构系数T110与表面结构各向异性的关系,表明薄膜晶体取向存在表面映射.
基片温度与氧分压对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钒薄膜的影响
张 辉, 刘应书, 刘文海, 王宝义, 魏 龙
2007, 56 (12): 7255-7261. doi: 10.7498/aps.56.7255
摘要 +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V2O5薄膜.通过改变制备工艺中基片温度和氧分压两个条件,研究了薄膜的晶相组成、表观形貌以及氧化物中钒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态.当基片温度升高时,V2O5薄膜中颗粒结晶由细长针状转变为平行于基片的片状,V5+状态保持不变,但723 K时氧结合能向高键能态移动.氧分压较低时,薄膜表面有部分V4+态存在,但存在较多的高键能氧,此时薄膜中晶粒尺寸较小.随着氧分压的提
第一性原理计算MgB2薄膜拉伸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舒华兵, 刘 甦, 马 荣, 刘 楣
2007, 56 (12): 7262-7265. doi: 10.7498/aps.56.7262
摘要 +
应用全势线性响应线性糕模轨道方法计算MgB2的电子能带结构、声子谱及电声子耦合常数,并讨论MgB2的超导电性.通过比较MgB2薄膜双轴拉伸前后超导电性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a轴晶格常数增大和c轴晶格常数减小,声子谱中硼的E2g声子频率显著下降,使得电声子耦合强度λ和声子对数平均频率ωln增强,提高了MgB2薄
室温生长MgO底层诱导(001)取向FePt薄膜的有序化过程对FePt成分的依赖
张丽娇, 蔡建旺
2007, 56 (12): 7266-7273. doi: 10.7498/aps.56.7266
摘要 +
室温下通过磁控溅射在表面热氧化的Si基片上生长了MgO/FexPt100-x双层膜和FexPt100-x单层膜系列样品,FexPt100-x的原子成分x=48—68.研究了热处理前后不同成分FePt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变化,尤其是MgO底层的引入对FePt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磁性纳米线反磁化过程的截椭球链模型
徐东伟, 高 华, 薛德胜
2007, 56 (12): 7274-7279. doi: 10.7498/aps.56.7274
摘要 +
依据实际的纳米线形貌,提出了描述磁性纳米线反磁化过程的截椭球链模型.基于此模型,推导了纳米线反磁化过程中不可逆磁化的临界场和矫顽力在一致转动和对称扇形模式下的表达式.同时,还研究了椭球间接触角、单轴磁晶各向异性、外场与链轴方向夹角、截椭球个数和椭球形状因子对临界场和矫顽力的影响.利用该模型解释了镍纳米线的反磁化过程可能是对称扇形的模式.
单负材料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频率响应
邓新华, 刘念华, 刘根泉
2007, 56 (12): 7280-7285. doi: 10.7498/aps.56.7280
摘要 +
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由两种单负材料构成的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当异质结构具有零有效折射率时,由于迅衰场表面模共振耦合,在异质结构双周期光子晶体的每一个分界面上都会出现隧穿模.零有效折射率隧穿模不受入射角、电磁波偏振态、结构周期数和晶格常数标度等因素影响,并且具有零相位延迟,这一特性可用来设计零相位延迟全向多通道滤波器件.而位于中心两侧的隧穿模随入射角、结构周期数和晶格常数标度的减小都统一由中心向两侧移动.
Er/Yb共掺体系的光致荧光行为及相关物理过程研究
彭 扬, 李善锋, 张庆瑜, 李毅刚, 徐 雷
2007, 56 (12): 7286-7294. doi: 10.7498/aps.56.7286
摘要 +
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Er2O3浓度固定为0.5mol%,Yb2O3浓度范围为0.0mol%—5.5mol%的Er/Yb共掺激光玻璃.通过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光谱和上转换荧光光谱,研究了Yb2O3浓度对Er3+荧光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Yb3+共掺对Er3+的4
垒掺In提高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特性
邢艳辉, 韩 军, 刘建平, 邓 军, 牛南辉, 沈光地
2007, 56 (12): 7295-7299. doi: 10.7498/aps.56.7295
摘要 +
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InGaN/GaN多量子阱结构.对多量子阱垒层掺In和非掺In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垒掺In 的样品界面质量变差,但明显增加了光致发光谱的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带边峰与黄光峰强度之比增大,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利用这两种结构制备了相应的发光二极管(LED)样品.通过电荧光测量可知,垒掺In的LED比非掺In的LED有较高的发光强度和相对均匀的波长,这主要是由于垒掺In后降低了阱与垒之间晶格失配的应力,从而降低了极化电场,提高了辐射复合效率.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TiO2薄膜的力学与光学性能
张 敏, 林国强, 董 闯, 闻立时
2007, 56 (12): 7300-7308. doi: 10.7498/aps.56.7300
摘要 +
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均匀透明的TiO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透射光谱仪和纳米压痕仪等手段,对不同脉冲负偏压下合成薄膜的相结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力学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态薄膜为非晶态.脉冲负偏压对薄膜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偏压的增加,薄膜厚度、硬度和弹性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前者峰值出现在100—200 V负偏压范围,后两者则在250—350V范围.300 V负偏压时薄膜硬度最高,薄膜达到原子级表面光滑度,均方
p型Ag0.5(Pb8-xSnx)In0.5Te10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刘海君, 鄢永高, 唐新峰, 尹玲玲, 张清杰
2007, 56 (12): 7309-7314. doi: 10.7498/aps.56.7309
摘要 +
采用高温熔融缓冷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p型Ag0.5(Pb8-xSnx)In0.5Te10五元化合物.研究了Sn含量对化合物载流子传输特性及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Ag0.5(Pb8-xSnx)In0.5Te10(x
SrBi2Ta2O9/Bi4Ti3O12复合铁电薄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王 华, 任明放
2007, 56 (12): 7315-7319. doi: 10.7498/aps.56.7315
摘要 +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p-Si衬底上制备了SrBi2Ta2O9/Bi4Ti3O12复合铁电薄膜. 研究了SrBi2Ta2O9/Bi4Ti3O12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生长行为、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 研究表明: Si衬底Bi4Ti<
火焰喷涂重熔Ni基WC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陈志刚, 朱小蓉, 汤小丽, 孔德军, 王 玲
2007, 56 (12): 7320-7329. doi: 10.7498/aps.56.7320
摘要 +
利用火焰喷涂重熔方法制备了Ni基WC复合涂层,并进行了耐磨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了WC体积分数、颗粒分布均匀性、包裹粉颗粒尺寸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硬度和耐磨性随着WC体积分数增加而提高,当WC体积分数过高时,降低了涂层致密性,其硬度和耐磨性反而有所下降;聚乙二醇(PEG)400+PEG2000+无水乙醇混粉方式的WC颗粒分布最均匀,降低了涂层磨损量;加入相同体积分数的亚微米级WC所制备的涂层耐磨性较微米级WC所制备的涂层耐磨性好.
基于脑电图的大脑功能性网络分析
方小玲, 姜宗来
2007, 56 (12): 7330-7338. doi: 10.7498/aps.56.7330
摘要 +
利用脑电图数据建立了大脑功能性网络.分析了该网络的复杂网络统计特征,发现它的聚类系数远大于相应随机网络,明显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特征,其度分布也接近于无标度网络.进一步验证了大脑功能性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发现患者的各项复杂网络特征指数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不同.定义了大脑神经网络信息熵及神经网络标准信息熵的概念,发现脑病患者的大脑神经网络信息熵明显小于正常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量度了大脑的复杂网络特征,并提示了临床脑病诊疗的判断依据.
海豚等动物神经系统处理多普勒信号的一种可能性方案
张 宏, 方路平, 童勤业
2007, 56 (12): 7339-7345. doi: 10.7498/aps.56.7339
摘要 +
海豚、蝙蝠等动物具有功能强大的生物声纳,生物神经系统处理多普勒效应的网络结构可能会有多种形式.对这类生物的神经系统信号处理机制及结构的研究,将能为信息处理提供新的视角.根据序空间神经编码理论,构建了一个生物神经回路处理多普勒信号.经计算机仿真可知,该生物神经网络运算速度快、分辨率高,并能处理任意的连续变频率多普勒信号.所研究的仅由1—2个神经元组成的网络结构是最简单的,由于网络只有一级神经元的延时,保证了处理的快速性,在神经元输出10个脉冲的情况下分辨率可达7-10.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分布特性模拟研究
王馨悦, 刘振兴, 沈 超
2007, 56 (12): 7346-7354. doi: 10.7498/aps.56.7346
摘要 +
磁暴主相期间对流电场驱动等离子体片中的能量粒子经历E×B漂移,被地磁场俘获形成环电流,在此理论基础上充分考虑电荷交换造成的环电流损失与离子沉降的影响,改善并验证了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离子分布模式.模拟了不同强度磁暴主相期间磁层环电流离子的分布特征,研究了部分环电流离子对对流电场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对称的环电流是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特性表现为晨昏不对称和日夜不对称以及离子投掷角分布的各向异性等.对流电场与能量离子通量强度和分布范围之间正相关.模拟结果与观测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正则黑洞熵与相变
赵 仁, 张丽春, 张胜利
2007, 56 (12): 7355-7358. doi: 10.7498/aps.56.7355
摘要 +
应用隧道效应对黑洞Hawking辐射研究得到的辐射谱,对非旋转黑洞的正则熵进行讨论.所得熵遵守Bekenstein-Hawking 面积定律,并带有修正项,主要修正项与面积的对数成正比,另有与黑洞热容量有关的修正项.利用所给出的正则熵,对黑洞的相变进行讨论,得到当黑洞的热容量出现发散时,正则熵在该处并不出现复数,由此认为此相变为二级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