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邢永忠, 王艳艳, 朱玉兰, 郑玉明. 高密核物质中核子的运动对于K介子的等效质量和能量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1, 60(1): 012501.
doi: 10.7498/aps.60.012501
|
[2] |
唐欣欣, 罗文芸, 王朝壮, 贺新福, 查元梓, 樊 胜, 黄小龙, 王传珊. 低能质子在半导体材料Si 和GaAs中的非电离能损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2): 1266-1270.
doi: 10.7498/aps.57.1266
|
[3] |
陆广成, 李增花, 左 维, 罗培燕. 热核物质中基态关联修正下的单核子势和核子有效质量. 物理学报,
2006, 55(1): 84-90.
doi: 10.7498/aps.55.84
|
[4] |
刘 波, 姜 蕾, 周筑颖, 贺勉鸿, 赵国庆, 宗祥福. 用低能离子溅射剥层和高能离子背散射组合方法进行薄膜原位分析 . 物理学报,
2000, 49(1): 164-169.
doi: 10.7498/aps.49.164
|
[5] |
王世偉, 王祝翔, 任敬儒, 罗春燻, 郑蒲英, 黄德强. 动量为6.8BeV/cπ-介子与核子的非弹性作用. 物理学报,
1965, 21(2): 235-246.
doi: 10.7498/aps.21.235
|
[6] |
周龙骧, 陈庭金. 低能K-π散射. 物理学报,
1965, 21(1): 67-74.
doi: 10.7498/aps.21.67
|
[7] |
曹昌祺, 王鐘炎, 詹达三. π-Λ耦合常数和π-Λ低能P3/2波散射. 物理学报,
1964, 20(12): 1216-1220.
doi: 10.7498/aps.20.1216
|
[8] |
关洪. 低能π介子—核子散射. 物理学报,
1964, 20(3): 207-215.
doi: 10.7498/aps.20.207
|
[9] |
陈时, 戴元本. 实验室动能4BeV左右的核子—核子散射. 物理学报,
1963, 19(6): 398-403.
doi: 10.7498/aps.19.398
|
[10] |
时学丹. 核子与氘核散射相移的非单值性. 物理学报,
1962, 18(4): 184-187.
doi: 10.7498/aps.18.184
|
[11] |
王樹芬, 郑蒲英, 罗春燻, 任敬儒. 动量6.8Бзв/сπ-介子与核子的非弹性作用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62, 18(8): 422-434.
doi: 10.7498/aps.18.422
|
[12] |
陈时, 戴元本. 高能核子—核子散射的带区近似. 物理学报,
1962, 18(6): 321-324.
doi: 10.7498/aps.18.321
|
[13] |
罗辽复, 徐行. 关于K+介子和核子的弹性散射. 物理学报,
1962, 18(6): 291-297.
doi: 10.7498/aps.18.291
|
[14] |
彭宏安. 低能π介子—核子散射和π介子-π介子作用. 物理学报,
1962, 18(12): 621-628.
doi: 10.7498/aps.18.621
|
[15] |
何祚庥, 王佩. 关于μ介子和电子在质子上的散射. 物理学报,
1961, 17(5): 246-250.
doi: 10.7498/aps.17.246
|
[16] |
时学丹, 罗辽复, 徐行, 黄念宁. 核子与氘核散射中的极化. 物理学报,
1960, 16(6): 324-330.
doi: 10.7498/aps.16.324
|
[17] |
周光召, 戴元本. π介子核子碰撞产生π介子的色散关系. 物理学报,
1960, 16(5): 252-262.
doi: 10.7498/aps.16.252
|
[18] |
朱洪元, 何祚庥, 戴元本. 核子结构对质子俘获μ- 介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59, 15(10): 521-524.
doi: 10.7498/aps.15.521
|
[19] |
胡宁. 由高能核子碰撞而产生的介子簇射. 物理学报,
1954, 10(4): 303-320.
doi: 10.7498/aps.10.303
|
[20] |
彭桓武, 黄祖洽. 应用忽鲁登变分法决定核子与核子散射的周相. 物理学报,
1951, 8(2): 150-169.
doi: 10.7498/aps.8.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