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x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物理学报》审稿政策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4年)

    《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物理类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登载国内外物理学科各领域未曾公开发表的优秀中文原创性研究论文、研究快讯、前沿综述。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报道和刊登物理学各学科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最新进展”,目标是力争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顶级中文物理学学术期刊。

    《物理学报》为中文半月刊,被 SCI,EI,Scopus,CA,INSPEC,JICST,AJ 和MR 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发文领域涵盖物理学各学科领域及其交叉学科,重点关注凝聚态物理学。包括: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物理;统计物理、非线性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物理学交叉学科,等等。

1.《物理学报》刊载论文类型:研究论文、研究快讯、综述、观点文章、数据论文。

    研究论文 要求完整介绍研究成果,一般包括引言、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须有创新性。

    研究快讯 报道首创性研究成果,篇幅简短。

    前沿综述 应结合本人或本团队研究工作对本领域研究进展、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评述,有点评和独到的见解,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观点文章 是短小精悍的评述,点评最新前沿研究进展或是展望和思考。

    数据论文 包含原创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可供物理学界同行共享和重复使用的数据或数据集。文章格式与研究论文格式基本相同,以文章的数据集为核心,为保证文章数据可被重复使用,在研究方法部分要求文字介绍更加详细,包括数据获得方法、数据描述(如数据内容、使用软件、文件格式等)、数据验证和评估、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等;对于一些物理学领域关键性的稀缺数据集,可以不包含结果与讨论,结论两部分内容,但需要阐明其对物理学研究的意义。

   仪器与测量栏目 重点关注物理学领域及其交叉学科有助于提升物理学研究水平的仪器研制与测量方法发展的创新性工作,内容包括:新型仪器的设计与研发;现有仪器设备测量精度和应用范围的提升与拓展;重要仪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方案;物理测量极限水平的探索;先进测量方法的改进、发展和应用;高通量物理测量新方法与应用;跨学科的测量问题、解决方案及测量技术的新应用;尖端仪器及测量方法国际最新动态,等等。

2. 文章录用考虑的因素:

(1)与物理学的相关性强,符合期刊刊登范围。

(2)选题重要或新颖。

(3)结果有趣,能广泛引起读者的兴趣。

(4)原创性论文创新性强,研究快讯有重要的首创性成果,前沿综述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数据论文有原创的、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可被共享和重复使用的数据集;观点文章具有独到见解和指导性。

(5)理论与计算类文章与实验相结合。

(6)实验类文章的理论分析有足够的深度和物理内涵。

(7)数据论文侧重于评审数据的可复现性和可靠性。

(8)仪器与测量类文章,内容与栏目定位契合,工作具有创新性。

3. 文章退稿的常见原因:

(1)缺乏足够的物理内涵,不适合《物理学报》;

(2)无重要和创新的工作内容;

(3)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可信,或有基本概念错误,或无法支撑主要结论;

(4)对研究结果的物理解释不充分;

(5)文章写作质量太差;

(6)其他原因。

4. 审稿方式

       审稿人登陆期刊网站在线审稿,如果在线审稿有困难,可以将审稿意见发到邮箱 aps4@iphy.ac.cn,并在审稿意见前注明稿件编号和第一作者姓名。如果审稿意见中有大量数学符号和公式,可将之单独存一份Word 或PDF 文件,通过网上附件上传方式提交您的审稿意见。在线审稿系统有使用帮助以及常见问题解答,可见网站相关内容提示。

5. 审稿质量

    同行审稿意见对于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篇详细具体、富有建设性的审稿意见,可以帮助作者提高文章质量甚至对作者的研究工作也会有所帮助。审稿专家应严谨认真,严格把关,给出详细的、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或补充建议,避免笼统的空话或套话。如果认为文章不具有修改价值,不宜采用,需给出具体的退稿理由。

6. 审稿周期

      《物理学报》为半月刊,为缩短出版周期,请审稿专家一般在收到稿件的15天-21天之内返回审稿意见,如有困难可适当延期。采编系统在第7天时会自动发信提醒,超过15天后编辑部将人工提醒。

7. 审稿流程

       为节省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时间,编辑部会对所有来稿进行查重和初审,物理内涵不多、新意不足或内容不适合本刊的稿件会被直接退稿,重复率过高的,编辑部根据重复内容的具体情况决定返作者修改或是退稿。

    编辑部初审通过的稿件会送至少两位专家进行外审,如果外审专家意见互相矛盾,将由编辑、相关编委或主编做出决定,根据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稿件具体情况以及本刊的要求等因素决定下一步流程。

    外审通过的稿件将由终审编委进行终审,决定是否录用。个别情况下,有的稿件在终审阶段可能还需加送其他审稿专家,以利于做出更恰当的决定。 

8. 稿件复审

     在有些情况下,作者的修改稿会请审稿专家复审,请专家根据作者的修改说明和修改情况给出是否采用的最终建议。

9. 作者申诉稿审查

      根据编辑部的规定以及国际惯例,被退稿的作者一般可有一次申诉机会。编辑部一般会将作者的申诉稿和申诉说明送原审稿专家再次审查,请原审稿专家针对作者的申诉给出回复,并对申诉稿给出明确意见。如果作者要求回避原审稿专家,编辑部可考虑送其他审稿专家审查,终审主编根据申诉复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做出最终决定。

10. 审稿人的选择

      审稿专家的选择对于维护期刊的学术质量至关重要,编辑部选择审稿人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审稿意愿、专业水平、信誉、学术公正性、审稿意见是否详实、审稿的时效性、历史审稿记录等,我们会尽量避免选择不愿意审稿、审稿意见粗略笼统、审稿过于苛刻或宽松、审稿时间拖延过长的审稿专家。

    审稿质量高、数量多、时效性强的审稿人,有机会获评当年度优秀审稿人。

11. 学术伦理与信息安全

    审稿专家应做到学术诚信:不泄露、不窃取所审文章的实验数据和主要学术成果;不引导作者引用不恰当的文献,尤其是审稿专家本人的文献;未经与编辑部沟通,不随意让其他人代为审稿或协助审稿。

    《物理学报》采用单盲审稿制,在整个审稿过程中,审稿专家的信息对作者保密,审稿专家如有不便直接给作者的意见可以在给编辑部的意见栏中单独填写。在审稿过程,请勿与作者进行讨论,有疑问可联系送审编辑。

     《物理学报》不接受使用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或类似工具撰写或协助撰写的同行评审报告。也不建议审稿专家将作者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手稿、摘要或论文的任何部分输入AI工具,以免发生版权侵权或数据泄露的风险。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