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鱼在洋, 郑锦韬, 张洋, 汪之国, 孙辉, 熊志强, 罗晖. 核磁共振陀螺中EPR信号响应不对称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22, 71(22): 220701.
doi: 10.7498/aps.71.20220775
|
[2] |
孟达, 从鑫, 冷宇辰, 林妙玲, 王佳宏, 喻彬璐, 刘雪璐, 喻学锋, 谭平恒. 黑磷的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 物理学报,
2020, 69(16): 167803.
doi: 10.7498/aps.69.20200696
|
[3] |
吴海娜, 孙雪, 公卫江, 易光宇.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平行双量子点体系热电效应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5, 64(7): 077301.
doi: 10.7498/aps.64.077301
|
[4] |
陈茜, 王海龙, 汪辉, 龚谦, 宋志棠. Ga1-xInxNyAs1-y/GaAs量子阱中电子-LO声子的散射率. 物理学报,
2013, 62(22): 226301.
doi: 10.7498/aps.62.226301
|
[5] |
罗质华, 梁国栋. 一维介观环中持续电流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非经典效应. 物理学报,
2011, 60(3): 037303.
doi: 10.7498/aps.60.037303
|
[6] |
邓艳平, 吕彬彬, 田强. 非对称方势阱中的激子及其与声子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10, 59(7): 4961-4966.
doi: 10.7498/aps.59.4961
|
[7] |
王瑞敏, 陈光德. InGaN薄膜的紫外共振喇曼散射. 物理学报,
2009, 58(2): 1252-1256.
doi: 10.7498/aps.58.1252
|
[8] |
周丽霞, 燕友果. 共面不对称条件下He和Ar原子(e, 2e)反应过程中的极化效应和后碰撞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08, 57(12): 7619-7622.
doi: 10.7498/aps.57.7619
|
[9] |
吴卓杰, 朱卡的, 袁晓忠, 郑 杭. 电声子相互作用对量子点分子中单电子隧穿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5, 54(7): 3346-3350.
doi: 10.7498/aps.54.3346
|
[10] |
徐 权, 田 强. 一维分子链中激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和呼吸子解 . 物理学报,
2004, 53(9): 2811-2815.
doi: 10.7498/aps.53.2811
|
[11] |
高云峰, 冯健, 史舒人. 二能级原子与双模场喇曼相互作用模型的腔场谱. 物理学报,
2001, 50(8): 1496-1500.
doi: 10.7498/aps.50.1496
|
[12] |
缪中林, 陈平平, 蔡玮颖, 李志锋, 徐文兰, 袁先漳, 刘平, 史国良, 陈昌明, 朱德彰, 潘浩昌, 胡军, 李明乾, 陆卫. 组合注入质子导致不对称耦合双量子阱截面混合效应研究. 物理学报,
2001, 50(1): 116-119.
doi: 10.7498/aps.50.116
|
[13] |
李 泌. 铁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及声子谱. 物理学报,
2000, 49(9): 1692-1695.
doi: 10.7498/aps.49.1692
|
[14] |
余超凡, 陈斌, 何国柱. 巡游电子系统中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磁性激发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4, 43(5): 839-845.
doi: 10.7498/aps.43.839
|
[15] |
傅荣堂, 李列明, 孙鑫, 傅柔励. 高分子中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与非线性光学极化率. 物理学报,
1993, 42(3): 422-430.
doi: 10.7498/aps.42.422
|
[16] |
罗振飞, 徐至展, 徐磊. 两个双能级原子与辐射场的喇曼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1992, 41(12): 1950-1954.
doi: 10.7498/aps.41.1950
|
[17] |
郑杭, 方俊鑫. 碱卤晶体中激子-声子相互作用与光吸收谱线宽. 物理学报,
1987, 36(3): 339-349.
doi: 10.7498/aps.36.339
|
[18] |
顾本源. 旋光性单轴晶体的喇曼光谱中TO和LO模的识别. 物理学报,
1985, 34(2): 269-274.
doi: 10.7498/aps.34.269
|
[19] |
雷啸霖. 电荷密度波超导体中的软声子和喇曼散射. 物理学报,
1983, 32(10): 1292-1301.
doi: 10.7498/aps.32.1292
|
[20] |
陈述春, 戴凤妹. 玻璃中Nd3+离子4F3/2态的多声子弛豫及电子-声子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1981, 30(5): 624-632.
doi: 10.7498/aps.3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