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邢贵超, 夏云杰. 与热库耦合的光学腔内三原子间的纠缠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18, 67(7): 070301.
doi: 10.7498/aps.67.20172546
|
[2] |
吕海艳, 袁伟, 侯喜文. 场与非线性介质原子相互作用模型的量子纠缠动力学特性. 物理学报,
2013, 62(11): 110301.
doi: 10.7498/aps.62.110301
|
[3] |
汪仲清, 赵小奇, 周贤菊. 原子在弱相干场光纤耦合腔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13, 62(22): 220302.
doi: 10.7498/aps.62.220302
|
[4] |
卢道明. 三能级原子与耦合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12, 61(3): 030301.
doi: 10.7498/aps.61.030301
|
[5] |
胡要花. 运动原子多光子J-C模型中的熵交换与纠缠. 物理学报,
2012, 61(12): 120302.
doi: 10.7498/aps.61.120302
|
[6] |
卢道明. 原子与耦合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0302.
doi: 10.7498/aps.60.090302
|
[7] |
冯海冉, 李鹏, 郑雨军, 丁世良. 用李代数方法解析研究线性三原子分子振动的动力学纠缠. 物理学报,
2010, 59(8): 5246-5250.
doi: 10.7498/aps.59.5246
|
[8] |
刘小娟, 赵明卓, 刘一曼, 周并举, 彭朝晖. 运动原子与光场依赖强度纠缠下最佳熵压缩态的制备和控制. 物理学报,
2010, 59(5): 3227-3235.
doi: 10.7498/aps.59.3227
|
[9] |
陈宇, 邹健, 李军刚, 邵彬. 耗散环境下三原子之间稳定纠缠的量子反馈控制.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365-8370.
doi: 10.7498/aps.59.8365
|
[10] |
卢道明. 腔外原子操作控制腔内原子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359-8364.
doi: 10.7498/aps.59.8359
|
[11] |
胡孝平, 郭红. 原子质心运动对型三能级原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1): 272-277.
doi: 10.7498/aps.58.272.1
|
[12] |
赵 杰, 郭 红. 原子和光场线性熵的演化特性. 物理学报,
2007, 56(5): 2647-2651.
doi: 10.7498/aps.56.2647
|
[13] |
刘成周, 赵 峥. Gibbons-Maeda dilaton 黑洞的纠缠熵. 物理学报,
2006, 55(4): 1607-1615.
doi: 10.7498/aps.55.1607
|
[14] |
黄春佳, 贺慧勇, 周 明, 方家元, 黄祖洪. 光场与纠缠双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熵演化特性. 物理学报,
2006, 55(4): 1764-1768.
doi: 10.7498/aps.55.1764
|
[15] |
姜春蕾, 方卯发, 吴珍珍. 双纠缠原子在耗散腔场中的纠缠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06, 55(9): 4647-4651.
doi: 10.7498/aps.55.4647
|
[16] |
戴宏毅, 陈平形, 梁林梅, 李承祖. 利用Λ型原子与光场的纠缠态传送腔场的奇偶相干态的叠加态. 物理学报,
2004, 53(2): 441-444.
doi: 10.7498/aps.53.441
|
[17] |
黄燕霞, 赵朋义, 黄熙, 詹明生. 压缩真空场与原子非线性作用过程中的纠缠与消纠缠. 物理学报,
2004, 53(1): 75-81.
doi: 10.7498/aps.53.75
|
[18] |
张立辉, 李高翔, 甘仲惟. 双模光场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熵的演化. 物理学报,
2003, 52(5): 1168-1173.
doi: 10.7498/aps.52.1168
|
[19] |
张立辉, 李高翔, 彭金生. 位相损耗腔中简并双光子拉曼耦合系统中的熵特性. 物理学报,
2002, 51(3): 541-546.
doi: 10.7498/aps.51.541
|
[20] |
宋克慧. 利用原子腔场的Raman相互作用制备多种形式的原子纠缠态. 物理学报,
2000, 49(3): 441-444.
doi: 10.7498/aps.49.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