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美美, 曹佳伟, 白明明. 新型忆阻耦合异质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和预定义时间混沌同步. 物理学报,
2024, 73(17): 170502.
doi: 10.7498/aps.73.20240872
|
[2] |
谢盈, 朱志刚, 张晓锋, 任国栋. 光电流驱动下非线性神经元电路的放电模式控制. 物理学报,
2021, 70(21): 210502.
doi: 10.7498/aps.70.20210676
|
[3] |
于海涛, 王江. 基于反演自适应动态滑模的FitzHugh-Nagumo神经元混沌同步控制. 物理学报,
2013, 62(17): 170511.
doi: 10.7498/aps.62.170511
|
[4] |
金淇涛, 王江, 魏熙乐, 邓斌, 车艳秋. 最小神经元模型放电起始动态控制与分析.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8701.
doi: 10.7498/aps.60.098701
|
[5] |
陈军, 李春光. 具有自适应反馈突触的神经元模型中的混沌:电路设计. 物理学报,
2011, 60(5): 050503.
doi: 10.7498/aps.60.050503
|
[6] |
谭平安, 张波, 丘东元. 晶闸管混沌行为的延迟反馈控制与尖峰电流抑制. 物理学报,
2010, 59(8): 5299-5306.
doi: 10.7498/aps.59.5299
|
[7] |
杨 汝, 张 波. DC-DC buck变换器时间延迟反馈混沌化控制. 物理学报,
2007, 56(7): 3789-3795.
doi: 10.7498/aps.56.3789
|
[8] |
卢伟国, 周雒维, 罗全明. 电压模式BUCK变换器输出延迟反馈混沌控制. 物理学报,
2007, 56(10): 5648-5654.
doi: 10.7498/aps.56.5648
|
[9] |
于洪洁, 郑 宁. 半周期延迟-非线性反馈控制混沌. 物理学报,
2007, 56(7): 3782-3788.
doi: 10.7498/aps.56.3782
|
[10] |
卢伟国, 周雒维, 罗全明, 杜 雄. BOOST变换器延迟反馈混沌控制及其优化. 物理学报,
2007, 56(11): 6275-6281.
doi: 10.7498/aps.56.6275
|
[11] |
任海鹏, 刘 丁, 韩崇昭. 基于直接延迟反馈的混沌反控制. 物理学报,
2006, 55(6): 2694-2701.
doi: 10.7498/aps.55.2694
|
[12] |
吴存利, 马少娟, 孙中奎, 方 同. 随机参数Duffing系统中的随机混沌及其延迟反馈控制. 物理学报,
2006, 55(12): 6253-6260.
doi: 10.7498/aps.55.6253
|
[13] |
张晓明, 彭建华, 张入元. 利用线性可逆变换增强延迟反馈方法控制混沌的有效性. 物理学报,
2005, 54(7): 3019-3026.
doi: 10.7498/aps.54.3019
|
[14] |
于洪洁. 延迟-非线性反馈控制混沌.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053-5057.
doi: 10.7498/aps.54.5053
|
[15] |
张晓明, 彭建华, 陈关荣. 确定延迟反馈法控制混沌的可控性条件. 物理学报,
2004, 53(9): 2864-2870.
doi: 10.7498/aps.53.2864
|
[16] |
陈菊芳, 程 丽, 刘 颖, 彭建华. 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系统的电路实验. 物理学报,
2003, 52(1): 18-24.
doi: 10.7498/aps.52.18
|
[17] |
朱伦武, 翁甲强, 高远, 方锦清. 强流加速器中束晕-混沌的延迟反馈控制. 物理学报,
2002, 51(7): 1483-1488.
doi: 10.7498/aps.51.1483
|
[18] |
陈艳艳, 彭建华, 刘秉正, 魏俊杰. 增强型延迟反馈法控制低维混沌系统的解析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7): 1489-1496.
doi: 10.7498/aps.51.1489
|
[19] |
陈艳艳, 彭建华, 沈启宏, 魏俊杰. 确定延迟反馈法控制低维混沌系统的控制条件. 物理学报,
2001, 50(10): 1871-1876.
doi: 10.7498/aps.50.1871
|
[20] |
罗晓曙, 方锦清, 孔令江, 翁甲强. 一种新的基于系统变量延迟反馈的控制混沌方法. 物理学报,
2000, 49(8): 1423-1427.
doi: 10.7498/aps.49.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