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恺明, 管曙光, 邹勇. 基于相位同步动力学重构网络单纯复形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24, 73(12): 120501.
doi: 10.7498/aps.73.20240334
|
[2] |
王璇, 杜健嵘, 李志军, 马铭磷, 李春来. 串扰忆阻突触异质离散神经网络的共存放电与同步行为. 物理学报,
2024, 73(11): 110503.
doi: 10.7498/aps.73.20231972
|
[3] |
李雨珊, 吕翎, 刘烨, 刘硕, 闫兵兵, 常欢, 周佳楠. 复杂网络时空混沌同步的Backstepping设计. 物理学报,
2013, 62(2): 020513.
doi: 10.7498/aps.62.020513
|
[4] |
王付霞, 谢勇. "Hopf/homoclinic"簇放电和"SubHopf/homoclinic"簇放电之间的同步. 物理学报,
2013, 62(2): 020509.
doi: 10.7498/aps.62.020509
|
[5] |
李凌, 金贞兰, 李斌.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相位同步脑电源的时-空动力学分析.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8703.
doi: 10.7498/aps.60.048703
|
[6] |
李春彪, 胡文. 改进恒Lyapunov指数谱混沌系统的同步方法与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2): 801-815.
doi: 10.7498/aps.59.801
|
[7] |
刘勇. 耦合系统的混沌相位同步. 物理学报,
2009, 58(2): 749-755.
doi: 10.7498/aps.58.749
|
[8] |
胡建兵, 韩 焱, 赵灵冬. 基于Lyapunov方程的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 物理学报,
2008, 57(12): 7522-7526.
doi: 10.7498/aps.57.7522
|
[9] |
罗润梓. 一个新混沌系统的脉冲控制与同步. 物理学报,
2007, 56(10): 5655-5660.
doi: 10.7498/aps.56.5655
|
[10] |
王占山, 张化光, 王智良. 一类混沌神经网络的全局同步. 物理学报,
2006, 55(6): 2687-2693.
doi: 10.7498/aps.55.2687
|
[11] |
钱 郁, 宋宣玉, 时 伟, 陈光旨, 薛 郁. 可激发介质湍流的耦合同步及控制. 物理学报,
2006, 55(9): 4420-4427.
doi: 10.7498/aps.55.4420
|
[12] |
桑新柱, 余重秀, 王葵如. 波长可调谐混沌产生和同步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11): 5728-5732.
doi: 10.7498/aps.55.5728
|
[13] |
颜森林. 量子阱激光器混沌相位控制同步以及编码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3): 1098-1104.
doi: 10.7498/aps.54.1098
|
[14] |
于洪洁, 刘延柱. 对称非线性耦合混沌系统的同步. 物理学报,
2005, 54(7): 3029-3033.
doi: 10.7498/aps.54.3029
|
[15] |
马 军, 廖高华, 莫晓华, 李维学, 张平伟. 超混沌系统的间歇同步与控制.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585-5590.
doi: 10.7498/aps.54.5585
|
[16] |
陶朝海, 陆君安. 混沌系统的速度反馈同步.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058-5061.
doi: 10.7498/aps.54.5058
|
[17] |
颜森林, 迟泽英, 陈文建, 王泽农. 激光混沌同步和解码以及优化. 物理学报,
2004, 53(6): 1704-1709.
doi: 10.7498/aps.53.1704
|
[18] |
卢志刚, 于灵慧, 柳晓菁, 高美静, 吴士昌. 克服扰动的混沌逆控制同步系统. 物理学报,
2002, 51(10): 2211-2215.
doi: 10.7498/aps.51.2211
|
[19] |
张旭, 沈柯. 时空混沌的单向耦合同步. 物理学报,
2002, 51(12): 2702-2706.
doi: 10.7498/aps.51.2702
|
[20] |
赖建文, 周世平, 李国辉, 徐得名. 间歇驱动混沌同步法. 物理学报,
2001, 50(1): 21-25.
doi: 10.7498/aps.5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