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晓林, 赵宇宏, 田晋忠, 侯华.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中Al浓度Ni75AlxV25-x合金沉淀序列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8, 67(23): 230201.
doi: 10.7498/aps.67.20181366
|
[2] |
鲍华. 固体氩的晶格热导率的非简谐晶格动力学计算. 物理学报,
2013, 62(18): 186302.
doi: 10.7498/aps.62.186302
|
[3] |
张素花, 安海龙, 刘玉芝, 张振东, 耿金鹏, 展永. 离子与通道相互作用对NaK 通道通透特性影响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8701.
doi: 10.7498/aps.60.048701
|
[4] |
吕君, 赵正予, 周晨, 张援农. 有限振幅声波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声源远场指向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1, 60(8): 084301.
doi: 10.7498/aps.60.084301
|
[5] |
刘占军, 郑春阳, 曹莉华, 李 斌, 朱少平. 次稠密等离子体对激光与锥形靶相互作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1): 304-309.
doi: 10.7498/aps.55.304
|
[6] |
李 明, 孙久勋. 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光场和原子激光压缩性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6): 2702-2707.
doi: 10.7498/aps.55.2702
|
[7] |
王永亮, 张 超, 唐 鑫, 张庆瑜. 表面Cu原子间相互作用对Cu(001)表面跳跃扩散行为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8): 4214-4220.
doi: 10.7498/aps.55.4214
|
[8] |
周明, 黄春佳. 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原子激光压缩性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4, 53(1): 54-57.
doi: 10.7498/aps.53.54
|
[9] |
王桂秋, 王友年. 激光场对快速分子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3, 52(4): 939-946.
doi: 10.7498/aps.52.939
|
[10] |
冯培成, 王登龙. 计及次近邻非谐相互作用下原子链中的非线性元激发. 物理学报,
2003, 52(6): 1332-1336.
doi: 10.7498/aps.52.1332
|
[11] |
赵鹭明, 王立军. 超精细结构对激光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2, 51(6): 1227-1232.
doi: 10.7498/aps.51.1227
|
[12] |
黄春佳, 贺慧勇, 厉江帆, 周明. Tavis-Cummings模型中原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对场熵演化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2, 51(5): 1049-1053.
doi: 10.7498/aps.51.1049
|
[13] |
李 泌. 铁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及声子谱. 物理学报,
2000, 49(9): 1692-1695.
doi: 10.7498/aps.49.1692
|
[14] |
刘堂昆, 王继锁, 柳晓军, 詹明生. 纠缠态原子偶极间相互作用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0, 49(4): 708-712.
doi: 10.7498/aps.49.708
|
[15] |
闫珂柱, 谭维翰. 简谐势阱中具有吸引相互作用原子体系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物理学报,
2000, 49(10): 1909-1911.
doi: 10.7498/aps.49.1909
|
[16] |
余超凡, 周义昌. 带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非谐性线性链中亚声速和超声速孤子. 物理学报,
1994, 43(10): 1677-1687.
doi: 10.7498/aps.43.1677
|
[17] |
汪汉廷, 熊诗杰. 层状横波光学声子的非简谐性对高温超导电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2, 41(3): 506-510.
doi: 10.7498/aps.41.506
|
[18] |
崔云龙, 林森浩, 张家骅. 电子间相互作用对钠掺杂聚乙炔中孤子对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2, 41(3): 511-516.
doi: 10.7498/aps.41.511
|
[19] |
赵光林. 离子注入对超导转变温度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4, 33(4): 571-574.
doi: 10.7498/aps.33.571
|
[20] |
卓益忠, 李泽清, 李明寿. 原子核的对相互作用对裂变碎块角分布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66, 22(2): 136-145.
doi: 10.7498/aps.22.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