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永清. SPL(2,1)超代数的不可分解表示和不可约表示. 物理学报,
2000, 49(1): 5-10.
doi: 10.7498/aps.49.5
|
[2] |
张德兴, 于肇贤, 于舸. 双参数变形量子Lie超代数SL(q,s)(2/1)的不可约表示. 物理学报,
1995, 44(7): 1009-1017.
doi: 10.7498/aps.44.1009
|
[3] |
张耀中. 量子Uq(SU(1,1))群,普适R矩阵和Casimir不变量. 物理学报,
1994, 43(2): 169-174.
doi: 10.7498/aps.43.169
|
[4] |
侯伯宇, 石康杰, 杨仲侠, 岳瑞宏. HXXZ模型与量子SUq(2)群的表示. 物理学报,
1992, 41(2): 201-212.
doi: 10.7498/aps.41.201
|
[5] |
陈金全, 王凡, 高美娟. 群表示论的物理方法(Ⅳ)——SUmn?SUm×SUn和SUm+n?SUm?SUn分类基. 物理学报,
1978, 27(2): 203-218.
doi: 10.7498/aps.27.203
|
[6] |
陈金全, 王凡, 高美娟. 群表示论的物理方法(Ⅲ)——置换群外积约化系数和SUn群CG系数. 物理学报,
1978, 27(1): 31-40.
doi: 10.7498/aps.27.31
|
[7] |
陈金全, 高美娟, 王凡. 群表示论的物理方法(Ⅴ)——SU3?SO3和SU4?SU2×SU2分类基. 物理学报,
1978, 27(3): 237-246.
doi: 10.7498/aps.27.237
|
[8] |
陈金全, 王凡, 高美娟. 群表示论的物理方法(Ⅰ)——有限群表示论的新途径. 物理学报,
1977, 26(4): 307-316.
doi: 10.7498/aps.26.307
|
[9] |
陈金全, 王凡, 高美娟. 群表示论的物理方法(Ⅱ)——置换群亚标准基和酉群Gelfand基. 物理学报,
1977, 26(5): 427-432.
doi: 10.7498/aps.26.427
|
[10] |
李小源, 杜东生, 吴济民. SU3(1)×Su3(2)结构模型下一种可能的介子质量谱和新粒子的产生与衰变. 物理学报,
1976, 25(6): 541-545.
doi: 10.7498/aps.25.541
|
[11] |
朱重远. SU6(1)×SU3(2)模型及SU8模型中强子的次强质量分裂和新粒子的质量关系. 物理学报,
1975, 24(5): 351-365.
doi: 10.7498/aps.24.351
|
[12] |
杨国桢. SU(6)对称性和(3/2)+重子电磁质量差. 物理学报,
1966, 22(2): 253-256.
doi: 10.7498/aps.22.253
|
[13] |
马中骐, 刘连寿, 陈激. S?(12)群表示的填充与强衰变. 物理学报,
1966, 22(5): 589-600.
doi: 10.7498/aps.22.589
|
[14] |
侯伯宇. SU3群的多项式基底及其Clebsch-Gordan系数的明显表达式. 物理学报,
1966, 22(4): 460-470.
doi: 10.7498/aps.22.460
|
[15] |
陈孝琛, 谢希德. 空间羣不可约表示对称冪及反对称冪的简约. 物理学报,
1965, 21(3): 519-525.
doi: 10.7498/aps.21.519
|
[16] |
王永丰, 李华钟. 关于弱相互作用SU3对称性的一点注记. 物理学报,
1965, 21(11): 1921-1923.
doi: 10.7498/aps.21.1921
|
[17] |
王政之. 关于πρ(1200MeV/c2)共振态和SU3群的27维表示. 物理学报,
1965, 21(8): 1578-1580.
doi: 10.7498/aps.21.1578
|
[18] |
孙洪洲, 韩其智. SU3羣不可约表示直乘的分解. 物理学报,
1965, 21(1): 56-66.
doi: 10.7498/aps.21.56
|
[19] |
孙洪洲. 对SU3波函数的讨论. 物理学报,
1964, 20(6): 483-500.
doi: 10.7498/aps.20.483
|
[20] |
高崇寿. SU3群八重态理论和强相互作用粒子的分类. 物理学报,
1964, 20(12): 1187-1198.
doi: 10.7498/aps.20.1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