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超江, 许洪光, 徐西玲, 郑卫军. ${\bf Ta_4C}_{ n}^{\bf -/0}$ (n = 0—4)团簇的电子结构、成键性质及稳定性. 物理学报,
2021, 70(2): 023601.
doi: 10.7498/aps.70.20201351
|
[2] |
李志超, 崔森, 何峰. μ介子氢原子在双色激光场驱动下产生单个仄秒脉冲. 物理学报,
2014, 63(7): 073201.
doi: 10.7498/aps.63.073201
|
[3] |
张元, 王鹿霞. 红外光激发作用下分子导电纳米结的非弹性电流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7304.
doi: 10.7498/aps.60.047304
|
[4] |
孙 旭, 赵 青, 李宏福. 宽带非均匀半径渐变TE0n-TE0(n+1)模式转换器的设计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4): 2130-2135.
doi: 10.7498/aps.57.2130
|
[5] |
钱东斌, 马新文, 张大成, 祖凯玲, 刘惠萍, 汶伟强. 纳秒激光诱导C60分子碎裂中轻碎片离子C+n(n<30)的产生机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9): 5810-5816.
doi: 10.7498/aps.57.5810
|
[6] |
冯学超, 李德民. 对31S0介子九重态中ss成员的质量分析. 物理学报,
2005, 54(9): 4084-4086.
doi: 10.7498/aps.54.4084
|
[7] |
李芳昱, 罗俊, 唐孟希. 轴对称非均匀弹性介质中引力波对声子的作用效应. 物理学报,
1994, 43(8): 1217-1225.
doi: 10.7498/aps.43.1217
|
[8] |
杨华光. 光束通过在静电场作用下的α-碘酸锂单晶产生的垂直于c向的散射带. 物理学报,
1980, 29(8): 1039-1047.
doi: 10.7498/aps.29.1039
|
[9] |
基本粒子理论组. 瞬时相互作用近似下介子结构波函数的一些探讨(Ⅰ)——瞬时相互作用下介子波函数的一般性质. 物理学报,
1976, 25(4): 316-323.
doi: 10.7498/aps.25.316
|
[10] |
段一士, 朱重远. Kl3介子衰变. 物理学报,
1965, 21(1): 103-113.
doi: 10.7498/aps.21.103
|
[11] |
王世偉, 王祝翔, 任敬儒, 罗春燻, 郑蒲英, 黄德强. 动量为6.8BeV/cπ-介子与核子的非弹性作用. 物理学报,
1965, 21(2): 235-246.
doi: 10.7498/aps.21.235
|
[12] |
王世伟, 王祝翔, 任敬儒, 罗春熏, 郑蒲英, 郎鹏飞, 黄德强. 6.8GeV/cπ-—N非弹性作用的继续研究. 物理学报,
1965, 21(11): 1873-1881.
doi: 10.7498/aps.21.1873
|
[13] |
宫学惠. K0介子的电磁结构. 物理学报,
1962, 18(5): 272-274.
doi: 10.7498/aps.18.272
|
[14] |
王樹芬, 郑蒲英, 罗春燻, 任敬儒. 动量6.8Бзв/сπ-介子与核子的非弹性作用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62, 18(8): 422-434.
doi: 10.7498/aps.18.422
|
[15] |
王淦昌, 王祝翔, Н.М.维辽索夫, 丁大钊, 金荫仁, Е.Н.克拉特尼茨卡娅, А.А.库兹涅佐夫, А.米呼尔, 阮丁赐, А.В.尼基金, М.И.索洛维耶夫. 用动量为70亿电子伏/c和80亿电子伏/c的π-介子产生Ξ-超子. 物理学报,
1961, 17(5): 205-213.
doi: 10.7498/aps.17.205
|
[16] |
王淦昌, 王祝翔, В.И.维克斯列尔, И.符拉娜, 丁大钊, В.Г.伊凡诺夫, Е.Н.克拉德尼茨卡娅, А.А.库兹涅佐夫, 阮丁赐, А.В.尼基金, М.И.索洛维耶夫, 陈玲燕. 在动量为68±6亿电子伏/c的π-介子与质子相互作用下Λ0(∑0)及K0的产生. 物理学报,
1961, 17(2): 61-72.
doi: 10.7498/aps.17.61
|
[17] |
周光召, 戴元本. π介子核子碰撞产生π介子的色散关系. 物理学报,
1960, 16(5): 252-262.
doi: 10.7498/aps.16.252
|
[18] |
王淦昌, 王祝翔, 维克斯勒, 维辽索夫, 乌兰拉, 丁大钊, 金辛仁, 克拉尼兹卡娅, 库兹涅佐夫, 米胡, 阮丁赐, 尼基丁, 索洛维也夫. 8.3Бзв/с的负π介子所产生的∑-超子. 物理学报,
1960, 16(7): 365-368.
doi: 10.7498/aps.16.365
|
[19] |
吕敏, 郑仁圻, 李鹤年. Pb和Al中产生的中性超子与重介子. 物理学报,
1959, 15(5): 230-245.
doi: 10.7498/aps.15.230
|
[20] |
朱洪元. 中性的τ0介子的衰变. 物理学报,
1951, 8(1): 80-94.
doi: 10.7498/aps.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