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奇光, 董昕宇, 王春芳, 王宁, 陈卫东. 多系双局域态光子晶体的可调谐滤波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2015, 64(3): 034209.
doi: 10.7498/aps.64.034209
|
[2] |
陈卫东, 董昕宇, 陈颖, 朱奇光, 王宁. 对称双缺陷光子晶体的可调谐滤波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2014, 63(15): 154207.
doi: 10.7498/aps.63.154207
|
[3] |
李文胜, 罗时军, 黄海铭, 张琴, 是度芳. 含特异材料光子晶体隧穿模的偏振特性. 物理学报,
2012, 61(10): 104101.
doi: 10.7498/aps.61.104101
|
[4] |
刘晓静, 张伯军, 王婧, 张斯淇, 巴诺, 李宏, 吴向尧, 郭义庆. 一维光子晶体中光场分布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2012, 61(23): 237801.
doi: 10.7498/aps.61.237801
|
[5] |
刘启能. 各向异性圆柱掺杂光子晶体的缺陷模及其量子效应. 物理学报,
2011, 60(1): 014217.
doi: 10.7498/aps.60.014217
|
[6] |
刘其海, 胡冬生, 尹小刚, 王彦庆. 由单负材料组成的含有缺陷层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中的缺陷模.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4101.
doi: 10.7498/aps.60.094101
|
[7] |
章海锋, 刘少斌, 孔祥鲲. 横磁模式下二维非磁化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线缺陷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2): 025215.
doi: 10.7498/aps.60.025215
|
[8] |
刘启能. 研究一维掺杂声子晶体缺陷模的解析方法.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4302.
doi: 10.7498/aps.60.044302
|
[9] |
刘启能. 矩形掺杂光子晶体中电磁波的模式和缺陷模. 物理学报,
2010, 59(4): 2551-2555.
doi: 10.7498/aps.59.2551
|
[10] |
陈微, 邢名欣, 任刚, 王科, 杜晓宇, 张冶金, 郑婉华. 光子晶体微腔中高偏振单偶极模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6): 3955-3960.
doi: 10.7498/aps.58.3955
|
[11] |
章海锋, 马力, 刘少斌. 磁化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缺陷态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2): 1071-1076.
doi: 10.7498/aps.58.1071
|
[12] |
马 力, 章海锋, 刘少斌. 非磁化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缺陷态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8): 5089-5094.
doi: 10.7498/aps.57.5089
|
[13] |
林旭升, 吴立军, 郭 旗, 胡 巍, 兰 胜. 条形耦合波导对光子晶体耦合缺陷模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8, 57(12): 7717-7724.
doi: 10.7498/aps.57.7717
|
[14] |
蔡旭红, 林旭升, 石 全, 赵年顺. 用紧束缚方法描述光子晶体缺陷耦合的共振频率移动. 物理学报,
2007, 56(5): 2742-2746.
doi: 10.7498/aps.56.2742
|
[15] |
董海霞, 江海涛, 杨成全, 石云龙. 含双负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耦合腔的杂质带特性. 物理学报,
2006, 55(6): 2777-2780.
doi: 10.7498/aps.55.2777
|
[16] |
冯立娟, 江海涛, 李宏强, 张冶文, 陈 鸿. 光子晶体耦合腔波导的色散特性. 物理学报,
2005, 54(5): 2102-2105.
doi: 10.7498/aps.54.2102
|
[17] |
于天宝, 刘念华. 光脉冲通过含有色散与增益型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的传播. 物理学报,
2004, 53(9): 3049-3053.
doi: 10.7498/aps.53.3049
|
[18] |
刘江涛, 周云松, 王福合, 顾本源. 不同晶格光子晶体异质结的界面传导模. 物理学报,
2004, 53(6): 1845-1849.
doi: 10.7498/aps.53.1845
|
[19] |
杜桂强, 刘念华. 具有镜像对称结构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谱. 物理学报,
2004, 53(4): 1095-1098.
doi: 10.7498/aps.53.1095
|
[20] |
庄飞, 肖三水, 何江平, 何赛灵. 二维正方各向异性碲圆柱光子晶体完全禁带中缺陷模的FDTD计算分析和设计. 物理学报,
2002, 51(9): 2167-2172.
doi: 10.7498/aps.51.2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