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志超, 张桐耀, 张靖. 微米气室铯原子自旋噪声谱. 物理学报,
2020, 69(3): 037201.
doi: 10.7498/aps.69.20191623
|
[2] |
陶弢. 磁化天体准直流中非理想效应的实验室研究. 物理学报,
2020, 69(19): 195202.
doi: 10.7498/aps.69.20200559
|
[3] |
张云刚, 刘如慧, 汪梅婷, 王允轩, 李占勋, 童凯. 漫反射立方腔单次反射平均光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1): 016102.
doi: 10.7498/aps.67.20171808
|
[4] |
韩波, 王菲鹿, 梁贵云, 赵刚. 实验室光致电离等离子体中激发过程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11): 110503.
doi: 10.7498/aps.65.110503
|
[5] |
裴晓星, 仲佳勇, 张凯, 郑无敌, 梁贵云, 王菲鹿, 李玉同, 赵刚. 实验室天体物理的验证特例:W43A磁喷流. 物理学报,
2014, 63(14): 145201.
doi: 10.7498/aps.63.145201
|
[6] |
刘明, 张树林, 李华, 邱阳, 曾佳, 张国峰, 王永良, 孔祥燕, 谢晓明. 一种应用于心磁噪声抑制的选择性平均方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9): 098501.
doi: 10.7498/aps.62.098501
|
[7] |
梁瑞宇, 奚吉, 赵力, 邹采荣, 黄程韦. 汉语降频助听算法的实验分析与改进. 物理学报,
2012, 61(13): 134305.
doi: 10.7498/aps.61.134305
|
[8] |
言杰, 李澄, 刘荣, 蒋励, 鹿心鑫, 王玫. 利用252 Cf快裂变室测量BC501A液闪探测器的相对探测效率和响应函数. 物理学报,
2011, 60(3): 032901.
doi: 10.7498/aps.60.032901
|
[9] |
王 亮, 曹金祥, 王 艳, 牛田野, 王 舸, 朱 颖. 电磁脉冲在实验室等离子体中传播时间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3): 1429-1433.
doi: 10.7498/aps.56.1429
|
[10] |
乔秀梅, 张国平, 张覃鑫. 模拟卢瑟福实验室的实验以检验理论模拟. 物理学报,
2006, 55(3): 1181-1185.
doi: 10.7498/aps.55.1181
|
[11] |
周 平, 罗小华, 陈海燕. 一个混沌电路及其实验结果.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048-5052.
doi: 10.7498/aps.54.5048
|
[12] |
徐海英, 赵志刚, 刘 楣. 磁通运动的电压噪声频谱分析和动力学相变. 物理学报,
2005, 54(6): 2924-2928.
doi: 10.7498/aps.54.2924
|
[13] |
范树海, 贺洪波, 范正修, 邵建达, 赵元安. 表面热透镜技术应用于薄膜微弱吸收测量的理论和实验.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774-5777.
doi: 10.7498/aps.54.5774
|
[14] |
王文采, 杨春来, 陈玉. 实验室EXAFS测量中单色器晶体二级衍射的应用. 物理学报,
1990, 39(10): 1684-1690.
doi: 10.7498/aps.39.1684
|
[15] |
一○四组. CT-6托卡马克研究(Ⅱ)——物理实验结果. 物理学报,
1980, 29(6): 764-777.
doi: 10.7498/aps.29.764
|
[16] |
乳胶室组. 用乳胶室研究超高能γ线的初步结果. 物理学报,
1976, 25(4): 342-343.
doi: 10.7498/aps.25.342
|
[17] |
王之江, 唐贵琛, 余文炎. 几个受激发射实验结果及解释. 物理学报,
1966, 22(7): 836-839.
doi: 10.7498/aps.22.836
|
[18] |
屠世谷. 利用变容管倍频的一些实验结果. 物理学报,
1965, 21(8): 1581-1583.
doi: 10.7498/aps.21.1581
|
[19] |
陈时, 戴元本. 实验室动能4BeV左右的核子—核子散射. 物理学报,
1963, 19(6): 398-403.
doi: 10.7498/aps.19.398
|
[20] |
. 卷头语. 物理学报,
1953, 9(1): 1-1.
doi: 10.7498/aps.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