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毕思昭, 彭朝晖. 地球曲率对远距离声传播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21, 70(11): 114303.
doi: 10.7498/aps.70.20201858
|
[2] |
赵海生, 许正文, 徐朝辉, 薛昆, 郑延帅, 谢守志, 冯杰, 吴健. 基于化学物质释放的电离层闪烁抑制方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9, 68(10): 109401.
doi: 10.7498/aps.68.20182281
|
[3] |
聂敏, 唐守荣, 杨光, 张美玲, 裴昌幸. 中纬度地区电离层偶发E层对量子卫星通信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7, 66(7): 070302.
doi: 10.7498/aps.66.070302
|
[4] |
杨巨涛, 李清亮, 王建国, 郝书吉, 潘威炎. 双频双波束加热电离层激发甚低频/极低频辐射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2017, 66(1): 019401.
doi: 10.7498/aps.66.019401
|
[5] |
郝书吉, 张文超, 张雅彬, 杨巨涛, 马广林. 中低纬度电离层偶发E层电波传播建模. 物理学报,
2017, 66(11): 119401.
doi: 10.7498/aps.66.119401
|
[6] |
常珊珊, 倪彬彬, 赵正予, 汪枫, 李金星, 赵晶晶, 顾旭东, 周晨. 基于试验粒子模拟的电离层人工调制激发的极低频和甚低频波对磁层高能电子的散射效应. 物理学报,
2014, 63(6): 069401.
doi: 10.7498/aps.63.069401
|
[7] |
郝书吉, 李清亮, 杨巨涛, 吴振森. 电离层调制加热产生极低频/甚低频波定向辐射的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2013, 62(22): 229402.
doi: 10.7498/aps.62.229402
|
[8] |
盛峥. 电离层电子总含量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报模型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21): 219401.
doi: 10.7498/aps.61.219401
|
[9] |
汪枫, 赵正予, 常珊珊, 倪彬彬, 顾旭东. 低纬电离层人工调制所激发的ELF波射线追踪. 物理学报,
2012, 61(19): 199401.
doi: 10.7498/aps.61.199401
|
[10] |
胡耀垓, 赵正予, 张援农. 电离层钡云释放早期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物理学报,
2012, 61(8): 089401.
doi: 10.7498/aps.61.089401
|
[11] |
洪振杰, 刘荣建, 郭鹏, 董乃铭. 非球对称电离层掩星数据反演.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9401.
doi: 10.7498/aps.60.129401
|
[12] |
胡耀垓, 赵正予, 项薇, 张援农. 人工电离层洞形态调制及其对短波传播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9402.
doi: 10.7498/aps.60.099402
|
[13] |
徐贤胜, 洪振杰, 郭鹏, 刘荣建. COSMIC掩星电离层资料反演以及结果验证. 物理学报,
2010, 59(3): 2163-2168.
doi: 10.7498/aps.59.2163
|
[14] |
胡耀垓, 赵正予, 张援农. 几种典型化学物质的电离层释放效应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1): 8293-8303.
doi: 10.7498/aps.59.8293
|
[15] |
石润, 赵正予. 磁倾角对电离层Alfven谐振器影响的初步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7): 5111-5117.
doi: 10.7498/aps.58.5111
|
[16] |
杨宏伟, 陈如山, 张 云. 等离子体的SO-FDTD算法和对电磁波反射系数的计算分析. 物理学报,
2006, 55(7): 3464-3469.
doi: 10.7498/aps.55.3464
|
[17] |
杨 涓, 朱良明, 苏维仪, 毛根旺. 电磁波在磁化等离子体表面的功率反射系数计算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7): 3236-3240.
doi: 10.7498/aps.54.3236
|
[18] |
苏纬仪, 杨 涓, 魏 昆, 毛根旺, 何洪庆. 金属平板前等离子体的电磁波功率反射系数计算分析. 物理学报,
2003, 52(12): 3102-3107.
doi: 10.7498/aps.52.3102
|
[19] |
罗正明, 李泰华. 轻离子反射系数的标度公式. 物理学报,
1994, 43(1): 118-123.
doi: 10.7498/aps.43.118
|
[20] |
陈茂康, 张煦. 研究中国天空电离层之初草报告. 物理学报,
1935, 1(3): 92-100.
doi: 10.7498/aps.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