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红, 宗奕吾, 杨明成, 赵坤. 自驱动的Janus微球在具有不同障碍物的表面上的运动行为研究. 物理学报,
2019, 68(13): 134702.
doi: 10.7498/aps.68.20190711
|
[2] |
房丽敏. SrTiO3(001)表面上Au和N原子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5): 056801.
doi: 10.7498/aps.60.056801
|
[3] |
李 波, 鲍世宁, 曹培林. 乙烯和乙炔基在Ni(110)表面上吸附结构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784-5790.
doi: 10.7498/aps.54.5784
|
[4] |
卢亚锋, M.Przybylski, 王文宏, 闫 龙, 石一生, J. Barthel. 在Pd/Cu(100)表面上外延的超薄Co膜的结构和磁性.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405-5410.
doi: 10.7498/aps.54.5405
|
[5] |
毛宏颖, 黄 寒, 严欣澂, 陈 桥, 钱惠琴, 张建华,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有机半导体perylene和tetracene在Ag(110)表面上有序薄膜的结构与电子态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 460-466.
doi: 10.7498/aps.54.460
|
[6] |
张寒洁, 颜朝军,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汪健, 徐纯一, 徐亚伯. NO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0)表面上吸附的热脱附谱. 物理学报,
2000, 49(3): 577-580.
doi: 10.7498/aps.49.577
|
[7] |
范安辅, 王志伟, 孙年春. 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相干光场的相位涨落和相干性的时间特性. 物理学报,
1995, 44(4): 536-544.
doi: 10.7498/aps.44.536
|
[8] |
方炎, 李勤, 周群. 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与Cl~-在银表面上吸附竞争的SERS研究. 物理学报,
1995, 44(9): 1390-1394.
doi: 10.7498/aps.44.1390
|
[9] |
杨宗献, 张涛. CO和O在无序二元合金NiCu表面上的化学吸附. 物理学报,
1991, 40(2): 269-274.
doi: 10.7498/aps.40.269
|
[10] |
罗正明. 氢、氘和氚离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反射. 物理学报,
1990, 39(9): 1520-1530.
doi: 10.7498/aps.39.1520
|
[11] |
程路. 激光束在漫射表面上的散射(Ⅲ). 物理学报,
1988, 37(3): 460-462.
doi: 10.7498/aps.37.460
|
[12] |
樊永年. 碳在钼(100)和钼(111)表面上的超结构. 物理学报,
1988, 37(2): 305-310.
doi: 10.7498/aps.37.305
|
[13] |
侯晓远;杨曙;董国胜;丁训民;王迅. 用HREELS研究氢在GaAs和InP的(111),(III)表面上的吸附. 物理学报,
1987, 36(8): 1070-1074.
doi: 10.7498/aps.36.1070
|
[14] |
许掌龙, 刘古, 季振国, 周小霞. V(100)表面上S和O偏析的LEED—AES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11): 1485-1491.
doi: 10.7498/aps.36.1485
|
[15] |
邢益荣, W. RANKE. 氧在硅表面上吸附的晶向关系. 物理学报,
1986, 35(1): 110-114.
doi: 10.7498/aps.35.110
|
[16] |
樊永年. 硫偏析在钼(111)表面上的有序结构. 物理学报,
1986, 35(5): 667-671.
doi: 10.7498/aps.35.667
|
[17] |
樊永年. 碳和氧在钼(110)表面上形成的有序结构. 物理学报,
1986, 35(3): 384-388.
doi: 10.7498/aps.35.384
|
[18] |
俞鸣人, 王虹川, 方志烈, 侯晓远, 王迅. InP清洁表面上电子感应吸附氧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12): 1713-1718.
doi: 10.7498/aps.33.1713
|
[19] |
徐永年, 张开明. Ⅶ族元素在Si(111)和Ge(111)表面上的吸附. 物理学报,
1984, 33(11): 1619-1623.
doi: 10.7498/aps.33.1619
|
[20] |
程路, 张炳泉. 激光束在漫射表面上的散射(Ⅱ). 物理学报,
1980, 29(12): 1570-1580.
doi: 10.7498/aps.29.1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