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晓凤, 戚祖敏, 罗向前, 刘长安, 朱建辉, 王泽华, 张轶, 訾彦勇. 利用含二面角误差的角锥棱镜阵列实现反射光束均匀发散的方法. 物理学报,
2017, 66(8): 084201.
doi: 10.7498/aps.66.084201
|
[2] |
曹山, 刘江平, 黎军, 王凯, 林伟, 雷海乐. 近三相点氮分子固体的低温红外吸收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7): 073301.
doi: 10.7498/aps.64.073301
|
[3] |
刘江平, 黎军, 刘元琼, 雷海乐, 韦建军. 低温下氘分子红外吸收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2): 023301.
doi: 10.7498/aps.63.023301
|
[4] |
刘江平, 毕鹏, 雷海乐, 黎军, 韦建军. 近三相点温度低温固体氘的红外吸收谱. 物理学报,
2013, 62(16): 163301.
doi: 10.7498/aps.62.163301
|
[5] |
毕鹏, 刘元琼, 唐永建, 杨向东, 雷海乐. 液氢平面低温冷冻靶的红外吸收谱. 物理学报,
2010, 59(11): 7531-7534.
doi: 10.7498/aps.59.7531
|
[6] |
王 专, 王清月, 宋有建, 邢岐荣, 柴 路. 含负克尔效应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五镜腔飞秒钛宝石激光器的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164-5167.
doi: 10.7498/aps.54.5164
|
[7] |
何春龙, 王 锋, 李家明. 团簇红外吸收谱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3, 52(8): 1911-1915.
doi: 10.7498/aps.52.1911
|
[8] |
刘晓东, 李曙光, 侯蓝田, 王慧田. 含金属散射体的中红外无序介质的光子定域化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9): 2123-2127.
doi: 10.7498/aps.51.2123
|
[9] |
刘砚章, 范希庆. 石英中Al3+-空穴取向变化弛豫过程中的红外发散响应. 物理学报,
1994, 43(2): 332-339.
doi: 10.7498/aps.43.332
|
[10] |
王耀俊. 超声与固体中含气泡层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1992, 41(1): 37-45.
doi: 10.7498/aps.41.37
|
[11] |
刘砚章, 范希庆. KCl:OH中结构弛豫的红外发散响应. 物理学报,
1990, 39(3): 424-428.
doi: 10.7498/aps.39.424
|
[12] |
王国樑, 戴培英. 时间和空间无序对玻璃超声弛豫的影响——红外发散响应理论的推广. 物理学报,
1990, 39(7): 95-100.
doi: 10.7498/aps.39.95
|
[13] |
丁屹, 俞文海, 吴昆裕. 快离子导体玻璃滞弹性弛豫的红外发散响应. 物理学报,
1989, 38(1): 134-139.
doi: 10.7498/aps.38.134
|
[14] |
王国樑, 戴培英. 含红外发散的低温玻璃超声声速理论. 物理学报,
1989, 38(7): 1146-1153.
doi: 10.7498/aps.38.1146
|
[15] |
王养璞, 金其淑. 超离子玻璃中的超声吸收理论. 物理学报,
1988, 37(7): 1083-1088.
doi: 10.7498/aps.37.1083
|
[16] |
范希庆, 王国樑, 刘福绥. 玻璃中结构弛豫的红外发散响应. 物理学报,
1986, 35(7): 896-904.
doi: 10.7498/aps.35.896
|
[17] |
邓辉舫, 刘福绥. 输运过程的红外发散理论. 物理学报,
1985, 34(6): 784-795.
doi: 10.7498/aps.34.784
|
[18] |
范希庆, 王国樑, 姜王也, 戴培英, 刘福绥. 玻璃超声吸收的红外发散理论. 物理学报,
1985, 34(10): 1270-1279.
doi: 10.7498/aps.34.1270
|
[19] |
许振嘉, 陈玉璋, 江德生, 宋春英, 李贺成, 宋祥芳, 叶亦英. 硅、锗中氧的低温红外吸收. 物理学报,
1980, 29(7): 867-877.
doi: 10.7498/aps.29.867
|
[20] |
何祚庥, 张肇西. 关于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重整化理论和红外发散消去问题. 物理学报,
1977, 26(6): 540-543.
doi: 10.7498/aps.26.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