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锦芳, 何东山, 王一平. 一维耦合腔晶格中磁子-光子拓扑相变和拓扑量子态的调制. 物理学报,
2024, 73(4): 044203.
doi: 10.7498/aps.73.20231519
|
[2] |
杨栋超, 易立志, 丁林杰, 刘敏, 朱丽娅, 许云丽, 何雄, 沈顺清, 潘礼庆, JohnQ. Xiao. 铁磁绝缘体中磁振子的非平衡稳态输运性质. 物理学报,
2024, 73(14): 147101.
doi: 10.7498/aps.73.20240498
|
[3] |
李春雷, 郑军, 王小明, 徐燕. 光场辐照下稀磁半导体/半导体超晶格中自旋电子输运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23, 72(22): 227201.
doi: 10.7498/aps.72.20230935
|
[4] |
房晓南, 危芹, 隋娜娜, 孔志勇, 刘静, 杜颜伶. 间隔层调控SrVO3/SrTiO3超晶格铁磁半金属-铁磁绝缘体转变. 物理学报,
2022, 71(23): 237301.
doi: 10.7498/aps.71.20221765
|
[5] |
赵兴东, 张莹莹, 刘伍明. 光晶格中超冷原子系统的磁激发. 物理学报,
2019, 68(4): 043703.
doi: 10.7498/aps.68.20190153
|
[6] |
张顺浓, 朱伟骅, 李炬赓, 金钻明, 戴晔, 张宗芝, 马国宏, 姚建铨. 铁磁异质结构中的超快自旋流调制实现相干太赫兹辐射. 物理学报,
2018, 67(19): 197202.
doi: 10.7498/aps.67.20181178
|
[7] |
李鹏飞, 曹海静, 郑莉, 蒋秀丽. 准周期调制下自旋1/2反铁磁XY模型中的晶格畸变行为. 物理学报,
2013, 62(15): 157501.
doi: 10.7498/aps.62.157501
|
[8] |
李忠洋, 姚建铨, 李俊, 邴丕彬, 徐德刚, 王鹏. 基于闪锌矿晶体中受激电磁耦子散射产生可调谐太赫兹波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9): 6237-6242.
doi: 10.7498/aps.59.6237
|
[9] |
类维平, 贾 城, 王选章. 涡流对侧向反铁磁/非磁超晶格表面推迟模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8, 57(1): 535-540.
doi: 10.7498/aps.57.535
|
[10] |
刘艳芬, 刘晶会, 贾 城. 侧向铁磁/铁磁超晶格的推迟模式. 物理学报,
2008, 57(3): 1897-1901.
doi: 10.7498/aps.57.1897
|
[11] |
龚志强, 贺梦冬. 两耦合半无限超晶格中的局域界面声子-极化激元. 物理学报,
2007, 56(11): 6600-6607.
doi: 10.7498/aps.56.6600
|
[12] |
徐晓虎, 沈 剑. 铁电超晶格的一个唯象模型. 物理学报,
1999, 48(11): 2142-2145.
doi: 10.7498/aps.48.2142
|
[13] |
刘晓晗, 黄大鸣, 王兴军, 张春红, 朱海军, 蒋最敏, 王迅. 近周期超晶格中的声学声子及其光散射特性. 物理学报,
1997, 46(9): 1863-1872.
doi: 10.7498/aps.46.1863
|
[14] |
徐骏, 陈坤基, 韩和相, 李国华, 汪兆平. 非晶态半导体超晶格中的纵声学声子折叠效应. 物理学报,
1992, 41(12): 1938-1942.
doi: 10.7498/aps.41.1938
|
[15] |
吴鼎祥. n-GaAs表面全息光栅的形成及表面等离振子电磁耦子发光测定. 物理学报,
1992, 41(2): 282-287.
doi: 10.7498/aps.41.282
|
[16] |
钟健. Heisenberg反铁磁超晶格的自旋波. 物理学报,
1990, 39(3): 486-490.
doi: 10.7498/aps.39.486
|
[17] |
项金真, 夏建白. 磁场下超晶格的子带结构及光跃迁. 物理学报,
1988, 37(12): 1915-1924.
doi: 10.7498/aps.37.1915
|
[18] |
史杭, 蔡建华. 具有非局域介电函数超晶格中的电磁模. 物理学报,
1988, 37(4): 589-597.
doi: 10.7498/aps.37.589
|
[19] |
史杭, 蔡建华. 表面不平整对半无限超晶格表面电磁耦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8, 37(6): 931-940.
doi: 10.7498/aps.37.931
|
[20] |
史杭, 蔡建华. 有限超晶格中的电磁耦子. 物理学报,
1988, 37(4): 683-687.
doi: 10.7498/aps.37.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