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书涛, 梁桂颖, 李瑞, 李奇楠, 张志国, 闫冰. ZnH分子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和跃迁性质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2017, 66(6): 063103.
doi: 10.7498/aps.66.063103
|
[2] |
刘瑞, 於亚飞, 张智明. 利用冷原子系综制备窄线宽三光子频率纠缠态. 物理学报,
2014, 63(14): 144203.
doi: 10.7498/aps.63.144203
|
[3] |
巴诺, 王磊, 张岩. 一维冷原子晶格中相干诱导三光子带隙. 物理学报,
2014, 63(3): 034209.
doi: 10.7498/aps.63.034209
|
[4] |
丁东, 闫凤利. 基于弱非线性实现非破坏性测量两光子Bell态及三光子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态. 物理学报,
2013, 62(10): 100304.
doi: 10.7498/aps.62.100304
|
[5] |
刘军辉, 李国凤, 王渊旭. 一种芴衍生物的三光子吸收光稳幅效应及三光子吸收拟合方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 017801.
doi: 10.7498/aps.62.017801
|
[6] |
赵加强, 曹连振, 王晓芹, 逯怀新. 三光子GHZ态中不同Bell型不等式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7): 170301.
doi: 10.7498/aps.61.170301
|
[7] |
孙江, 孙娟, 王颖, 苏红新, 曹谨丰. 中间态引入量子干涉的三光子共振非简并六波混频. 物理学报,
2012, 61(11): 114213.
doi: 10.7498/aps.61.114213
|
[8] |
聂志强, 李 岭, 姜 彤, 沈磊剑, 李沛哲, 甘琛利, 宋建平, 张彦鹏, 卢克清. 倒V形四能级亚飞秒极化拍的三光子吸收和色散. 物理学报,
2008, 57(1): 243-251.
doi: 10.7498/aps.57.243
|
[9] |
左战春, 孙 江, 吴令安, 傅盘铭. 消多普勒三光子共振六波混频. 物理学报,
2006, 55(3): 1186-1190.
doi: 10.7498/aps.55.1186
|
[10] |
顾 斌, 金年庆, 王志萍, 曾祥华.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钠原子跃迁光谱. 物理学报,
2005, 54(10): 4648-4653.
doi: 10.7498/aps.54.4648
|
[11] |
牟致栋, 魏琦瑛. CuⅩⅧ离子谱线波长和跃迁概率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2005, 54(6): 2614-2619.
doi: 10.7498/aps.54.2614
|
[12] |
刘军辉, 毛艳丽, 马文波, 吴谊群, 韩俊鹤, 翟凤潇. 一种新的芴类衍生物的三光子吸收诱导荧光和光限幅效应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173-5177.
doi: 10.7498/aps.54.5173
|
[13] |
马文波, 吴谊群, 韩俊鹤, 顾冬红, 干福熹. 两种新型芴类衍生物的三光子吸收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8): 3698-3702.
doi: 10.7498/aps.54.3698
|
[14] |
杨传路, 朱正和. Ar-HCl转动跃迁光谱线压力加宽截面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1999, 48(10): 1852-1857.
doi: 10.7498/aps.48.1852
|
[15] |
赵青春, 林美荣, 刘耀明, 张包铮, 陈文驹. 乙苯的三光子共振偏振电离谱. 物理学报,
1996, 45(8): 1280-1286.
doi: 10.7498/aps.45.1280
|
[16] |
任延琦, 王启新, 张庆刚, 张怿慈. 原子-振子散射振转激发跃迁几率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1993, 42(10): 1580-1586.
doi: 10.7498/aps.42.1580
|
[17] |
巫英坚, 李家明. 原子双光子电离截面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1985, 34(7): 933-940.
doi: 10.7498/aps.34.933
|
[18] |
叶佩弦. 三光子矢量模型. 物理学报,
1979, 28(5): 32-39.
doi: 10.7498/aps.28.32
|
[19] |
岳宗五, 戴遗山. 正(气正)子(3S1)三光子衰变的顶角及电子自能辐射修正. 物理学报,
1977, 26(2): 169-176.
doi: 10.7498/aps.26.169
|
[20] |
朱振和. 关于三光子Raman效应问题的讨论. 物理学报,
1965, 21(8): 1584-1586.
doi: 10.7498/aps.21.1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