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守英, 赵卫民, 乔建华, 王勇. CO与H2在应变Fe(110)表面的竞争吸附. 物理学报,
2019, 68(21): 217103.
doi: 10.7498/aps.68.20190660
|
[2] |
戚晓秋, 汪峰, 戴长建. 碱金属原子的光激发与光电离. 物理学报,
2015, 64(13): 133201.
doi: 10.7498/aps.64.133201
|
[3] |
张凤春, 李春福, 文平, 罗强, 冉曾令. 金属Fe与间隙H原子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22): 227101.
doi: 10.7498/aps.63.227101
|
[4] |
柯川, 赵成利, 苟富均, 赵勇. 分子动力学模拟H原子与Si的表面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13, 62(16): 165203.
doi: 10.7498/aps.62.165203
|
[5] |
贺平逆, 吕晓丹, 赵成利, 宁建平, 秦尤敏, 苟富均. 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5203.
doi: 10.7498/aps.60.095203
|
[6] |
房丽敏. SrTiO3(001)表面上Au和N原子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5): 056801.
doi: 10.7498/aps.60.056801
|
[7] |
黄晓菁, 何素贞, 吴晨旭.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06, 55(5): 2454-2458.
doi: 10.7498/aps.55.2454
|
[8] |
李 波, 鲍世宁, 曹培林. 乙烯和乙炔基在Ni(110)表面上吸附结构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784-5790.
doi: 10.7498/aps.54.5784
|
[9] |
张超, 吕海峰, 张庆瑜.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02, 51(10): 2329-2334.
doi: 10.7498/aps.51.2329
|
[10] |
向 嵩, 庄 军, 刘 磊. 吸附原子在Ag,Pt,Au(110)表面上的自扩散现象. 物理学报,
1998, 47(4): 678-685.
doi: 10.7498/aps.47.678
|
[11] |
李海洋, 鲍世宁, 张训生, 范朝阳, 徐亚伯. CO与Cs在Ru(101-0)表面上的共吸附研究. 物理学报,
1997, 46(3): 544-549.
doi: 10.7498/aps.46.544
|
[12] |
金春林, 黎忠, 臧德鸿, 叶慧, 汤家镛, 杨福家. 碱金属原子与W,Pt表面的电荷交换. 物理学报,
1993, 42(9): 1410-1415.
doi: 10.7498/aps.42.1410
|
[13] |
曹培林, 周煦炎, 周如洪. Si(100)2×1表面上L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表面结构相变. 物理学报,
1993, 42(7): 1116-1120.
doi: 10.7498/aps.42.1116
|
[14] |
曹培林;周煦炎;周如洪. Si_100_2_1表面上L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表面结构相变. 物理学报,
1991, 40(7): 1116-1120.
doi: 10.7498/aps.40.1116
|
[15] |
乔皓, 张开明. 碱金属在GaAs(110)表面上的吸附. 物理学报,
1991, 40(11): 1840-1845.
doi: 10.7498/aps.40.1840
|
[16] |
鲍世宁, 朱立, 徐亚伯, 李佐志. CO与K在Fe(110)面上共吸附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 物理学报,
1990, 39(8): 169-174.
doi: 10.7498/aps.39.169-3
|
[17] |
鲍世宁, 黄清龙, 徐亚伯. 一氧化碳分子在铁(110)表面上吸附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 物理学报,
1989, 38(7): 1154-1161.
doi: 10.7498/aps.38.1154
|
[18] |
吴鸣成. 碱金属促进CO在Ag(110)上分解的实验证据. 物理学报,
1989, 38(5): 722-727.
doi: 10.7498/aps.38.722
|
[19] |
范希庆, 申三国, 张德萱. fcc结构过渡金属(100)表面上杂质与吸附原子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1989, 38(1): 44-52.
doi: 10.7498/aps.38.44
|
[20] |
樊永年. 碳和氧在钼(110)表面上形成的有序结构. 物理学报,
1986, 35(3): 384-388.
doi: 10.7498/aps.35.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