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锟, 邓友金. 用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二维超流-莫特绝缘体相变点附近的希格斯粒子. 物理学报,
2015, 64(18): 180201.
doi: 10.7498/aps.64.180201
|
[2] |
秦帅锋, 郑公平, 马骁, 李海燕, 童晶晶, 杨博. 弱磁场下三阱光学超晶格中自旋为1的超冷原子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1): 110304.
doi: 10.7498/aps.62.110304
|
[3] |
王自强, 钟敏成, 周金华, 李银妹. 基于自回归模型的光阱中粒子运动模拟. 物理学报,
2013, 62(18): 188701.
doi: 10.7498/aps.62.188701
|
[4] |
姜洪源, 任玉坤, 陶冶. 微系统中转矩及电渗流作用下的微粒子电动旋转操控. 物理学报,
2011, 60(1): 010701.
doi: 10.7498/aps.60.010701
|
[5] |
邢艳辉, 邓军, 韩军, 李建军, 沈光地. 引入n型InGaN/GaN超晶格层提高量子阱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1): 590-595.
doi: 10.7498/aps.58.590
|
[6] |
陈志谦, 郑仁蓉3)2)1), 陈 洪1), 姚纯青4). 超小金属微粒超导电性的能级统计. 物理学报,
2000, 49(5): 969-973.
doi: 10.7498/aps.49.969
|
[7] |
刘存业, 王跃, 李建. 电弧法磁性超细微粒分析. 物理学报,
2000, 49(4): 786-790.
doi: 10.7498/aps.49.786
|
[8] |
欧阳敏, 侯士敏, 林 琳, 刘惟敏, 薛增泉, 吴全德, 夏宗矩, 邹英华. 埋藏于有机介质中金属原子团的电学、光学特性研究(II). 物理学报,
1998, 47(5): 829-834.
doi: 10.7498/aps.47.829
|
[9] |
刘成林, 钟菊花, 李远光, 张兆奎. 铁电超微粒/硬脂酸LB膜的制备和光谱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8, 47(10): 1680-1684.
doi: 10.7498/aps.47.1680
|
[10] |
刘存业, 李建, 梁一平. 氧化亚银(Ag2O)超细微粒结构演化分析. 物理学报,
1997, 46(2): 306-313.
doi: 10.7498/aps.46.306
|
[11] |
王传敏, 吴锦雷, 夏宗炬, 邹英华. 金属超微粒子-半导体薄膜的光学瞬态响应. 物理学报,
1996, 45(12): 2073-2081.
doi: 10.7498/aps.45.2073
|
[12] |
王锦辉, 陈允鸿, 陆怀先, 鹿牧, 都有为. 88Ni-Fe合金超细微粒的制备、磁性以及热分析. 物理学报,
1995, 44(8): 1291-1295.
doi: 10.7498/aps.44.1291
|
[13] |
梁一平, 邓昭镜, 李建, 王跃. 铁超微粒聚集体的分形结构. 物理学报,
1995, 44(8): 1244-1248.
doi: 10.7498/aps.44.1244
|
[14] |
李建, 刘存业, 梁一平, 任洪湘, 邓昭镜, 刘昌信. 溅射法制备Ag/Ag2O超微粒子的分析. 物理学报,
1994, 43(11): 1876-1882.
doi: 10.7498/aps.43.1876
|
[15] |
邓昭镜. 超微粒蒸发源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2, 41(8): 1255-1260.
doi: 10.7498/aps.41.1255
|
[16] |
李华, 龚伟. 铁、钴、镍金属超微粒的制备与磁性. 物理学报,
1991, 40(8): 1356-1363.
doi: 10.7498/aps.40.1356
|
[17] |
李若林, 李增发, 张春平, 张光寅. 球形α-Fe2O3超微粒的红外光学特性和表面模吸收. 物理学报,
1989, 38(10): 1585-1592.
doi: 10.7498/aps.38.1585
|
[18] |
吴坚, 陆怀先, 都有为, 高学奎, 王挺祥. 超细Fe微粒表面氧化层的磁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88, 37(12): 2044-2047.
doi: 10.7498/aps.37.2044
|
[19] |
张旭, 周京福, 薛增泉, 吴全德. 银超微粒子在半导体氧化钡薄膜中的生长特性. 物理学报,
1988, 37(6): 924-930.
doi: 10.7498/aps.37.924
|
[20] |
庞锦忠, 龚昌德. 金属微粒对于隧道性质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5, 34(12): 1539-1548.
doi: 10.7498/aps.34.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