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智松, 高巍, 魏敬鹏, 金耀华, 赵晨, 杨巍. TaC微粒对Ti-6Al-4V合金微弧氧化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22, 71(2): 028102.
doi: 10.7498/aps.71.20210835
|
[2] |
丁智松, 高巍, 魏敬鹏, 金耀华, 赵晨, 杨巍. TaC 微粒对 Ti-6Al-4V 合金微弧氧化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21, (): .
doi: 10.7498/aps.70.20210835
|
[3] |
夏冬, 王新强. 超细Pt纳米线结构和熔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3): 130510.
doi: 10.7498/aps.61.130510
|
[4] |
鲜承伟, 赵国平, 张庆香, 徐劲松. 垂直取向Nd2Fe14B/α-Fe磁性三层膜的磁化反转. 物理学报,
2009, 58(5): 3509-3514.
doi: 10.7498/aps.58.3509
|
[5] |
冯玉清, 侯利娜, 朱 涛, 姚淑德, 詹文山. 具有纳米氧化层的磁性隧道结的热稳定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9): 4340-4344.
doi: 10.7498/aps.54.4340
|
[6] |
刘存业, 王跃, 李建. 电弧法磁性超细微粒分析. 物理学报,
2000, 49(4): 786-790.
doi: 10.7498/aps.49.786
|
[7] |
余保龙, 张桂兰, 汤国庆, 吴晓春, 陈文驹, 杨斌洲. Fe2O3纳米微粒溶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Z-扫描研究. 物理学报,
1997, 46(3): 579-586.
doi: 10.7498/aps.46.579
|
[8] |
刘存业, 李建, 梁一平. 氧化亚银(Ag2O)超细微粒结构演化分析. 物理学报,
1997, 46(2): 306-313.
doi: 10.7498/aps.46.306
|
[9] |
杨燮龙, 胡炳元, 李香菁, 吴正, 金慧娟, 许桂琴, 张延忠. 纳米微晶Fe69.5(CuCrV)9.5Si13B8超铁磁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5, 44(7): 1158-1163.
doi: 10.7498/aps.44.1158
|
[10] |
王锦辉, 陈允鸿, 陆怀先, 鹿牧, 都有为. 88Ni-Fe合金超细微粒的制备、磁性以及热分析. 物理学报,
1995, 44(8): 1291-1295.
doi: 10.7498/aps.44.1291
|
[11] |
黄珏华, 薛增泉. 镶嵌于基质中的金属超微粒子特性研究(Ⅰ)——超微粒子的量子阱点模型. 物理学报,
1993, 42(3): 385-393.
doi: 10.7498/aps.42.385
|
[12] |
王文鼐, 臧文成, 顾刚, 都有为, 洪建明. 镍超微颗粒的表面磁性. 物理学报,
1992, 41(9): 1537-1541.
doi: 10.7498/aps.41.1537
|
[13] |
李民, 梅良模. Fe/Pd金属超晶格的磁性和内转换电M?ssbauer谱研究. 物理学报,
1992, 41(8): 1361-1367.
doi: 10.7498/aps.41.1361
|
[14] |
邓昭镜. 超微粒蒸发源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2, 41(8): 1255-1260.
doi: 10.7498/aps.41.1255
|
[15] |
李华, 龚伟. 铁、钴、镍金属超微粒的制备与磁性. 物理学报,
1991, 40(8): 1356-1363.
doi: 10.7498/aps.40.1356
|
[16] |
李若林, 李增发, 张春平, 张光寅. 球形α-Fe2O3超微粒的红外光学特性和表面模吸收. 物理学报,
1989, 38(10): 1585-1592.
doi: 10.7498/aps.38.1585
|
[17] |
张旭, 周京福, 薛增泉, 吴全德. 银超微粒子在半导体氧化钡薄膜中的生长特性. 物理学报,
1988, 37(6): 924-930.
doi: 10.7498/aps.37.924
|
[18] |
陈芸琪, 林彰达, 吴述尧, 齐上雪, 吴晓林. 铁表面氧化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10): 1375-1381.
doi: 10.7498/aps.36.1375
|
[19] |
李士, 邵涵如, 罗河烈, 凌启芬, 孙克. 超细颗粒γ-Fe2O3微粉包钴前后的各向异性. 物理学报,
1982, 31(9): 1250-1255.
doi: 10.7498/aps.31.1250
|
[20] |
都有为, 张毓昌, 陆怀先. 超细Fe3O4的氧化过程. 物理学报,
1981, 30(3): 424-427.
doi: 10.7498/aps.3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