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盛泉, 王盟, 史朝督, 田浩, 张钧翔, 刘俊杰, 史伟, 姚建铨. 基于锯齿波脉冲抑制自相位调制的高功率窄线宽单频脉冲光纤激光放大器. 物理学报,
2021, 70(21): 214202.
doi: 10.7498/aps.70.20210496
|
[2] |
杨佳琦, 刘加东, 刘涛, 张志忠. 激发光线宽对原子光致漂移速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8, 67(11): 113201.
doi: 10.7498/aps.67.20180375
|
[3] |
张孔, 白建东, 何军, 王军民. 激光线宽对单次通过PPMgO:LN晶体倍频效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6, 65(7): 074207.
doi: 10.7498/aps.65.074207
|
[4] |
张良英, 金国祥, 汪志云, 曹力. 一级近似下的双模激光随机共振. 物理学报,
2014, 63(2): 024203.
doi: 10.7498/aps.63.024203
|
[5] |
张良英, 金国祥, 曹力. 一级近似下的单模激光增益模型随机共振. 物理学报,
2012, 61(7): 074203.
doi: 10.7498/aps.61.074203
|
[6] |
林晓东, 邓涛, 解宜原, 吴加贵, 陈建国, 吴正茂, 夏光琼. 基于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单周期振荡的光子微波产生及全光线宽窄化. 物理学报,
2012, 61(19): 194212.
doi: 10.7498/aps.61.194212
|
[7] |
范凤英, 王立军. 激光线宽和光强对同位素原子选择光电离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3203.
doi: 10.7498/aps.60.093203
|
[8] |
廖旭, 丛红璐, 姜道来, 任学藻. 非旋波近似下频率变化的光场对原子布居反转的调控. 物理学报,
2010, 59(8): 5508-5513.
doi: 10.7498/aps.59.5508
|
[9] |
任学藻, 姜道来, 丛红璐, 廖旭. 精确计算非旋波近似下二能级系统的能谱和动力学性质. 物理学报,
2009, 58(8): 5406-5411.
doi: 10.7498/aps.58.5406
|
[10] |
张良英, 金国祥, 曹 力. 调频信号的单模激光线性模型随机共振. 物理学报,
2008, 57(8): 4706-4711.
doi: 10.7498/aps.57.4706
|
[11] |
张 淼, 贾焕玉. 非Lamb-Dicke近似下制备囚禁冷离子的振动相干态. 物理学报,
2008, 57(2): 880-886.
doi: 10.7498/aps.57.880
|
[12] |
李晓奇, 王 剑, 王 飞, 胡响明. 非旋波耦合条件下微波控制的光学双稳与多稳. 物理学报,
2008, 57(4): 2236-2241.
doi: 10.7498/aps.57.2236
|
[13] |
张良英, 曹 力, 金国祥. 调幅波的单模激光线性模型随机共振. 物理学报,
2006, 55(12): 6238-6242.
doi: 10.7498/aps.55.6238
|
[14] |
贾 飞, 谢双媛, 羊亚平. 非旋波近似下频率变化的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06, 55(11): 5835-5841.
doi: 10.7498/aps.55.5835
|
[15] |
刘三秋, 郭 琴, 陶向阳, 付传鸿. 非旋波近似下级联型三能级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的量子动力学性质. 物理学报,
1998, 47(9): 1481-1488.
doi: 10.7498/aps.47.1481
|
[16] |
方细明, 冯芒, 施磊, 高克林, 朱熙文. 在相干态表象中精确求解无旋波近似的Jaynes-Cummings模型. 物理学报,
1997, 46(11): 2160-2165.
doi: 10.7498/aps.46.2160
|
[17] |
沈学民.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非全吸收离子迴旋波的耦合计算. 物理学报,
1995, 44(4): 570-580.
doi: 10.7498/aps.44.570
|
[18] |
方卯发. 非旋波近似下Jaynes-Cummings模型中的场熵演化. 物理学报,
1994, 43(11): 1776-1786.
doi: 10.7498/aps.43.1776
|
[19] |
李高翔, 彭金生. 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下Jaynes-Cummings模型中光场位相涨落. 物理学报,
1992, 41(5): 766-773.
doi: 10.7498/aps.41.766
|
[20] |
韩世莹. 自旋波线宽的测量. 物理学报,
1981, 30(6): 827-831.
doi: 10.7498/aps.3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