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童, 童创明, 李西敏, 李昌泽. 分形粗糙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7): 070301.
doi: 10.7498/aps.65.070301
|
[2] |
张延惠, 沈志朋, 蔡祥吉, 徐秀兰, 高嵩. 二维Hénon-Heiles势及其变形势体系逃逸率与分形维数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23): 230501.
doi: 10.7498/aps.64.230501
|
[3] |
柴水荣, 郭立新. 基于压缩感知的一维海面与二维舰船复合后向电磁散射快速算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6): 060301.
doi: 10.7498/aps.64.060301
|
[4] |
吴庚坤, 姬光荣, 姬婷婷, 任红霞. 基于文氏改进谱的二维粗糙海面模型及其电磁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13): 134203.
doi: 10.7498/aps.63.134203
|
[5] |
刘伟, 郭立新, 孟肖, 郑帆. 沙丘粗糙面的二次极化电磁散射. 物理学报,
2013, 62(14): 144213.
doi: 10.7498/aps.62.144213
|
[6] |
姬伟杰, 童创明. 二维海面上舰船目标电磁散射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6): 160301.
doi: 10.7498/aps.61.160301
|
[7] |
张宇, 张晓娟, 方广有. 大尺度分层介质粗糙面电磁散射的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8): 184203.
doi: 10.7498/aps.61.184203
|
[8] |
秦三团, 郭立新, 代少玉, 龚书喜. 二维随机粗糙面上导体目标复合瞬态散射的混合算法. 物理学报,
2011, 60(7): 074217.
doi: 10.7498/aps.60.074217
|
[9] |
王明军, 李应乐, 吴振森, 张辉, 张小安. 随机粗糙面激光脉冲散射四阶统计特征. 物理学报,
2009, 58(4): 2390-2396.
doi: 10.7498/aps.58.2390
|
[10] |
张程宾, 陈永平, 施明恒, 付盼盼, 吴嘉峰. 表面粗糙度的分形特征及其对微通道内层流流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10): 7050-7056.
doi: 10.7498/aps.58.7050
|
[11] |
任新成, 郭立新. 具有二维fBm特征的分层介质粗糙面电磁散射的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3): 1627-1634.
doi: 10.7498/aps.58.1627
|
[12] |
王 蕊, 郭立新, 秦三团, 吴振森. 粗糙海面及其上方导体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混合算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6): 3473-3480.
doi: 10.7498/aps.57.3473
|
[13] |
王运华, 张彦敏, 郭立新. 平面上方二维介质目标对高斯波束的电磁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9): 5529-5536.
doi: 10.7498/aps.57.5529
|
[14] |
郭立新, 王 蕊, 王运华, 吴振森. 二维粗糙海面散射回波多普勒谱频移及展宽特征. 物理学报,
2008, 57(6): 3464-3472.
doi: 10.7498/aps.57.3464
|
[15] |
杨俊岭, 郭立新, 万建伟. 基于未充分发展海谱的分形海面模型及其电磁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4): 2106-2114.
doi: 10.7498/aps.56.2106
|
[16] |
王运华, 郭立新, 吴振森. 改进的二维分形模型在海面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物理学报,
2006, 55(10): 5191-5199.
doi: 10.7498/aps.55.5191
|
[17] |
郭立新, 王运华, 吴振森. 双尺度动态分形粗糙海面的电磁散射及多普勒谱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 96-101.
doi: 10.7498/aps.54.96
|
[18] |
郭立新, 王运华, 吴振森. 二维导体微粗糙面与其上方金属平板的复合电磁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130-5138.
doi: 10.7498/aps.54.5130
|
[19] |
李中新, 金亚秋. 分形粗糙面双站散射的快速前后向迭代法数值模拟. 物理学报,
2001, 50(5): 797-804.
doi: 10.7498/aps.50.797
|
[20] |
郭立新, 吴振森. 二维分数布朗运动(FBM)随机粗糙面电磁散射的基尔霍夫近似. 物理学报,
2001, 50(1): 42-47.
doi: 10.7498/aps.5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