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骆新耀, 薛宇哲, 徐彻, 杜创洲, 刘庆想. 基于T形四周期谐振慢波结构的X波段高功率微波产生技术的理论与仿真. 物理学报,
2024, 73(9): 094101.
doi: 10.7498/aps.73.20231921
|
[2] |
舒盼盼, 赵朋程. 高功率微波介质窗气体侧击穿特性的粒子-蒙特卡洛碰撞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24, 73(23): 1-10.
doi: 10.7498/aps.73.20241177
|
[3] |
朱一帆, 耿滔. 谐振腔内的高质量圆对称艾里光束的产生方法. 物理学报,
2020, 69(1): 014205.
doi: 10.7498/aps.69.20191088
|
[4] |
梁振江, 刘海霞, 牛燕雄, 刘凯铭, 尹贻恒. THz谐振腔型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的设计. 物理学报,
2016, 65(16): 168101.
doi: 10.7498/aps.65.168101
|
[5] |
李培, 王辅忠, 张丽珠, 张光璐. 左手介质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5, 64(12): 124103.
doi: 10.7498/aps.64.124103
|
[6] |
王五松, 张利伟, 冉佳, 张冶文. 微波频段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滤波器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8): 184203.
doi: 10.7498/aps.62.184203
|
[7] |
何昉明, 罗积润, 朱敏, 郭炜. Chodorow型耦合腔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2013, 62(17): 174101.
doi: 10.7498/aps.62.174101
|
[8] |
周东方, 余道杰, 杨建宏, 侯德亭, 夏蔚, 胡涛, 林竞羽, 饶育萍, 魏进进, 张德伟, 王利萍. 基于混合大气传输模型的单脉冲高功率微波大气击穿理论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 014207.
doi: 10.7498/aps.62.014207
|
[9] |
雷朝军, 喻胜, 李宏福, 牛新建, 刘迎辉, 候慎勇, 张天钟. 缓变回旋管谐振腔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8): 180202.
doi: 10.7498/aps.61.180202
|
[10] |
柏宁丰, 洪玮, 孙小菡. 复合缺陷型电磁帯隙谐振腔. 物理学报,
2011, 60(1): 018401.
doi: 10.7498/aps.60.018401
|
[11] |
蔡利兵, 王建国. 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中释气现象的数值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2): 025217.
doi: 10.7498/aps.60.025217
|
[12] |
方进勇, 黄惠军, 张治强, 黄文华, 江伟华. 基于圆柱谐振腔的高功率微波脉冲压缩系统.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8404.
doi: 10.7498/aps.60.048404
|
[13] |
蔡利兵, 王建国. 微波磁场和斜入射对介质表面次级电子倍增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0, 59(2): 1143-1147.
doi: 10.7498/aps.59.1143
|
[14] |
刘漾, 巩华荣, 魏彦玉, 宫玉彬, 王文祥, 廖复疆. 有效抑制光子晶体加载矩形谐振腔中模式竞争的方法. 物理学报,
2009, 58(11): 7845-7851.
doi: 10.7498/aps.58.7845
|
[15] |
蔡利兵, 王建国. 介质表面高功率微波击穿的数值模拟. 物理学报,
2009, 58(5): 3268-3273.
doi: 10.7498/aps.58.3268
|
[16] |
杨 锐, 谢拥军, 王 鹏, 杨同敏. 含有左手介质双层基底的亚波长谐振腔微带天线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8): 4504-4508.
doi: 10.7498/aps.56.4504
|
[17] |
罗 雄, 廖 成, 孟凡宝, 张运俭. 同轴虚阴极谐振效应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11): 5774-5778.
doi: 10.7498/aps.55.5774
|
[18] |
张 军, 钟辉煌. 高功率O型慢波器件的纵向模式选择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 206-210.
doi: 10.7498/aps.54.206
|
[19] |
李正红, 孟凡宝, 常安碧, 黄 华, 马乔生. 两腔高功率微波振荡器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8): 3578-3583.
doi: 10.7498/aps.54.3578
|
[20] |
郭旗, 石智伟. 金属包层对称平面单轴晶体波导的模式场(Ⅱ). 物理学报,
2002, 51(8): 1716-1723.
doi: 10.7498/aps.51.1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