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裴丽娅, 郑世阳, 牛金艳. 基于调控原子相干的Λ-型电磁感应透明与吸收. 物理学报,
2022, 71(22): 224201.
doi: 10.7498/aps.71.20220950
|
[2] |
郑东宁.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物理学报,
2021, 70(1): 018502.
doi: 10.7498/aps.70.20202131
|
[3] |
柴金华, 陈飞. 准平行光干涉的滤波型多抖动相控方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1): 014202.
doi: 10.7498/aps.67.20171562
|
[4] |
贾玥, 陈肖含, 张好, 张临杰, 肖连团, 贾锁堂. Rydberg原子的电磁诱导透明光谱的噪声转移特性. 物理学报,
2018, 67(21): 213201.
doi: 10.7498/aps.67.20181168
|
[5] |
张诚, 方龙杰, 朱建华, 左浩毅, 高福华, 庞霖. 四元裂解位相调制实现相干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 物理学报,
2017, 66(11): 114202.
doi: 10.7498/aps.66.114202
|
[6] |
胡昌宝, 许吉, 丁剑平. 介质填充型二次柱面等离激元透镜的亚波长聚焦. 物理学报,
2016, 65(13): 137301.
doi: 10.7498/aps.65.137301
|
[7] |
黄馨瑶, 项玉, 孙风潇, 何琼毅, 龚旗煌. 平面自旋压缩态的产生与原子干涉的机理. 物理学报,
2015, 64(16): 160304.
doi: 10.7498/aps.64.160304
|
[8] |
喻松, 廖屏, 杨展予, 顾畹仪. 基于相干粒子数囚禁的电磁诱导光栅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22): 224205.
doi: 10.7498/aps.62.224205
|
[9] |
李晓莉, 张连水, 杨宝柱, 杨丽君. 闭合Λ型4能级系统中的电磁诱导透明和电磁诱导吸收. 物理学报,
2010, 59(10): 7008-7014.
doi: 10.7498/aps.59.7008
|
[10] |
王丽, 李根全, 肖绍武, 郑长波. 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电磁感应吸收的相位控制.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512-8517.
doi: 10.7498/aps.59.8512
|
[11] |
程科, 吕百达. 四个部分相干点源的完全相消干涉特性. 物理学报,
2009, 58(1): 250-257.
doi: 10.7498/aps.58.250
|
[12] |
马瑞琼, 李永放, 时 坚. 相干瞬态的量子干涉效应和Berry相位. 物理学报,
2008, 57(7): 4083-4090.
doi: 10.7498/aps.57.4083
|
[13] |
张连水, 李晓莉, 王 健, 杨丽君, 冯晓敏, 李晓苇, 傅广生. 光学-射频双光子耦合作用下的电磁诱导透明和电磁诱导吸收. 物理学报,
2008, 57(8): 4921-4926.
doi: 10.7498/aps.57.4921
|
[14] |
孙一翎, 潘剑侠. 多模干涉耦合器中重叠像相干相消现象分析. 物理学报,
2007, 56(6): 3300-3305.
doi: 10.7498/aps.56.3300
|
[15] |
王 丽, 宋海珍. 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的电磁诱导吸收. 物理学报,
2006, 55(8): 4145-4149.
doi: 10.7498/aps.55.4145
|
[16] |
柴路, 何铁英, 杨胜杰, 王清月, 张志刚. 光谱位相干涉仪参数的优化选取. 物理学报,
2004, 53(1): 114-118.
doi: 10.7498/aps.53.114
|
[17] |
王 丽, 胡响明. 耦合场线宽:抑制电磁诱导吸收. 物理学报,
2004, 53(8): 2551-2555.
doi: 10.7498/aps.53.2551
|
[18] |
张衍亮, 江 丽, 钮月萍, 孙真荣, 丁良恩, 王祖赓. Na2中由一对耦合能级相干叠加导致的双光子吸收的干涉增强效应. 物理学报,
2003, 52(2): 345-348.
doi: 10.7498/aps.52.345
|
[19] |
范雅静, 胡响明. Λ系统中自发辐射产生的原子干涉:无反转激光. 物理学报,
1999, 48(12): 2241-2245.
doi: 10.7498/aps.48.2241
|
[20] |
徐信业, 王育竹. 多普勒型原子干涉仪的理论探讨. 物理学报,
1997, 46(6): 1062-1072.
doi: 10.7498/aps.46.1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