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锋, 任刚. 基于纠缠态表象的双模耦合谐振子量子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2024, 73(23): .
doi: 10.7498/aps.73.20241303
|
[2] |
郝景晨, 杜培林, 孙恒信, 刘奎, 张静, 杨荣国, 郜江瑞. 双端腔Ⅱ类倍频产生四组份纠缠光场. 物理学报,
2024, 73(7): 074203.
doi: 10.7498/aps.73.20231630
|
[3] |
白健男, 韩嵩, 陈建弟, 韩海燕, 严冬. 超级里德伯原子间的稳态关联集体激发与量子纠缠. 物理学报,
2023, 72(12): 124202.
doi: 10.7498/aps.72.20222030
|
[4] |
张秦榕, 王彬彬, 张孟龙, 严冬. 稀薄里德伯原子气体中的两体纠缠. 物理学报,
2018, 67(3): 034202.
doi: 10.7498/aps.67.20172052
|
[5] |
汪仲清, 赵小奇, 周贤菊. 原子在弱相干场光纤耦合腔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13, 62(22): 220302.
doi: 10.7498/aps.62.220302
|
[6] |
吴琴, 张智明. Kerr介质中耦合双原子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13, 62(17): 174206.
doi: 10.7498/aps.62.174206
|
[7] |
吕海艳, 袁伟, 侯喜文. 场与非线性介质原子相互作用模型的量子纠缠动力学特性. 物理学报,
2013, 62(11): 110301.
doi: 10.7498/aps.62.110301
|
[8] |
韩伟, 崔文凯, 张英杰, 夏云杰. 不同环境模型下Bell型纠缠态衰退行为的比较. 物理学报,
2012, 61(23): 230302.
doi: 10.7498/aps.61.230302
|
[9] |
廖庆洪, 刘晔. 陆续通过一个双模腔的两原子之间纠缠的突然产生和调控. 物理学报,
2012, 61(15): 150301.
doi: 10.7498/aps.61.150301
|
[10] |
张晓燕, 王继锁. 相空间中对称的纠缠相干态及其非经典特性.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0304.
doi: 10.7498/aps.60.090304
|
[11] |
陈宇, 邹健, 李军刚, 邵彬. 耗散环境下三原子之间稳定纠缠的量子反馈控制.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365-8370.
doi: 10.7498/aps.59.8365
|
[12] |
刘小娟, 刘一曼, 周并举. 原子与双模相干强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过程中纠缠量度与制备.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518-8525.
doi: 10.7498/aps.59.8518
|
[13] |
齐琳娜, 张寿. 偶极相互作用存在的前提下Kerr介质对系统纠缠度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7): 4630-4634.
doi: 10.7498/aps.58.4630
|
[14] |
夏云杰, 高德营. 纠缠相干态及其非经典特性. 物理学报,
2007, 56(7): 3703-3708.
doi: 10.7498/aps.56.3703
|
[15] |
胡要花, 方卯发, 廖湘萍, 郑小娟. 二项式光场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的量子纠缠. 物理学报,
2006, 55(9): 4631-4637.
doi: 10.7498/aps.55.4631
|
[16] |
狄尧民, 胡宝林, 刘冬冬, 颜士明. 二非正交纯态相混合的concurrence. 物理学报,
2006, 55(8): 3869-3874.
doi: 10.7498/aps.55.3869
|
[17] |
周青春, 祝世宁. Λ型三能级原子与数态单模光场互作用系统的纠缠特性. 物理学报,
2005, 54(5): 2043-2048.
doi: 10.7498/aps.54.2043
|
[18] |
张立辉, 李高翔, 甘仲惟. 双模光场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熵的演化. 物理学报,
2003, 52(5): 1168-1173.
doi: 10.7498/aps.52.1168
|
[19] |
王成志, 方卯发. 双模压缩真空态与原子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纠缠和退相干. 物理学报,
2002, 51(9): 1989-1995.
doi: 10.7498/aps.51.1989
|
[20] |
高云峰, 冯健, 史舒人. 二能级原子与双模场喇曼相互作用模型的腔场谱. 物理学报,
2001, 50(8): 1496-1500.
doi: 10.7498/aps.50.1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