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闻海虎. 高温超导体磁通钉扎和磁通动力学研究简介. 物理学报,
2021, 70(1): 017405.
doi: 10.7498/aps.70.20201881
|
[2] |
金魁, 吴颉. 高温超导体组合薄膜和相图表征高通量方法. 物理学报,
2021, 70(1): 017403.
doi: 10.7498/aps.70.20202102
|
[3] |
李耀义, 贾金锋. 在人工拓扑超导体磁通涡旋中寻找Majorana零能模. 物理学报,
2019, 68(13): 137401.
doi: 10.7498/aps.68.20181698
|
[4] |
孙建平, Prashant Shahi, 周花雪, 倪顺利, 王少华, 雷和畅, 王铂森, 董晓莉, 赵忠贤, 程金光. 插层FeSe高温超导体的高压研究进展. 物理学报,
2018, 67(20): 207404.
doi: 10.7498/aps.67.20181319
|
[5] |
史良马, 张世军, 朱仁义. 双能隙介观超导体的涡旋结构模拟. 物理学报,
2013, 62(9): 097401.
doi: 10.7498/aps.62.097401
|
[6] |
赵宏伟, 孟豪, 张凌峰, 查国桥, 周世平. 欠掺杂高温超导体中的涡旋电荷结构相变. 物理学报,
2009, 58(6): 4189-4193.
doi: 10.7498/aps.58.4189
|
[7] |
尤育新, 赵志刚, 王 进, 刘 楣. 高温超导体中约瑟夫森涡旋流阻的振荡效应. 物理学报,
2008, 57(11): 7252-7256.
doi: 10.7498/aps.57.7252
|
[8] |
吉高峰, 刘胜利. 各向异性超导体电阻转变的修正Kosterlitz-Thouless相变模型. 物理学报,
2007, 56(7): 4148-4151.
doi: 10.7498/aps.56.4148
|
[9] |
谭明秋, 陶向明, 徐小军, 何军辉, 叶高翔. MgCNi3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与超导电性. 物理学报,
2003, 52(2): 463-467.
doi: 10.7498/aps.52.463
|
[10] |
胡立发, ASulpice, PDixador, 张平祥, 李成山, 纪平, 滕鑫康, 汪金荣, 冯勇, 周廉. Bi2223带材的临界电流及交流损耗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8): 1826-1831.
doi: 10.7498/aps.51.1826
|
[11] |
马平, 刘乐园, 张升原, 王昕, 谢飞翔, 邓鹏, 聂瑞娟, 王守证, 戴远东, 王福仁. 直流磁控溅射一步法原位制备MgB2超导薄膜. 物理学报,
2002, 51(2): 406-409.
doi: 10.7498/aps.51.406
|
[12] |
胡立发, 周廉, 张平祥, 王金星. 高温超导体的磁化与磁滞损耗. 物理学报,
2001, 50(7): 1359-1365.
doi: 10.7498/aps.50.1359
|
[13] |
谭明秋, 陶向明. 高温超导体MgB2的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1, 50(6): 1193-1196.
doi: 10.7498/aps.50.1193
|
[14] |
王勇刚, 逄焕刚, 刘楣. 高温超导体的电子比热研究. 物理学报,
2000, 49(3): 548-552.
doi: 10.7498/aps.49.548
|
[15] |
徐克西. 非平衡辐射响应与准二维高温超导体系的磁通涡旋激发. 物理学报,
2000, 49(5): 989-996.
doi: 10.7498/aps.49.989
|
[16] |
瞿 海, 周世平. 高温超导体混合态磁通涡旋结构. 物理学报,
1999, 48(2): 352-362.
doi: 10.7498/aps.48.352
|
[17] |
张留碗, 陈廷国. Bi1.6Pb0.4Sr2Ca2Cu3Ox超导体高温电阻率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98, 47(11): 1906-1911.
doi: 10.7498/aps.47.1906
|
[18] |
牛金海, 周世平, 徐克西. s+id波高温超导体的单根涡旋线结构. 物理学报,
1998, 47(6): 985-989.
doi: 10.7498/aps.47.985
|
[19] |
梁芳营, 姜文植. 高温超导体中的涡旋运动和Hall效应——依赖时间的金兹堡-朗道理论近似. 物理学报,
1997, 46(12): 2431-2441.
doi: 10.7498/aps.46.2431
|
[20] |
杨乾声, 尹渤, 刘贵荣, 王小玲. 非平衡超导体在Tc附近的电阻态. 物理学报,
1986, 35(4): 545-548.
doi: 10.7498/aps.35.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