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诗艺, 刘承志, 黄修林, 王夷博, 许妍. 强磁场对中子星转动惯量与表面引力红移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21, 70(22): 222601.
doi: 10.7498/aps.70.20211051
|
[2] |
圣宗强, 樊广伟, 钱建发. 关于原子核电荷半径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11): 112101.
doi: 10.7498/aps.64.112101
|
[3] |
施德恒, 孙金锋, 朱遵略, 马 恒, 杨向东. 7Li2(X1Σ+g)分子的振动能级、转动惯量及离心畸变常数. 物理学报,
2008, 57(1): 165-171.
doi: 10.7498/aps.57.165
|
[4] |
施德恒, 孙金锋, 刘玉芳, 马 恒, 朱遵略, 杨向东. 7Li2分子23Πu激发态的解析势能函数、振动能级及其转动惯量. 物理学报,
2007, 56(8): 4454-4460.
doi: 10.7498/aps.56.4454
|
[5] |
石筑一, 童 红, 石筑亚, 张春梅, 赵行知, 倪绍勇. 转动诱发原子核量子相变的一种可能途径. 物理学报,
2007, 56(3): 1329-1333.
doi: 10.7498/aps.56.1329
|
[6] |
孟杰. 转动原子核的对关联变化. 物理学报,
1993, 42(3): 368-372.
doi: 10.7498/aps.42.368
|
[7] |
程檀生;曾谨言. 原子核激发带的转动惯量与奇偶差. 物理学报,
1977, 26(3): 243-249.
doi: 10.7498/aps.26.243
|
[8] |
吴崇试, 曾谨言. 奇A核Mg25和Al25的非轴对称转动. 物理学报,
1964, 20(2): 104-116.
doi: 10.7498/aps.20.104
|
[9] |
杨国琛. 关于原子核的gR因子. 物理学报,
1963, 19(12): 771-781.
doi: 10.7498/aps.19.771
|
[10] |
韩文述, 邵耀良, 阮英超. 奇A核非轴对称转动波函数与能级的计算. 物理学报,
1963, 19(2): 99-102.
doi: 10.7498/aps.19.99
|
[11] |
梁春田, 胡堂视, 陈晓天, 余友文, 于敏. 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γ跃迁(Ⅰ)——E2和E3跃迁. 物理学报,
1960, 16(1): 36-44.
doi: 10.7498/aps.16.36
|
[12] |
黄唯志, 梁春田, 周光文, 余友文, 张宗烨, 于敏. 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Ⅱ)——Bi208和Bi207. 物理学报,
1960, 16(1): 11-24.
doi: 10.7498/aps.16.11
|
[13] |
任庚未, 周光文, 余友文, 张宗烨, 于敏. 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Ⅲ)——Pb208和Tl208. 物理学报,
1960, 16(1): 25-35.
doi: 10.7498/aps.16.25
|
[14] |
喻传赞, 胡堂视, 陈晓天, 余友文, 张宗烨, 于敏. 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Ⅰ)——Pb205和Pb204. 物理学报,
1960, 16(1): 1-10.
doi: 10.7498/aps.16.1
|
[15] |
黄唯志, 喻传赞, 高琴, 张宗烨, 于敏. 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γ跃迁(Ⅱ)——M1跃迁. 物理学报,
1960, 16(1): 45-55.
doi: 10.7498/aps.16.45
|
[16] |
于敏, 张宗烨, 余友文. 关于原子核独立粒子结构的力学基础. 物理学报,
1959, 15(8): 397-419.
doi: 10.7498/aps.15.397
|
[17] |
于敏. 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 物理学报,
1959, 15(8): 420-439.
doi: 10.7498/aps.15.420
|
[18] |
曾谨言, 张庆营, 杨立铭. 原子核的转动惯量和gR因子. 物理学报,
1959, 15(10): 565-574.
doi: 10.7498/aps.15.565
|
[19] |
于敏, 邓稼先, 周孝谦, 李扬国. 轻原子核的变形. 物理学报,
1958, 14(6): 449-468.
doi: 10.7498/aps.14.449
|
[20] |
李整武. 轻原子核的质量. 物理学报,
1957, 13(1): 30-57.
doi: 10.7498/aps.1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