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2, No. 12 (1983)
1983年06月20日
目录
1983, 32 (12): 1479-1488.
doi: 10.7498/aps.32.1479
摘要 +
观察了面心立方镍基合金中重叠微孪晶界面的各种条纹象,发现它们与α条纹及σ条纹不同,当改变基体或孪晶偏离参量的正负号时,重叠区域条纹的衬度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本文将多束动力学衍射理论的叠代法用于重叠孪晶界面几种条纹强度的模拟计算,计算束数包括基体、孪晶及其二次衍射在内共九束,计算的强度曲线与实验强度曲线符合良好,分析结果指出,重叠孪晶界面条纹衬度的明显变化是异常吸收或异常透射效应及基体-孪晶-基体三层晶体多束动力学交互作用的结果。
1983, 32 (12): 1489-1496.
doi: 10.7498/aps.32.1489
摘要 +
本文介绍了使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厚度约为300—1000?的四川甲级白云母薄膜的结构和成分组成,结论是这种白云母薄膜具有相当完善的单晶结构特性,没有检测到存在什么杂质,但在某些区域存在图2—4所表明的缺陷。云母薄膜可以作为基底材料,在其上沉积或生长具有较大晶粒的其他薄膜。
1983, 32 (12): 1497-1504.
doi: 10.7498/aps.32.1497
摘要 +
用X射线衍射截面形貌术研究了金刚石晶体中Pendellosung条纹的消衰(fading)现象。实验表明,在尖劈形晶体和平板状晶体以及包含一片层错的晶体中都观察到动力学衍衬干涉条纹的消衰现象。用动力学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定量的比较,结果是一致的。
1983, 32 (12): 1505-1514.
doi: 10.7498/aps.32.1505
摘要 +
本文讨论了在连续X射线谱的情况下,例如EXAFS谱时,晶体单色器的能量色差。根据连续谱强度随能量变化很小的特点,将其强度看作一常量,提出了计算平晶及Johann,Johansson弯晶单色器平均分辨率的计算方法。同时也指出了以往文献中关于Johann法反射几何分析的一些不当之处。并证明Johann法能得到比过去人们所估计的好得多的分辨率。
1983, 32 (12): 1515-1525.
doi: 10.7498/aps.32.1515
摘要 +
通过对聚片多畴LiNbO3晶体倍频效应的研究,从实验上对Bloembergen等人所提出的准位相匹配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检验。首先运用Maker条纹法在实验上直接测定了单畴LiNbO3晶体在eω·eω→e2ω非位相匹配下的倍频光强,并采用角度扫描和温度扫描方法,以获得满足准位相匹配条件时的不同片数的聚片多畴晶体的最大倍频强度,从而验证了聚片多畴晶体倍频相对光强与片畴数N成平方关系。在N<200时,取得
1983, 32 (12): 1526-1535.
doi: 10.7498/aps.32.1526
摘要 +
本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非线性情况下,外加磁场沿轴线缓慢变化时回旋振荡管互作用的物理特性。改进了文献中使用的运动方程,使其更普适和精确。并按频率缩尺对公式进行归一化。取得典型回旋振荡管特性在外加静磁场沿轴向缓慢变化时的数值结果。讨论了变磁场回旋管效率提高的物理机理及其对回旋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制作了电子相位群聚图,得到的清晰图象说明缓变的外加磁场可以使回旋管互作用的饱和状态延迟出现。
1983, 32 (12): 1536-1546.
doi: 10.7498/aps.32.1536
摘要 +
本文运用变分原理研究了电磁复合聚焦阴极透镜的象差理论,导出了在任意象平面中象差系数的普遍公式。它们可以用Glaser导出的象差系数的线性组合来表示。这就表明了宽束与细束电子光学系统的象差都可以用统一的变分方法处理,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本文采用矢量形式描写阴极透镜的近轴轨迹,并采用矩阵形式描写象差。本文所得的象差系数较之文献上已有结果形式更为简洁且适用于计算机计算。本文考虑了阴极面上磁场和横向电场不为零的情况,因而所得结果较为普遍。
1983, 32 (12): 1547-1556.
doi: 10.7498/aps.32.1547
摘要 +
本文研究了磁性薄膜中的自旋波共振激发现象。在Portis体不均匀(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对称体不均匀(AⅥ)模型和表面-体不均匀(s-Ⅵ)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线性自旋波谱,在这些谱中偶奇次模被同时激发,其强度按各自不同的包络线变化。
1983, 32 (12): 1557-1564.
doi: 10.7498/aps.32.1557
摘要 +
在Fe-Ni多晶薄膜和YIG单晶薄膜上观测到线性自旋波共振谱。发现薄膜的自旋波谱中奇偶次模一般都是同时被激发的,它们的强度分别按不同的包络线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奇偶次模的位置和相对强度明显地随膜的制备过程和热处理而变化。所有这些实验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利用表面-体不均匀(S-Ⅵ)模型和非对称体不均匀(AⅥ)模型很好地解释。本文同时还给出了自旋波共振谱的测量装置及有关的测量方法。
1983, 32 (12): 1565-1573.
doi: 10.7498/aps.32.1565
摘要 +
本文考虑了外电场与液晶盒玻璃片法线成倾角θ0时,沿面排列的向列相液晶(θαα>0)的电流体不稳定性现象。在Dubois-Violette等人的一维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获得了直流、正弦波和矩形波三种电场激发下的失稳条件。重要结果包括:(1)电荷弛豫时间随θ0单调上升。(2)对于MBBA液晶,存在一个临界角θc(ω)(ω是外场频率),当θ0>θc(ω)
1983, 32 (12): 1574-1585.
doi: 10.7498/aps.32.1574
摘要 +
本文利用分支点理论详细地计算了布鲁塞尔子的球对称解。结果表明,它不仅具有空间和时间耗散结构,而且其空间耗散结构还具有新的特点,即在球的中心有一个高浓度区。这对于了解生物、生物化学等现象中的核型结构可能有所帮助。
研究简报
1983, 32 (12): 1586-1588.
doi: 10.7498/aps.32.1586
摘要 +
本文将文献[1]提出的集中质量音叉式引力波天线的二自由度模型改进为三自由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天线的实验结果。
1983, 32 (12): 1589-1594.
doi: 10.7498/aps.32.1589
摘要 +
本文指出,非线性演化方程Lax表示的反散射交换可以化为关于亚纯函数的正规Riemann-Hilbert问题,并导出了相应的积分方程,后者在实质上与Gel’fand-Levitan-Marchenko方程等价。本文进而导出Lax表示的不同基本解组之间的Darboux-B?cklund变换所满足的正规Riemann-Hilbert问题。与反散射变换直接联系的正规Riemann-Hilbert问题是其特殊形式。
1983, 32 (12): 1595-1601.
doi: 10.7498/aps.32.1595
摘要 +
本文利用Ar+轰击正分的α-Fe2O3表面,证明了轰击后的表面呈类FeO性质,存在Fe++。提出了由于表面Fe++的3d电子的催化作用,Fe++能把吸附在它上面的H2O先分解成OH-和H+,因而有助于提高光解水的效率的看法。用UPS和XPS等技术证实了类FeO表面吸附水后存在OH-,确认Fe++
1983, 32 (12): 1602-1607.
doi: 10.7498/aps.32.1602
摘要 +
本文以人工水晶-x面上的巴西双晶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X射线衍射形貌术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双晶的形成机制,同时分析了Kern的双晶成核动力学理论的不足之处。作者提出了双晶界应变能势垒的概念,认为由于晶体的不完整性提高了晶体本身的能量状态,结果相对降低了应变能势垒的高度,使得双晶易于发生。本文结合晶体生长实验和晶体缺陷的测试,分析了双晶形成与籽晶取向、杂质、晶体缺陷的相互关系,着重指出缺陷对双晶形成的影响。本文还以凹入角生长机制讨论了双晶的发育。
1983, 32 (12): 1608-1612.
doi: 10.7498/aps.32.1608
摘要 +
Y(Mn1-xCox)12属于ThMn12型四角体心结构,空间群为14/mmm,z=2。用粉末中子衍射测定了Co,Mn原子在8i,8j和8f晶位上的有序度。结构分析表明:Go优先占据8f晶位,其次占据8j晶位;在x<0.67时,几乎不进入8i晶位。最后,对实验结果作了讨论和推断。
1983, 32 (12): 1613-1617.
doi: 10.7498/aps.32.1613
摘要 +
本文用中子飞行时间方法对C-15相的超导物质V2Zr,V2Zr0.95Nb0.05及V2Hf0.5Zr0.5,V2Hf0.5Zr0.3Nb0.2的热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作了测量,发现Nb的添加对V2Zr和V2Hf0.5
1983, 32 (12): 1618-1622.
doi: 10.7498/aps.32.1618
摘要 +
本文报道了利用非晶合金的高压变态,合成新亚稳超导相La4Au的结果,非晶La80Au20交结构,晶格参数为α=6.54?,b=7.71?,C=11.32?,超导临界温度Tc达5.5K,高于所有已知La-Au相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