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盖云冉, 郑康, 丁春玲, 郝向英, 金锐博. 基于半导体量子阱中四波混频效应的高效光学非互易. 物理学报,
2024, 73(1): 014201.
doi: 10.7498/aps.73.20231212
|
[2] |
曹亚敏, 武保剑, 万峰, 邱昆. 四波混频光相位运算器原理及其噪声性能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9): 094208.
doi: 10.7498/aps.67.20172638
|
[3] |
孙江, 常晓阳, 张素恒, 熊志强. 应用双非简并四波混频理论研究原子的碰撞效应. 物理学报,
2016, 65(15): 154206.
doi: 10.7498/aps.65.154206
|
[4] |
李培丽, 施伟华, 黄德修, 张新亮. 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垂直双抽运四波混频效应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8): 084209.
doi: 10.7498/aps.61.084209
|
[5] |
惠战强, 张建国.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多抽运四波混频效应的新型光层组播技术. 物理学报,
2011, 60(7): 074220.
doi: 10.7498/aps.60.074220
|
[6] |
邓 莉, 孙真荣, 林位株, 文锦辉. 亚10 fs激光脉冲产生中的受激拉曼散射与四波混频效应. 物理学报,
2008, 57(12): 7668-7673.
doi: 10.7498/aps.57.7668
|
[7] |
苗向蕊, 高士明, 高 莹. 基于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新型组播方法. 物理学报,
2008, 57(12): 7699-7704.
doi: 10.7498/aps.57.7699
|
[8] |
胡明列, 王清月, 栗岩峰, 王 专, 柴 路, 张伟力. 飞秒激光在双折射微结构光纤中模式控制的四波混频效应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9): 4411-4415.
doi: 10.7498/aps.54.4411
|
[9] |
孙 江, 姜 谦, 米 辛, 俞祖和, 傅盘铭. 利用场关联效应抑制瑞利型非简并四波混频的热背底. 物理学报,
2004, 53(2): 450-455.
doi: 10.7498/aps.53.450
|
[10] |
蒋 雁, 崔一平, 庞叔鸣. 半导体光放大器中非简并四波混频效应的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1999, 48(4): 673-684.
doi: 10.7498/aps.48.673
|
[11] |
孟庆安, 胡传民, 曹琪娟, 李子荣. 热致液晶CPHOB的有序参数与核磁共振弛豫. 物理学报,
1997, 46(10): 1961-1964.
doi: 10.7498/aps.46.1961
|
[12] |
马锦秀, 陈荣清, 徐至展. 等离子体中受激Raman效应引起的近简并四波混频. 物理学报,
1991, 40(4): 568-574.
doi: 10.7498/aps.40.568
|
[13] |
初桂荫, 朱化南, 张治国, 傅盘铭, 叶佩弦. 掺染料向列相液晶的简并四波混频研究. 物理学报,
1985, 34(3): 421-425.
doi: 10.7498/aps.34.421
|
[14] |
夏建白. Si,GaAs(111)表面弛豫效应. 物理学报,
1984, 33(2): 143-153.
doi: 10.7498/aps.33.143
|
[15] |
朱化南, 米辛, 张治国, 林曦, 傅盘铭. 用时间分辨简并四波混频研究液晶相变前行为. 物理学报,
1984, 33(4): 564-567.
doi: 10.7498/aps.33.564
|
[16] |
傅盘铭. 多普勒系统中简并四波混频的饱和效应. 物理学报,
1984, 33(7): 927-934.
doi: 10.7498/aps.33.927
|
[17] |
傅盘铭, 叶佩弦. 时间分辨简并四波混频中的量子拍频效应. 物理学报,
1984, 33(11): 1520-1528.
doi: 10.7498/aps.33.1520
|
[18] |
李景德. 热电弛豫效应. 物理学报,
1984, 33(11): 1563-1568.
doi: 10.7498/aps.33.1563
|
[19] |
傅盘铭, 米辛. 简并四波混频中的能级交叉效应. 物理学报,
1983, 32(1): 133-138.
doi: 10.7498/aps.32.133
|
[20] |
傅盘铭, 米辛. 磁场中简并四波混频的偏振旋转效应. 物理学报,
1982, 31(8): 1113-1118.
doi: 10.7498/aps.3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