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璐, 唐义, 朱庆炜, 骆加彬, 胡珊珊. 多光谱可见光通信信道串扰分析. 物理学报,
2016, 65(9): 094208.
doi: 10.7498/aps.65.094208
|
[2] |
王东, 马迎军, 刘泉, 史祎诗. 可见光域多波长叠层衍射成像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8): 084203.
doi: 10.7498/aps.64.084203
|
[3] |
张心贲, 罗兴, 程兰, 李海清, 彭景刚, 戴能利, 李进延. 双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可见光超连续谱的产生. 物理学报,
2014, 63(3): 034204.
doi: 10.7498/aps.63.034204
|
[4] |
刘浩杰, 蓝天, 倪国强. 室内可见光通信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射性能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23): 238503.
doi: 10.7498/aps.63.238503
|
[5] |
冯鑫, 李川, 胡开群. 基于深度玻尔兹曼模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物理学报,
2014, 63(18): 184202.
doi: 10.7498/aps.63.184202
|
[6] |
赵娟, 胡慧芳, 曾亚萍, 程彩萍. 花状硫化铜级次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5): 158104.
doi: 10.7498/aps.62.158104
|
[7] |
聂朦, 赵艳, 曾勇, 蒋毅坚. 不同退火温度下氧化锌薄膜可见发光与n型导电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7): 176801.
doi: 10.7498/aps.62.176801
|
[8] |
王雅丽, 史祎诗, 李拓, 高乾坤, 肖俊, 张三国. 可见光域叠层成像中照明光束的关键参量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6): 064206.
doi: 10.7498/aps.62.064206
|
[9] |
杨兆锐, 张小安, 徐秋梅, 杨治虎. 高电荷态Krq+与Al表面碰撞发射可见光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4): 043401.
doi: 10.7498/aps.62.043401
|
[10] |
沈庆鹤, 高志伟, 丁怀义, 张光辉, 潘楠, 王晓平. Ga掺杂对ZnO纳米结构可见光发射的抑制效应. 物理学报,
2012, 61(16): 167105.
doi: 10.7498/aps.61.167105
|
[11] |
卓士创, 闫长春. 可见光紫端748 THz处的高透过率负折射率材料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 360-364.
doi: 10.7498/aps.59.360
|
[12] |
苑金辉, 侯蓝田, 周桂耀, 魏东宾, 王海云, 董世蕊, 王清月, 刘博文, 胡明列. 传输可见光的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7): 4230-4237.
doi: 10.7498/aps.57.4230
|
[13] |
顾培夫, 黄弼勤, 郑臻荣. 用于可见光区的薄膜光子晶体全角度反射器. 物理学报,
2005, 54(8): 3707-3710.
doi: 10.7498/aps.54.3707
|
[14] |
徐文兰, 张栓勤, 徐 怡. 可见光隐身涂料设计. 物理学报,
2004, 53(9): 3215-3219.
doi: 10.7498/aps.53.3215
|
[15] |
禹宣伊, 丁欣, 李卓, 许京军, 张光寅. 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薄膜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6): 1307-1311.
doi: 10.7498/aps.51.1307
|
[16] |
佟嵩, 刘湘娜, 王路春, 阎峰, 鲍希茂. PECVD纳米晶粒硅薄膜的可见电致发光. 物理学报,
1997, 46(6): 1217-1222.
doi: 10.7498/aps.46.1217
|
[17] |
牟季美, 张立德, 赵铁男, 姚晓晖. 钠米Al2O3块体材料在可见光范围的荧光现象. 物理学报,
1994, 43(6): 1000-1007.
doi: 10.7498/aps.43.1000
|
[18] |
张寅超, 龚知本. 可见光谱区水汽分子碰撞加宽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1993, 42(5): 741-749.
doi: 10.7498/aps.42.741
|
[19] |
汪辉, 王若桢. 高温超导材料YBa2Cu3O7-δ在可见光区的电场调制光反射光谱. 物理学报,
1989, 38(1): 145-148.
doi: 10.7498/aps.38.145
|
[20] |
郑健生. 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微小辐射物理量的测量. 物理学报,
1980, 29(3): 286-295.
doi: 10.7498/aps.29.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