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嘉琳, 程开, 于雪克, 赵纪军, 苏艳. 几种典型含能材料光激发解离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21, 70(20): 203301.
doi: 10.7498/aps.70.20210670
|
[2] |
徐强, 司雪, 佘维汉, 杨光敏. 超电容储能电极材料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21, 70(10): 107301.
doi: 10.7498/aps.70.20201988
|
[3] |
栾晓玮, 孙建平, 王凡嵩, 韦慧兰, 胡艺凡. 锑烯吸附金属Li原子的密度泛函研究. 物理学报,
2019, 68(2): 026802.
doi: 10.7498/aps.68.20181648
|
[4] |
杨振清, 白晓慧, 邵长金. (TiO2)12量子环及过渡金属化合物掺杂对其电子性质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7): 077102.
doi: 10.7498/aps.64.077102
|
[5] |
袁健美, 郝文平, 李顺辉, 毛宇亮. Ni(111)表面C原子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8): 087301.
doi: 10.7498/aps.61.087301
|
[6] |
卢其亮, 罗其全, 陈莉莉. C@Al12团簇吸附H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 234-238.
doi: 10.7498/aps.59.234
|
[7] |
齐凯天, 杨传路, 李兵, 张岩, 盛勇. TinLa(n=1—7)的密度泛函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10): 6956-6961.
doi: 10.7498/aps.58.6956
|
[8] |
雷雪玲, 祝恒江, 葛桂贤, 王先明, 罗有华.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BnNi(n=6—12)团簇的结构和磁性. 物理学报,
2008, 57(9): 5491-5499.
doi: 10.7498/aps.57.5491
|
[9] |
王清林, 葛桂贤, 赵文杰, 雷雪玲, 闫玉丽, 杨 致, 罗有华. 密度泛函理论对CoBen(n=1—12)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6): 3219-3226.
doi: 10.7498/aps.56.3219
|
[10] |
曾振华, 邓辉球, 李微雪, 胡望宇. O在Au(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6): 3157-3164.
doi: 10.7498/aps.55.3157
|
[11] |
毛华平, 王红艳, 朱正和, 唐永建. AunY(n=1—9)掺杂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9): 4542-4547.
doi: 10.7498/aps.55.4542
|
[12] |
叶贞成, 蔡 钧, 张书令, 刘洪来, 胡 英. 方阱链流体在固液界面分布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9): 4044-4052.
doi: 10.7498/aps.54.4044
|
[13] |
顾 斌, 金年庆, 王志萍, 曾祥华.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钠原子跃迁光谱. 物理学报,
2005, 54(10): 4648-4653.
doi: 10.7498/aps.54.4648
|
[14] |
陈中钧, 肖海燕, 祖小涛. MgS晶体结构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301-5307.
doi: 10.7498/aps.54.5301
|
[15] |
阎世英, 马美仲, 朱正和. B2H6分子的几何构型. 物理学报,
2005, 54(7): 3106-3110.
doi: 10.7498/aps.54.3106
|
[16] |
童宏勇, 顾 牡, 汤学峰, 梁 玲, 姚明珍. PbWO4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计算. 物理学报,
2000, 49(8): 1545-1549.
doi: 10.7498/aps.49.1545
|
[17] |
祁守仁, 黄晓东, 张岩, 黄新堂, 甘仲惟, 向荣. 用LMTO方法研究ThMn12型硬磁材料NdFe10Mo2的电子结构与磁性. 物理学报,
1996, 45(8): 1396-1401.
doi: 10.7498/aps.45.1396
|
[18] |
周敏耀, 陈良范, 郭汉英. 视界和温度格林函数的生成泛函. 物理学报,
1983, 32(9): 1127-1138.
doi: 10.7498/aps.32.1127
|
[19] |
朱洪元. 关於核子的磁矩. 物理学报,
1956, 12(1): 85-86.
doi: 10.7498/aps.12.85
|
[20] |
田渠. 关於中子磁矩的计算. 物理学报,
1955, 11(5): 425-428.
doi: 10.7498/aps.1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