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殿明, 王超, 史浩东, 刘壮, 付强, 张肃, 战俊彤, 余益欣, 李英超, 姜会林. 基于Zernike模型系数优化的椭球型窗口光学系统像差校正. 物理学报,
2020, 69(24): 244203.
doi: 10.7498/aps.69.20200933
|
[2] |
程生毅, 陈善球, 董理治, 王帅, 杨平, 敖明武, 许冰. 变形镜高斯函数指数对迭代法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5, 64(9): 094207.
doi: 10.7498/aps.64.094207
|
[3] |
庞武斌, 岑兆丰, 李晓彤, 钱炜, 尚红波, 许伟才. 偏振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23): 234202.
doi: 10.7498/aps.61.234202
|
[4] |
李俊昌, 彭祖杰, Tankam Patrice, Picart Pascal. 散射光彩色数字全息光学系统及波面重建算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7): 4646-4655.
doi: 10.7498/aps.59.4646
|
[5] |
孙富宇, 吴振华, 张开春. 高电流密度圆柱状电子光学系统设计. 物理学报,
2010, 59(3): 1721-1725.
doi: 10.7498/aps.59.1721
|
[6] |
周国泉. 洛伦兹光束经光阑失调傍轴光学系统的传输. 物理学报,
2009, 58(9): 6185-6191.
doi: 10.7498/aps.58.6185
|
[7] |
宋岩峰, 邵晓鹏, 徐 军. 实现复消色差的超常温混合红外光学系统. 物理学报,
2008, 57(10): 6298-6303.
doi: 10.7498/aps.57.6298
|
[8] |
郭汉明, 陈家璧, 庄松林. 相干点源照明时消球差光学系统的像场结构. 物理学报,
2007, 56(2): 811-818.
doi: 10.7498/aps.56.811
|
[9] |
李东熙, 卢振武, 孙 强, 刘 华, 张云翠. 基于Wassermann-Wolf方程的共形光学系统设计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10): 5766-5771.
doi: 10.7498/aps.56.5766
|
[10] |
李 智, 张家森, 杨 景, 龚旗煌. 飞秒时间分辨近场光学系统实现及其应用. 物理学报,
2007, 56(6): 3630-3635.
doi: 10.7498/aps.56.3630
|
[11] |
董科研, 孙 强, 李永大, 张云翠, 王 健, 葛振杰, 孙金霞, 刘建卓. 折射/衍射混合红外双焦光学系统设计. 物理学报,
2006, 55(9): 4602-4607.
doi: 10.7498/aps.55.4602
|
[12] |
王喜庆, 吕百达. 贝塞耳函数调制的高斯光束通过有光阑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 物理学报,
2001, 50(4): 682-685.
doi: 10.7498/aps.50.682
|
[13] |
许超, 张静娟, 陈俊本. 用于圆对称光束波前变换的位相型光学系统. 物理学报,
1993, 42(8): 1245-1251.
doi: 10.7498/aps.42.1245
|
[14] |
洪熙春, 黄维刚, 王绍民. 失调光学系统的衍射积分公式. 物理学报,
1982, 31(12): 75-83.
doi: 10.7498/aps.31.75
|
[15] |
西门纪业. 存在初级象差下电子和离子光学系统中刘维定理的应用. 物理学报,
1981, 30(10): 1318-1324.
doi: 10.7498/aps.30.1318
|
[16] |
杨国桢, 顾本源. 光学系统中振幅和相位的恢复问题. 物理学报,
1981, 30(3): 410-413.
doi: 10.7498/aps.30.410
|
[17] |
庄松林, 陈祥祯. 部分相干情形下象差光学系统的直边衍射. 物理学报,
1979, 28(5): 59-71.
doi: 10.7498/aps.28.59
|
[18] |
王之江. 同轴柱面光学系统的象差. 物理学报,
1960, 16(4): 205-213.
doi: 10.7498/aps.16.205
|
[19] |
吴美珍. 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中的五级横向像差. 物理学报,
1957, 13(3): 181-206.
doi: 10.7498/aps.13.181
|
[20] |
姚福田. 空间电荷存在时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像差. 物理学报,
1957, 13(3): 207-216.
doi: 10.7498/aps.13.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