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单位
基金
PACS
期刊名称:
物理学报
年:
2025年 第74卷
2024年 第73卷
2023年 第72卷
2022年 第71卷
2021年 第70卷
2020年 第69卷
2019年 第68卷
2018年 第67卷
2017年 第66卷
2016年 第65卷
2015年 第64卷
2014年 第63卷
2013年 第62卷
2012年 第61卷
2011年 第60卷
2010年 第59卷
2009年 第58卷
2008年 第57卷
2007年 第56卷
2006年 第55卷
2005年 第54卷
2004年 第53卷
2003年 第52卷
2002年 第51卷
2001年 第50卷
2000年 第49卷
1999年 第48卷
1998年 第47卷
1997年 第46卷
1996年 第45卷
1995年 第44卷
1994年 第43卷
1993年 第42卷
1992年 第41卷
1991年 第40卷
1990年 第39卷
1989年 第38卷
1988年 第37卷
1987年 第36卷
1986年 第35卷
1985年 第34卷
1984年 第33卷
1983年 第32卷
1982年 第31卷
1981年 第30卷
1980年 第29卷
1979年 第28卷
1978年 第27卷
1977年 第26卷
1976年 第25卷
1975年 第24卷
1974年 第23卷
1967年
1966年 第22卷
1965年 第21卷
1964年 第20卷
1963年 第19卷
1962年 第18卷
1961年 第17卷
1960年 第16卷
1959年 第15卷
1958年 第14卷
1957年 第13卷
1956年 第12卷
1955年 第11卷
1954年 第10卷
1953年 第9卷
1952年
1951年 第8卷
1950年 第7卷
1949年 第7卷
1948年 第7卷
1947年 第7卷
1946年 第6卷
1945年 第6卷
1944年 第5卷
1941年
1940年 第4卷
1939年 第3卷
1938年
1937年 第3卷
1936年 第2卷
1935年 第1卷
1934年 第1卷
1933年 第1卷
起始页:
x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Chinese Physics B
物理学报
物理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高级检索
首页
亮点文章
期刊在线
优先出版
预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高被引论文
高级检索
专题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查稿
版权协议
相关资料下载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说明
稿件处理流程
常见问题
授权申请
特别约稿和绿色通道
审稿中心
审稿政策
审稿常见问题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期刊简介
联系我们
ENGLISH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单位
基金
PACS
首页
亮点文章
期刊在线
优先出版
预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高被引论文
高级检索
专题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查稿
版权协议
相关资料下载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说明
稿件处理流程
常见问题
授权申请
特别约稿和绿色通道
审稿中心
审稿政策
审稿常见问题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期刊简介
联系我们
ENGLISH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Vol. 30, No. 10 (1981)
1981年05月20日
目录
目录
研究简报
研究简报
领域
目录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离子注入硅的椭圆偏振光谱和光性
莫党
,
叶贤京
1981, 30 (10): 1287-1294.
doi:
10.7498/aps.30.1287
摘要 +
为了进一步发展测定离子注入损伤层的椭圆偏光法,我们测量了离子注入硅在4000—7000?波长范围内的椭圆偏振光谱,并由此得到它的色散关系。注入条件为150keV,1015cm-2和1016cm-2的砷离子注入。由于在硅样品表面处形成无定形层,我们用单层模型,从(ψ,Δ)-λ数据计算出(n,k)-λ关系,并可定出损伤层厚度。在~4800?处,出现折射率n的谱峰,峰值约4.9。本文还比较了离子注入损伤层、溅射无定形硅膜层、蒸发无定形硅膜层和单晶硅的实验结果。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区的XPS研究
林荣富
,
戴道宣
,
江绍酉尤
,
张永福
,
包伟国
,
吕国樑
1981, 30 (10): 1295-1306.
doi:
10.7498/aps.30.1295
摘要 +
本文报道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角度效应研究硅-二氧化硅界面过渡区的结果。样品为(111)取向的硅单晶片上低温(700℃)氧化生成的超薄氧化膜,膜的厚度不大于50?。氧化膜与单晶衬底中Si2p光电子谱峰之间的化学位移(δ)和强度比(I0x/Isi)随光电子发射角(θ)的变化明显地偏离理想界面所预期的结果,表明在硅-二氧化硅的界面处存在化学比为SiOx(0yO4-y(0≤y≤4)型四面体。比较实验曲线与随机成键模型的计算结果,估计出过渡区的宽度不大于20?,小于Si2p光电子在二氧化硅中的平均逃逸深...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波驱动等离子体电流的特征
夏蒙棼
,
张承福
1981, 30 (10): 1307-1317.
doi:
10.7498/aps.30.1307
摘要 +
本文指出,只当u=ω/(kxve)≤2—2.5时,波驱动的电流以共振电子电流为主,波的耗散机制也主要是共振阻尼效应;而当u≥3时,非共振电子电流一般将超过共振电子电流,碰撞耗散也将大于共振耗散。波驱动电流所需功率较高,比相应欧姆功率大得多。这对反应器的设计带来困难,一般说来反应器中选取u≤2.5的共振电子电流较为合适。波驱动电流时将出现等离子体旋转,除环向旋转外,还将引起较大的角向旋转,后者伴有较大的径向电场。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存在初级象差下电子和离子光学系统中刘维定理的应用
西门纪业
1981, 30 (10): 1318-1324.
doi:
10.7498/aps.30.1318
摘要 +
在电子和离子光学理论(特别是象差理论)中,广泛地应用了矩阵的运算方法。本文讨论了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与重叠场(环形电场与非均匀磁场的叠加)离子光学系统中存在初级象差下的变换矩阵,证明了这些变换矩阵的行列式数值恒为1.这个普遍结论是刘维定理的具体应用。这对于电子和离子光学象差理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平面屏系统中标量光波传播的矩阵理论(柱坐标)
李先枢
1981, 30 (10): 1325-1339.
doi:
10.7498/aps.30.1325
摘要 +
本文在文献[8]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平面屏系统中标量光波传播的矩阵理论。由于采用的是柱坐标系,所以它主要适宜于具有理想轴对称性的系统。它的主要优点,是较便于处理上述系统中某些用已有理论实际上较难处理的光传播问题。本文中未考虑散射屏。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系统中所有平面屏都垂直光传播轴;可对每一屏的衍射应用本文的衍射公式和近似条件;在反射、吸收和增益屏上的入射光锥角较小等。作为应用的例子,本文得出和讨论了无源光学谐振腔中振荡模的矩阵方程。把它和已有的Fox和Li的积分方程作了比较,表明了矩阵方程具...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利用单个全息透镜实现光学变换的理论
杨国桢
1981, 30 (10): 1340-1350.
doi:
10.7498/aps.30.1340
摘要 +
在离散取样情形下,证明了利用单个全息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任意给定的线性变换;给出了为实现给定变换而设计全息透镜振幅和相位分布的方法;并以三种不同序的八维Walsh变换为例,得到了实现这些变换的全息透镜的振幅和相位分布。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原级X射线谱强度分布的定量测定
郭常霖
,
吉昂
,
陶光仪
1981, 30 (10): 1351-1360.
doi:
10.7498/aps.30.1351
摘要 +
本文提出了衍射或荧光分析用的X射线管原级X射线谱强度分布的定量测定方法。在带有正比、闪烁计数管的衍射仪上用LiF分光晶体进行展谱测定。实验测定强度经校正计算还原为X射线管窗口处的强度。对荧光X射线管还应测定几个射线束方向的原级谱加以平均求得有效原级谱。分析了原级X射线谱数据的误差及其对基本参数法等实际应用的影响。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从X射线的衍射强度测定晶体的德拜特征温度
陆学善
,
梁敬魁
1981, 30 (10): 1361-1368.
doi:
10.7498/aps.30.1361
摘要 +
本文详尽地讨论了从X射线衍射强度测定均匀的且各向同性的晶体的德拜特征温度的方法。本方法指明:如将所有的计算强度对观察强度之比的自然对数In(Icalc/Iobs)对sin2θ/λ2标绘,则应该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为2B。在德拜的比热理论中,B可表示为(6h2T/MkΘD2){φ(x)+(x/4)},其中x=ΘD/T。如使G=BMkT/6h2,则φ(x)+x/4=Gx2,既然已求得了B值,则这个方程式中的G是一个可量度的数。求解这个方程式可用图解法来进行。使y1=Gx2,而y2=φ(x)+...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脲嘧啶3′,5′—环核苷酸(c-UMP)的晶体结构研究
郑启泰
,
窦士琪
,
古元新
1981, 30 (10): 1369-1375.
doi:
10.7498/aps.30.1369
摘要 +
脲嘧啶3′,5′-环核苷酸(c-UMP)结晶为无色透明晶体,分子式为C9,H11O8N2P,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1P2。晶胞参数α=10.767(6)?,b=7.152(4)?,c=1O.414(5)?,β=112.77(31)°,晶胞内分子数z=2。用PW-1100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独立衍射点为1658个。应用Patterson法、直接法和Fourier综合法测定c-UMP分子结构。晶胞中呈现部分无序分布的溶剂分子。以对角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参数,R=0.084。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奇点zph与超导临界温度级数
雷啸霖
1981, 30 (10): 1376-1382.
doi:
10.7498/aps.30.1376
摘要 +
基于对复变函数Fα(y)=∫0(ωph-α)(ω2y)/(ω2y+1)g(ω)dω解析性质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决定的收敛半径以外,吴杭生等提出的Tc级数解的部分和作为近似Tc公式仍可用于1/λ的适当范围。但它可能达到的精度依赖于谱形,一般来说是有限的。
研究简报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RbIO3-HIO3和CsIO3-HIO3两个赝二元系的研究
傅正民
,
李文秀
,
陈立泉
1981, 30 (10): 1383-1387.
doi:
10.7498/aps.30.1383
摘要 +
用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法研究了两系统的相平衡。确定了RbH2(IO3)3的结构(三斜晶系,点阵常数:a=8.338?,b=8.244?,c=8.254?,α=60.66°,β=85.58°,γ=66.01°,z=2)。密度Dm=4.61g/cm3。CsIO3-HIO3系中有两个化合物:CsH(IO3)2(为质子导体)和3CsIO3·17HIO2。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快离子导体Lisicon(锗酸锌锂)晶体中7Li的NMR研究
李子荣
,
薛荣坚
,
陈立泉
1981, 30 (10): 1388-1392.
doi:
10.7498/aps.30.1388
摘要 +
本文在124—48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Lisicon(锗酸锌锂)晶体不同成分不同取向7LiNMR线宽依赖于温度的关系,发现了Li+离子运动状态具有转变点温度为273K,350K(多晶320K),400K;观察到该晶体电四极效应有着与一般晶体不同的行为,并进行了讨论。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氯代通关素晶体结构测定
郑启泰
,
古元新
,
王玲玲
,
刘津一
1981, 30 (10): 1393-1399.
doi:
10.7498/aps.30.1393
摘要 +
氯代通关素分子式为C23H33O5Cl。结晶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2P21,晶胞参数a=15.782(7)?,b=8.454(4)?,c=8.074(4)?,β=101.08(21)°,晶胞内分子数z=2。用PW-1100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独立衍射点为2097个。用直接法(MULTAN-78)测定晶体结构,结构参数的修正采用准对角矩阵最小二乘法,R为0.075。由差值Fourier图获得氢原子位置,两个甲基上的氢原子则呈现位置无序性质。氯代通关素分子保持了通关素分子的构象特征,B环与...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GaAs(110)面的紧束缚计算
徐永年
1981, 30 (10): 1400-1405.
doi:
10.7498/aps.30.1400
摘要 +
本文研究了GaAs(110)弛豫表面的紧束缚计算,采用了有饱和的slab(薄片)模型,来模拟半无限大的晶体。通常的slab模型有两个表面,本模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用类As和类Ga原子来饱和伸向体内的悬挂键,使之只保留一个表面,从而大大降低久期矩阵的阶数。从计算的表面定域态密度表明,采用五层的有饱和的Slab模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同步球对称静态Yang-Mills 自对偶解和连续面分布的 ’tHooft-Polyakov磁单极
吴詠时
,
沈有根
1981, 30 (10): 1406-1409.
doi:
10.7498/aps.30.1406
摘要 +
在本文中。我们得到了Yang-Mills规范场的全部同步球对称静态自对偶解。由此解我们进一步导出了磁荷连续面分布的结论。
citations
[Abstract]
(
287
)
HTML
PDF
关于阻尼振子的量子化处理问题
朱如曾
1981, 30 (10): 1410-1414.
doi:
10.7498/aps.30.1410
摘要 +
本文分析了文献[1]对阻尼振子所提出的直接的量子化方案,其中引进了对易关系xp-px=ihe(-(C/M)t)。指出这种方法在推广到C显含时间的情况时将发生困难。为使C显含时间的情况也能统一处理,必须保留海森堡对易关系xp-px=ih,同时假定对振子的作用力中含有与x不对易的部分fR,并满足对xfR-fRx=ih(C/M)。还具体分析了电子振子。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