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智远, 申威, 苏山河, 陈金灿. 库仑耦合双量子点系统的熵产生率. 物理学报,
2020, 69(13): 130501.
doi: 10.7498/aps.69.20191879
|
[2] |
窦健泰, 高志山, 马骏, 袁操今, 杨忠明. 基于图像信息熵的ptychography轴向距离误差校正. 物理学报,
2017, 66(16): 164203.
doi: 10.7498/aps.66.164203
|
[3] |
申雅君, 郭永峰, 袭蓓. 关联高斯与非高斯噪声激励的FHN神经元系统的稳态分析. 物理学报,
2016, 65(12): 120501.
doi: 10.7498/aps.65.120501
|
[4] |
黄飞虎, 彭舰, 宁黎苗. 基于信息熵的社交网络观点演化模型. 物理学报,
2014, 63(16): 160501.
doi: 10.7498/aps.63.160501
|
[5] |
胡楠, 李兴源, 李宽, 覃波. 基于CCF-TLS-ESPRIT算法的低频振荡在线辨识. 物理学报,
2014, 63(6): 068401.
doi: 10.7498/aps.63.068401
|
[6] |
李先锐, 朱彦丽. DC-DC变换器的信息熵分析. 物理学报,
2014, 63(23): 238401.
doi: 10.7498/aps.63.238401
|
[7] |
张志森, 龚志强, 支蓉. 利用传递熵对Lorenz系统和Walker环流信息传输方向的分析. 物理学报,
2013, 62(12): 129203.
doi: 10.7498/aps.62.129203
|
[8] |
龚凯, 唐明, 尚明生, 周涛. 在线热点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 物理学报,
2012, 61(9): 098901.
doi: 10.7498/aps.61.098901
|
[9] |
谢文贤, 蔡力, 岳晓乐, 雷佑铭, 徐伟. 两种群随机动力系统的信息熵和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7): 170509.
doi: 10.7498/aps.61.170509
|
[10] |
张静静, 靳艳飞. 非高斯噪声驱动下非对称双稳系统的平均首次穿越时间与随机共振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0501.
doi: 10.7498/aps.60.120501
|
[11] |
张晓燕, 徐伟, 周丙常. 色高斯噪声驱动双稳系统的多重随机共振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6): 060514.
doi: 10.7498/aps.60.060514
|
[12] |
冯爱霞, 龚志强, 黄琰, 王启光. 全球温度场信息熵的时空特征分析.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9204.
doi: 10.7498/aps.60.099204
|
[13] |
张春涛, 马千里, 彭宏. 基于信息熵优化相空间重构参数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物理学报,
2010, 59(11): 7623-7629.
doi: 10.7498/aps.59.7623
|
[14] |
郭永峰, 徐伟, 李东喜, 王亮. 准单色噪声驱动的耗散动力系统的信息熵演化. 物理学报,
2010, 59(4): 2235-2239.
doi: 10.7498/aps.59.2235
|
[15] |
郭培荣, 徐伟, 刘迪. 非高斯噪声驱动的双奇异随机系统的熵流与熵产生. 物理学报,
2009, 58(8): 5179-5185.
doi: 10.7498/aps.58.5179
|
[16] |
董小娟. 含关联噪声与时滞项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 物理学报,
2007, 56(10): 5618-5622.
doi: 10.7498/aps.56.5618
|
[17] |
方小玲, 姜宗来. 基于脑电图的大脑功能性网络分析. 物理学报,
2007, 56(12): 7330-7338.
doi: 10.7498/aps.56.7330
|
[18] |
郭永峰, 徐 伟, 李东喜. 色噪声驱动的双奇异随机系统随时间演化的熵变化率上界. 物理学报,
2007, 56(10): 5613-5617.
doi: 10.7498/aps.56.5613
|
[19] |
刘小娟, 周并举, 方卯发, 周清平. 双光子过程中任意初态原子的信息熵压缩. 物理学报,
2006, 55(2): 704-711.
doi: 10.7498/aps.55.704
|
[20] |
屈世显, 沈中毅. 非晶铁中位形熵与信息维的压力响应. 物理学报,
1993, 42(7): 1112-1116.
doi: 10.7498/aps.42.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