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亮, 陈仙, 杨立, 王炎武, 王晓艳, 赵玉清. 高能氮离子轰击对四面体非晶碳膜的表面改性和摩擦系数影响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6): 066804.
doi: 10.7498/aps.60.066804
|
[2] |
常宏, 杨福桂, 董磊, 王安廷, 谢建平, 明海. 激光光斑形状和尺寸对扫描显示中散斑对比度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0, 59(7): 4634-4639.
doi: 10.7498/aps.59.4634
|
[3] |
李桂琴. 硼-碳和硼-氮量子点器件的输运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7): 4985-4988.
doi: 10.7498/aps.59.4985
|
[4] |
陈国栋, 王六定, 安博, 杨敏. 碳掺杂硼氮纳米管电子场发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13): 254-S258.
doi: 10.7498/aps.58.254
|
[5] |
冉令坤, 楚艳丽. 强降水过程中垂直螺旋度和散度通量及其拓展形式的诊断分析. 物理学报,
2009, 58(11): 8094-8106.
doi: 10.7498/aps.58.8094
|
[6] |
陈小春, 杨君, 周艳红, 许英. 碳硅链和氮铝链的电子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5): 3064-3070.
doi: 10.7498/aps.58.3064
|
[7] |
蒋爱华, 肖剑荣, 王德安. 退火对含氮氟非晶碳膜结构及光学带隙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8, 57(9): 6013-6017.
doi: 10.7498/aps.57.6013
|
[8] |
王震遐, 潘强岩, 勇振中, 胡建刚, 朱志远. 掺氢、掺氮碳纳米线的合成及其焊接. 物理学报,
2008, 57(3): 1818-1822.
doi: 10.7498/aps.57.1818
|
[9] |
叶 凡, 谢二庆, 李瑞山, 林洪峰, 张 军, 贺德衍. 类金刚石和碳氮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8): 3935-3939.
doi: 10.7498/aps.54.3935
|
[10] |
李 强, 梁二军. 碳、碳氮和硼碳氮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的比较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931-5936.
doi: 10.7498/aps.54.5931
|
[11] |
张红瑞, 郭新勇, 丁 佩, 杜祖亮, 梁二军. 不同催化剂热解法制备硼碳氮纳米管过程中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3, 52(7): 1808-1811.
doi: 10.7498/aps.52.1808
|
[12] |
张登玉. 自发发射与量子计算机存储单元的相干脱散. 物理学报,
1997, 46(4): 656-660.
doi: 10.7498/aps.46.656
|
[13] |
宫宝安, 齐少梅. 水在蒙脱石中的吸附与脱除. 物理学报,
1995, 44(1): 157-163.
doi: 10.7498/aps.44.157
|
[14] |
邢士林, 徐克尊, 陈向军, 杨炳忻, 王永刚, 庞文宁, 张芳, 施启存. 中能电子的全截面测量装置和对氮分子的散射全截面. 物理学报,
1994, 43(7): 1077-1082.
doi: 10.7498/aps.43.1077
|
[15] |
赵毓玲, 张国华, 杨大宇, 王文魁. 冷加工、预脱溶对铌钛合金超导临界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74, 23(1): 77-80.
doi: 10.7498/aps.23.77
|
[16] |
张其瑞, 曹效文, 管惟炎. Pb-Sb合金脱溶过程对超导临界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64, 20(6): 568-570.
doi: 10.7498/aps.20.568
|
[17] |
赵玉芝, 冷忠昂. 反铁磁体中电磁振荡的频散和衰减. 物理学报,
1962, 18(3): 167-174.
doi: 10.7498/aps.18.167
|
[18] |
马远力, 周南波. 钼丝中含氧和氮所引起的内耗峰. 物理学报,
1961, 17(9): 450-452.
doi: 10.7498/aps.17.450
|
[19] |
王焕元, 张寿恭, 潘孝硕. 用磁分析法观察某些铁-镍-铝合金的脱溶过程. 物理学报,
1960, 16(4): 214-228.
doi: 10.7498/aps.16.214
|
[20] |
葛庭燧, 容保粹. 鋼中含氫所引起的内耗峯. 物理学报,
1954, 10(2): 153-170.
doi: 10.7498/aps.10.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