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昌璞. 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之我见 —杨振宁学术思想启发的若干思考. 物理学报,
2022, 71(1): 010101.
doi: 10.7498/aps.71.20212307
|
[2] |
吕明, 宁智, 阎凯. 线性与非线性稳定性理论下液体射流空间发展的对比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16): 166801.
doi: 10.7498/aps.65.166801
|
[3] |
董太源, 叶坤涛, 刘维清. 表面波等离子体源的发展现状. 物理学报,
2012, 61(14): 145202.
doi: 10.7498/aps.61.145202
|
[4] |
吕翎, 李钢, 商锦玉, 沈娜, 张新, 柳爽, 朱佳博. 最近邻耦合网络的时空混沌同步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9): 5966-5971.
doi: 10.7498/aps.59.5966
|
[5] |
莫嘉琪, 张伟江, 陈贤峰. 一类强非线性发展方程孤波变分迭代解法. 物理学报,
2009, 58(11): 7397-7401.
doi: 10.7498/aps.58.7397
|
[6] |
莫嘉琪, 张伟江, 何 铭. 强非线性发展方程孤波近似解. 物理学报,
2007, 56(4): 1843-1846.
doi: 10.7498/aps.56.1843
|
[7] |
莫嘉琪, 张伟江, 陈贤峰. 强非线性发展方程孤波同伦解法. 物理学报,
2007, 56(11): 6169-6172.
doi: 10.7498/aps.56.6169
|
[8] |
徐桂琼, 李志斌. 两个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双向孤波解与孤子解. 物理学报,
2003, 52(8): 1848-1857.
doi: 10.7498/aps.52.1848
|
[9] |
徐桂琼, 李志斌. 构造非线性发展方程孤波解的混合指数方法. 物理学报,
2002, 51(5): 946-950.
doi: 10.7498/aps.51.946
|
[10] |
余玮, 徐至展, 马锦秀, 陈荣清. 等离子体拍频波加速器中三波相互作用的时间发展. 物理学报,
1993, 42(3): 431-436.
doi: 10.7498/aps.42.431
|
[11] |
陶昉, 严启伟, 沈志工, P. v. BLANCKENHAGEN, 林虹, 林泉. Fe3Si在低温下的自旋波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5): 570-576.
doi: 10.7498/aps.36.570
|
[12] |
马红孺, 蔡建华. 磁性金属超晶格中的自旋波. 物理学报,
1984, 33(3): 444-446.
doi: 10.7498/aps.33.444
|
[13] |
钱昆明, 戴道生, 方瑞宜, 林肇华. 磁性薄膜自旋波共振谱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3, 32(12): 1557-1564.
doi: 10.7498/aps.32.1557
|
[14] |
钱昆明, 林肇华, 戴道生. 自旋波共振激发的新模型. 物理学报,
1983, 32(12): 1547-1556.
doi: 10.7498/aps.32.1547
|
[15] |
郑杭. RbNiF3自旋波量子对的Raman散射谱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1982, 31(12): 13-27.
doi: 10.7498/aps.31.13
|
[16] |
韩世莹. 自旋波线宽的测量. 物理学报,
1981, 30(6): 827-831.
doi: 10.7498/aps.30.827
|
[17] |
陶瑞宝, 蒲富恪. 具有四次幂交换作用的Heisenberg铁磁体的低温自旋波理论. 物理学报,
1980, 29(5): 635-643.
doi: 10.7498/aps.29.635
|
[18] |
邝宇平, 翁世浚. 立方晶体铁磁各向异性的自旋波理论. 物理学报,
1964, 20(9): 890-908.
doi: 10.7498/aps.20.890
|
[19] |
李荫远. 铁磁理论的发展:s-d交换作用的问题. 物理学报,
1958, 14(3): 225-232.
doi: 10.7498/aps.14.225
|
[20] |
周培源. 湍流理论的近代发展. 物理学报,
1957, 13(3): 220-244.
doi: 10.7498/aps.13.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