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贺丽, 余增强.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双组分量子气体中的动力学结构因子与求和规则. 物理学报,
2016, 65(13): 131101.
doi: 10.7498/aps.65.131101
|
[2] |
梁迎春, 盆洪民, 白清顺, 卢礼华. 基于桥域理论的Cu单晶纳米切削跨尺度仿真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10): 100205.
doi: 10.7498/aps.60.100205
|
[3] |
王理, 黎坚, 杨亚江. 水分子凝胶中有机凝胶因子聚集体的分形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1): 160-164.
doi: 10.7498/aps.53.160
|
[4] |
曹冬梅, 李永放, 毕冬艳, 王利强, 成延春. 静电场作用下双势阱分子隧道效应的猝灭及能级裂距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8): 2444-2449.
doi: 10.7498/aps.53.2444
|
[5] |
王焕荣, 叶以富, 闵光辉, 滕新营. 非晶态Mg70Zn30合金结构因子的预峰. 物理学报,
2001, 50(3): 523-527.
doi: 10.7498/aps.50.523
|
[6] |
彭练矛, 任罡. 热漫散射贡献的高能电子衍射吸收结构因子的Doyle-Turner解析表述. 物理学报,
1996, 45(8): 1344-1349.
doi: 10.7498/aps.45.1344
|
[7] |
秦运文. 关于辐射在双麦克斯韦等离子体中散射的结构因子. 物理学报,
1984, 33(4): 561-563.
doi: 10.7498/aps.33.561
|
[8] |
陆全康, 陈国荣, 王钤, 熊小明, 金勇, 唐明. 辐射在各向异性等离子体中散射的结构因子. 物理学报,
1983, 32(5): 618-626.
doi: 10.7498/aps.32.618
|
[9] |
范海福, 韩福森, 贺存恒. 重原子信息在直接法中的应用——含重原子晶体结构因子相位的统计估算. 物理学报,
1981, 30(7): 916-920.
doi: 10.7498/aps.30.916
|
[10] |
安瑛, 吴詠时, 戴元本. 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渐近行为与Callan-Symanzik方程. 物理学报,
1976, 25(3): 188-196.
doi: 10.7498/aps.25.188
|
[11] |
曹昌祺, 朱允伦, 王苏生. 关于核子的同位旋矢量电磁结构. 物理学报,
1966, 22(2): 152-162.
doi: 10.7498/aps.22.152
|
[12] |
郑希特, 汪克林, 王明中. 关于核子的电形状因子. 物理学报,
1965, 21(7): 1464-1468.
doi: 10.7498/aps.21.1464
|
[13] |
丘锡钧. 伴有靶核核心激发的氘核削裂反应. 物理学报,
1965, 21(1): 208-217.
doi: 10.7498/aps.21.208
|
[14] |
王如琳, 陈生忠. 双核子削裂反应. 物理学报,
1965, 21(5): 907-914.
doi: 10.7498/aps.21.907
|
[15] |
王樹芬, 郑蒲英, 罗春燻, 任敬儒. 动量6.8Бзв/сπ-介子与核子的非弹性作用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62, 18(8): 422-434.
doi: 10.7498/aps.18.422
|
[16] |
唐孝威. 关于核子结构. 物理学报,
1960, 16(8): 479-482.
doi: 10.7498/aps.16.479
|
[17] |
储连元, 张高有, 赵玄, 陆培森, 刘赓胥, 娄德本. 氘核削裂反应的扭曲波近似处理. 物理学报,
1960, 16(7): 386-394.
doi: 10.7498/aps.16.386
|
[18] |
王德焴, 丘锡钧, 李白文, 于敏. 关于氘核削裂反应的动量近似理论. 物理学报,
1960, 16(3): 123-131.
doi: 10.7498/aps.16.123
|
[19] |
朱洪元, 何祚庥, 戴元本. 核子结构对质子俘获μ- 介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59, 15(10): 521-524.
doi: 10.7498/aps.15.521
|
[20] |
周光召. 双力程核子力的讨论. 物理学报,
1955, 11(4): 299-316.
doi: 10.7498/aps.11.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