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段华, 李剑锋, 张红东. 二维情况下两组分带电囊泡形变耦合相分离的理论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3): 038701.
doi: 10.7498/aps.67.20171740
|
[2] |
李晓静, 严静, 陈绚青, 曹毅. 具有一般非线性弹性力和广义阻尼力的相对转动非线性系统的周期解问题. 物理学报,
2014, 63(20): 200202.
doi: 10.7498/aps.63.200202
|
[3] |
徐国亮, 谢会香, 袁伟, 张现周, 刘玉芳. SiN分子外电场情况下的发光特性. 物理学报,
2012, 61(4): 043104.
doi: 10.7498/aps.61.043104
|
[4] |
李晓静, 陈绚青. 具有一般广义阻尼力和强迫周期力的相对转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周期解. 物理学报,
2012, 61(21): 210201.
doi: 10.7498/aps.61.210201
|
[5] |
赵诗华, 吕清正, 袁素英, 李英骏. 任意椭圆偏振激光场非线性汤姆逊散射的一般表述与X射线产生的优化条件. 物理学报,
2011, 60(5): 054209.
doi: 10.7498/aps.60.054209
|
[6] |
李明雪, 韩奎, 李海鹏, 黄志敏, 钟琪, 童星, 吴琼华. 溶剂中一、二维电荷转移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3): 1809-1815.
doi: 10.7498/aps.59.1809
|
[7] |
张立升, 邓敏艺, 孔令江, 刘慕仁, 唐国宁. 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二维激发介质中的非线性波. 物理学报,
2009, 58(7): 4493-4499.
doi: 10.7498/aps.58.4493
|
[8] |
邓罗根, 罗丽媛. 存在光致异构化情况下掺杂液晶非线性增强因子的微观形式. 物理学报,
2007, 56(3): 1480-1488.
doi: 10.7498/aps.56.1480
|
[9] |
沈守枫. 低维非线性系统的一般多线性变量分离方法和局域激发模式. 物理学报,
2006, 55(3): 1011-1015.
doi: 10.7498/aps.55.1011
|
[10] |
丁建英, 陈 波, 孟凡波, 马 辉. 饱和激发情况下的荧光关联谱测量. 物理学报,
2004, 53(8): 2503-2508.
doi: 10.7498/aps.53.2503
|
[11] |
梁麦林, 孙宇晶. 一般含时线性势的量子解及有关问题. 物理学报,
2004, 53(11): 3663-3667.
doi: 10.7498/aps.53.3663
|
[12] |
吴重庆, 董 晖, 傅松年, 刘海涛. 任意坐标系下非圆正规光波导的一般解及应用. 物理学报,
2003, 52(2): 383-389.
doi: 10.7498/aps.52.383
|
[13] |
蔡 浩, 陈世荣, 黄念宁. 完全可积的非线性方程建立哈密顿理论的一般方法和对SG方程应用. 物理学报,
2003, 52(9): 2206-2212.
doi: 10.7498/aps.52.2206
|
[14] |
倪培根, 马博琴, 程丙英, 张道中. 二维LiNbO3非线性光子晶体. 物理学报,
2003, 52(8): 1925-1928.
doi: 10.7498/aps.52.1925
|
[15] |
朱红毅, 沈建其. 一般三生成元含时系统的精确解. 物理学报,
2002, 51(7): 1448-1452.
doi: 10.7498/aps.51.1448
|
[16] |
章若冰, 庞冬青, 孙敬华, 王清月, 张树葵, 文国庆. 非布儒斯特角情况下四棱镜组二阶、三阶色散的解析表示. 物理学报,
2000, 49(3): 468-474.
doi: 10.7498/aps.49.468
|
[17] |
周玉魁, 云国宏. 最一般的超矩阵量子非线性Schr?dinger模型的本征态研究. 物理学报,
1989, 38(4): 648-652.
doi: 10.7498/aps.38.648
|
[18] |
赵冷柱. 量子化极限情况下MOS反型层二维电子气定域态电子电导率σxx的低频效应. 物理学报,
1987, 36(4): 411-418.
doi: 10.7498/aps.36.411
|
[19] |
吴可, 郭汉英, 王世坤. Lax表示的Kac—Moody代数结构. 物理学报,
1984, 33(2): 256-259.
doi: 10.7498/aps.33.256
|
[20] |
范海福, 郑启泰. 测定含重原子晶体结构时出现多解情况的一般规律. 物理学报,
1982, 31(2): 191-198.
doi: 10.7498/aps.31.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