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乔, 黄家宸, 王昊, 邓亚骏. 前进接触线薄液膜结构与运移机制. 物理学报,
2024, 73(1): 016801.
doi: 10.7498/aps.73.20231296
|
[2] |
张博佳, 安敏荣, 胡腾, 韩腊. 镁中位错和非晶作用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22, 71(14): 143101.
doi: 10.7498/aps.71.20212318
|
[3] |
蒋建军, 李和平, 代立东, 胡海英, 赵超帅. 基于拉曼频移的白宝石压腔无压标系统高温高压实验标定. 物理学报,
2015, 64(14): 149101.
doi: 10.7498/aps.64.149101
|
[4] |
王云峰, 顾成明, 张晓辉, 王雨顺, 韩月琪, 王耘锋. 优化模式物理参数的扩展四维变分同化方法. 物理学报,
2014, 63(24): 240202.
doi: 10.7498/aps.63.240202
|
[5] |
邵宇飞, 杨鑫, 李久会, 赵星. Cu刃型扩展位错附近局部应变场的原子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7): 076103.
doi: 10.7498/aps.63.076103
|
[6] |
孙光爱, 陈波, 吴二冬, 闫冠云, 黄朝强, 李武会, 吴忠华, 柳义, 王劼. 蠕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结构与界面特征的X射线小角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1): 016102.
doi: 10.7498/aps.60.016102
|
[7] |
高原, 柳占立, 赵雪川, 张朝晖, 庄茁, 由小川. 基于点缺陷扩散理论与离散位错动力学耦合的位错攀移模型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6103.
doi: 10.7498/aps.60.096103
|
[8] |
彭建, 龙志林, 危洪清, 李乡安, 张志纯. 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在纳米压痕过程中的蠕变行为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6): 4059-4065.
doi: 10.7498/aps.58.4059
|
[9] |
闵乃本, 砂川一郎, 塚本■男. 晶体生长的层错机制及其生长动力学. 物理学报,
1988, 37(5): 789-795.
doi: 10.7498/aps.37.789
|
[10] |
孔庆平, 李勇. 扩展位错低频内耗的模型. 物理学报,
1988, 37(7): 1157-1166.
doi: 10.7498/aps.37.1157
|
[11] |
孔庆平, 戴勇. 用内耗方法研究铜的蠕变断裂过程. 物理学报,
1987, 36(7): 855-861.
doi: 10.7498/aps.36.855
|
[12] |
孔庆平, 王翔, 周浩, 倪群慧.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物理学报,
1986, 35(8): 1091-1094.
doi: 10.7498/aps.35.1091
|
[13] |
孔庆平, 王翔, 倪群慧. 一种镍基合金高温蠕变过程的电子显微镜透射观察. 物理学报,
1985, 34(7): 973-977.
doi: 10.7498/aps.34.973
|
[14] |
范天佑, 梁振亚. 晶界裂纹成长的一种可能的机构和蠕变断裂时的估计. 物理学报,
1978, 27(3): 269-275.
doi: 10.7498/aps.27.269
|
[15] |
孔庆平, 常春城. 用测量晶界内耗的方法研究蠕变断裂过程. 物理学报,
1975, 24(3): 168-173.
doi: 10.7498/aps.24.168
|
[16] |
孔庆平, 龙起易. 用电子显微镜透射方法研究一种镍基合金高温蠕变过程的位错结构. 物理学报,
1975, 24(2): 83-86.
doi: 10.7498/aps.24.83
|
[17] |
陈篪, 邓枝生, 吴伯群, 丁树深. γ′晶体的蠕变及持久性能. 物理学报,
1974, 23(1): 69-76.
doi: 10.7498/aps.23.69
|
[18] |
王鼎盛, 陈冠冕, 金朝鼎. 难向交变场频率对磁膜畴壁蠕移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65, 21(12): 2030-2032.
doi: 10.7498/aps.21.2030
|
[19] |
钱临照;刘民治. 关於锡单晶体的微蠕变. 物理学报,
1956, 12(3): 275-279.
doi: 10.7498/aps.12.275
|
[20] |
葛庭燧, 孔庆平. 多晶纯铁的高温蠕变及加碳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54, 10(4): 365-382.
doi: 10.7498/aps.10.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