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航, 张冉, 杨帆, 李桦.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中动量和能量分量间转化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21, 70(2): 024702.
doi: 10.7498/aps.70.20201192
|
[2] |
张冉, 常青, 李桦. 气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22): 223401.
doi: 10.7498/aps.67.20181608
|
[3] |
郑监, 张舵, 蒋邦海, 卢芳云. 气泡与自由液面相互作用形成水射流的机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7, 66(4): 044702.
doi: 10.7498/aps.66.044702
|
[4] |
董珊, 张岩星, 张喜林, 许晓培, 毛建军, 李东霖, 陈志明, 马款, 范政权, 魏丹丹, 杨宗献. Ni与钇稳定的氧化锆(111)表面相互作用以及界面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6): 068201.
doi: 10.7498/aps.65.068201
|
[5] |
陈丽娟, 陈晓怀, 刘芳芳, 王景凡. 纳米表面相互作用及振动测头模型. 物理学报,
2016, 65(8): 080603.
doi: 10.7498/aps.65.080603
|
[6] |
王树山, 李梅, 马峰. 爆炸气泡与自由水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19): 194703.
doi: 10.7498/aps.63.194703
|
[7] |
刘云龙, 汪玉, 张阿漫. 有倾角的竖直壁面附近气泡与自由面相互作用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21): 214703.
doi: 10.7498/aps.62.214703
|
[8] |
柯川, 赵成利, 苟富均, 赵勇. 分子动力学模拟H原子与Si的表面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13, 62(16): 165203.
doi: 10.7498/aps.62.165203
|
[9] |
卿绍伟, 鄂鹏, 段萍. 电子温度各向异性对霍尔推力器中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20): 205202.
doi: 10.7498/aps.61.205202
|
[10] |
张阿漫, 王超, 王诗平, 程晓达. 气泡与自由液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8): 084701.
doi: 10.7498/aps.61.084701
|
[11] |
贺平逆, 吕晓丹, 赵成利, 宁建平, 秦尤敏, 苟富均. 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5203.
doi: 10.7498/aps.60.095203
|
[12] |
宁建平, 吕晓丹, 赵成利, 秦尤敏, 贺平逆, Bogaerts A., 苟富君. 样品温度对CF3+ 与Si表面相互作用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10, 59(10): 7225-7231.
doi: 10.7498/aps.59.7225
|
[13] |
张 超, 王永亮, 颜 超, 张庆瑜. 替位杂质对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06, 55(6): 2882-2891.
doi: 10.7498/aps.55.2882
|
[14] |
张艳萍, 杨治虎, 杜树斌, 陈熙萌, 赵永涛, 张小安, 崔 莹, 张红强, 徐 徐, 邵健雄, 肖国青. Ar的类氦和类锂离子与Mo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x射线发射. 物理学报,
2005, 54(8): 3559-3564.
doi: 10.7498/aps.54.3559
|
[15] |
李红海, 李英德, 王传奎. 分子和金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6): 1239-1243.
doi: 10.7498/aps.51.1239
|
[16] |
张超, 吕海峰, 张庆瑜.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02, 51(10): 2329-2334.
doi: 10.7498/aps.51.2329
|
[17] |
刘 红. 丝状相液晶由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相变. 物理学报,
2000, 49(7): 1321-1326.
doi: 10.7498/aps.49.1321
|
[18] |
曹培林, 周煦炎, 周如洪. Si(100)2×1表面上L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表面结构相变. 物理学报,
1993, 42(7): 1116-1120.
doi: 10.7498/aps.42.1116
|
[19] |
曹培林;周煦炎;周如洪. Si_100_2_1表面上L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表面结构相变. 物理学报,
1991, 40(7): 1116-1120.
doi: 10.7498/aps.40.1116
|
[20] |
范希庆, 申三国, 张德萱. fcc结构过渡金属(100)表面上杂质与吸附原子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1989, 38(1): 44-52.
doi: 10.7498/aps.3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