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琳, 苗淑莉, 李鹏程. 优化组合激光场驱动原子产生高次谐波及单个超短阿秒脉冲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22, 71(23): 233204.
doi: 10.7498/aps.71.20221298
|
[2] |
沈百飞, 吉亮亮, 张晓梅, 步志刚, 徐建彩. 强场X射线激光物理. 物理学报,
2021, 70(8): 084101.
doi: 10.7498/aps.70.20210096
|
[3] |
江淼, 郑晓冉, 林南省, 李英骏. 正负电子对产生过程中不同外场宽度下的多光子跃迁效应. 物理学报,
2021, 70(23): 231202.
doi: 10.7498/aps.70.20202101
|
[4] |
郭春祥, 焦志宏, 周效信, 李鹏程. 激光强度依赖的阈下谐波产生机制. 物理学报,
2020, 69(7): 074203.
doi: 10.7498/aps.69.20191883
|
[5] |
黄诚, 钟明敏, 吴正茂.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中再碰撞动力学的强度依赖. 物理学报,
2019, 68(3): 033201.
doi: 10.7498/aps.68.20181811
|
[6] |
白春江, 崔万照, 余金清. 超短超强激光脉冲辐照超薄碳膜电离状态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11): 113201.
doi: 10.7498/aps.65.113201
|
[7] |
金发成, 王兵兵. 频域图像下的强场非序列电离过程. 物理学报,
2016, 65(22): 224205.
doi: 10.7498/aps.65.224205
|
[8] |
肖相如, 王慕雪, 黎敏, 耿基伟, 刘运全, 彭良友. 强激光场中原子单电离的半经典方法. 物理学报,
2016, 65(22): 220203.
doi: 10.7498/aps.65.220203
|
[9] |
赵磊, 张琦, 董敬伟, 吕航, 徐海峰. 不同原子在飞秒强激光场中的里德堡态激发和双电离. 物理学报,
2016, 65(22): 223201.
doi: 10.7498/aps.65.223201
|
[10] |
马宁, 王美山, 杨传路, 熊德林, 李小虎, 马晓光. 激光场强度对NO电子态粒子数布居影响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 215-221.
doi: 10.7498/aps.59.215
|
[11] |
叶小亮, 周效信, 赵松峰, 李鹏程. 原子在两色组合激光场中产生的单个阿秒脉冲. 物理学报,
2009, 58(3): 1579-1585.
doi: 10.7498/aps.58.1579
|
[12] |
李会山, 李鹏程, 周效信. 强激光场中模型氢原子的势函数对产生高次谐波强度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11): 7633-7639.
doi: 10.7498/aps.58.7633
|
[13] |
郭中华, 周效信. 基态分子波函数对N2分子在强激光场中产生高次谐波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8, 57(3): 1616-1621.
doi: 10.7498/aps.57.1616
|
[14] |
陈 民, 盛政明, 郑 君, 张 杰. 强激光与高密度气体相互作用中电子和离子加速的数值模拟. 物理学报,
2006, 55(5): 2381-2388.
doi: 10.7498/aps.55.2381
|
[15] |
赵松峰, 周效信, 金 成. 强激光场中模型氢原子和真实氢原子的高次谐波与电离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8): 4078-4085.
doi: 10.7498/aps.55.4078
|
[16] |
李鹏程, 周效信, 董晨钟, 赵松峰. 强激光场中长程势与短程势原子产生高次谐波与电离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3): 750-755.
doi: 10.7498/aps.53.750
|
[17] |
周效信, 李白文. 强激光场中原子的束缚态和连续态对高次谐波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1, 50(10): 1902-1906.
doi: 10.7498/aps.50.1902
|
[18] |
郑丽萍, 邱锡钧. 光强、频率对强激光场中的多原子分子离子增强电离行为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0, 49(10): 1965-1968.
doi: 10.7498/aps.49.1965
|
[19] |
仝晓民, 李家明. 强激光场阈上电离理论. 物理学报,
1991, 40(2): 190-197.
doi: 10.7498/aps.40.190
|
[20] |
马锦秀, 徐至展. 双频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双稳态效应. 物理学报,
1989, 38(5): 706-713.
doi: 10.7498/aps.38.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