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计晨. 原子兰姆位移与超精细结构中的核结构效应. 物理学报,
2024, 73(20): 202101.
doi: 10.7498/aps.73.20241063
|
[2] |
焦宝宝. 基于原子核密度的核电荷半径新关系. 物理学报,
2023, 72(11): 112101.
doi: 10.7498/aps.72.20230126
|
[3] |
游阳明, 王炳章, 王吉有. P原子的光学模型势与核极化修正. 物理学报,
2012, 61(20): 202401.
doi: 10.7498/aps.61.202401
|
[4] |
郑浩勇, 王猛, 王修星, 黄卫东. 基于Wenzel模型的粗糙界面异质形核分析. 物理学报,
2011, 60(6): 066402.
doi: 10.7498/aps.60.066402
|
[5] |
丁斌刚, 张大立, 鲁定辉. 14O核中子闭壳效应的探讨. 物理学报,
2010, 59(5): 3142-3146.
doi: 10.7498/aps.59.3142
|
[6] |
赖祥军, 罗志全, 刘晶晶, 刘宏林. 超新星核中的夸克相变及夸克质量效应. 物理学报,
2008, 57(3): 1535-1541.
doi: 10.7498/aps.57.1535
|
[7] |
刘建业, 左 维, 李希国, 邢永忠. 中子晕核引起核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 物理学报,
2007, 56(3): 1339-1346.
doi: 10.7498/aps.56.1339
|
[8] |
高永华, 何明中, 段春贵. 推广x重新标度模型重标度参数公式与轻子-核DIS过程的核效应. 物理学报,
2003, 52(1): 39-41.
doi: 10.7498/aps.52.39
|
[9] |
高永华, 何祯民, 段春贵. 改进的双重Q2重标度模型. 物理学报,
2001, 50(6): 1028-1034.
doi: 10.7498/aps.50.1028
|
[10] |
夏佑林, 叶朝辉. 14N核四极共振的偏共振效应. 物理学报,
1994, 43(8): 1371-1379.
doi: 10.7498/aps.43.1371
|
[11] |
周进元, 傅日强, 李丽云, 叶朝辉. 射频场强度对稳态核Overhauser效应增强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4, 43(8): 1246-1253.
doi: 10.7498/aps.43.1246
|
[12] |
张济忠. 氧化钼分形生长的核晶凝聚模型. 物理学报,
1992, 41(8): 1302-1307.
doi: 10.7498/aps.41.1302
|
[13] |
庆承瑞, 何祚庥. 氚核β衰变谱形的原子效应修正和中微子质量的测定. 物理学报,
1982, 31(5): 654-659.
doi: 10.7498/aps.31.654
|
[14] |
李扬国, 刘宪辉. 高能质子在原子核上散射的自旋打翻效应. 物理学报,
1977, 26(2): 180-183.
doi: 10.7498/aps.26.180
|
[15] |
鲍诚光. 小变形原子核中的相干效应. 物理学报,
1965, 21(3): 531-541.
doi: 10.7498/aps.21.531
|
[16] |
. 轻原子核中的超流效应. 物理学报,
1963, 19(6): 360-369.
doi: 10.7498/aps.19.360
|
[17] |
严国光. 大变形区的两种核模型. 物理学报,
1962, 18(11): 605-608.
doi: 10.7498/aps.18.605
|
[18] |
王德焴, 丘锡钧, 赵玄, 李白文, 陈金全. 关于低能核反应中的复合核效应. 物理学报,
1962, 18(5): 227-241.
doi: 10.7498/aps.18.227
|
[19] |
周光召, 戴元本. μ介子与轻原子核散射时的反冲效应. 物理学报,
1960, 16(2): 76-80.
doi: 10.7498/aps.16.76
|
[20] |
杨立铭, 刘汉昭. 原子核内轨道角动量分布与核密度的进一步探讨. 物理学报,
1955, 11(6): 439-452.
doi: 10.7498/aps.11.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