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金戈, 李伟峰, 方基宇, 牛中明. 原子核β衰变寿命经验公式. 物理学报,
2024, 73(6): 062301.
doi: 10.7498/aps.73.20231653
|
[2] |
焦宝宝. 基于原子核密度的核电荷半径新关系. 物理学报,
2023, 72(11): 112101.
doi: 10.7498/aps.72.20230126
|
[3] |
郑曙东, 李博文, 李冀光, 董晨钟, 袁文渊. 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高离化态离子能级和波函数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3): 1556-1562.
doi: 10.7498/aps.58.1556
|
[4] |
董建敏, 李君清, 苏昕宁, 王艳召, 张鸿飞, 左维. 致密天体中电子气体对原子核结构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4): 2294-2299.
doi: 10.7498/aps.58.2294
|
[5] |
李文飞, 徐瑚珊, 张丰收, 李剑锋, 陈列文. 原子核多重碎裂中同位旋相分比的产生机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8): 1700-1705.
doi: 10.7498/aps.51.1700
|
[6] |
张东海, 孙汉城. 60 A GeV16O原子核在核乳胶中的电磁离解. 物理学报,
2000, 49(10): 1938-1946.
doi: 10.7498/aps.49.1938
|
[7] |
贺智勇, 李祖玉, 靳根明, 段利敏, 戴光曦, 吴和宇, 张保国, 文万信, 漆玉金, 罗清政. 核核碰撞中不稳定轻核的方位角各向异性发射. 物理学报,
1996, 45(9): 1438-1443.
doi: 10.7498/aps.45.1438
|
[8] |
孟杰. 转动原子核的对关联变化. 物理学报,
1993, 42(3): 368-372.
doi: 10.7498/aps.42.368
|
[9] |
王广厚. 15N原子核共振反应及Pd中的氢剖析. 物理学报,
1984, 33(1): 53-57.
doi: 10.7498/aps.33.53
|
[10] |
李扬国, 刘宪辉. 高能质子在原子核上散射的自旋打翻效应. 物理学报,
1977, 26(2): 180-183.
doi: 10.7498/aps.26.180
|
[11] |
任庚未. 轻原子核结构和投影算符方法. 物理学报,
1975, 24(6): 396-406.
doi: 10.7498/aps.24.396
|
[12] |
鲍诚光. 小变形原子核中的相干效应. 物理学报,
1965, 21(3): 531-541.
doi: 10.7498/aps.21.531
|
[13] |
杨国琛. 关于原子核的gR因子. 物理学报,
1963, 19(12): 771-781.
doi: 10.7498/aps.19.771
|
[14] |
张历宁, 戴元本. 原子核中μ介子的辐射俘获. 物理学报,
1961, 17(1): 41-44.
doi: 10.7498/aps.17.41
|
[15] |
周光召, 戴元本. μ介子与轻原子核散射时的反冲效应. 物理学报,
1960, 16(2): 76-80.
doi: 10.7498/aps.16.76
|
[16] |
曾谨言, 张庆营, 杨立铭. 原子核的转动惯量和gR因子. 物理学报,
1959, 15(10): 565-574.
doi: 10.7498/aps.15.565
|
[17] |
何泽慧, 陆祖荫, 孙汉城. 为原子核科学研究用的原子核乳膠核-2,核-3,制备方法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59, 15(3): 131-138.
doi: 10.7498/aps.15.131
|
[18] |
何国柱. 电子和X射线激发原子核. 物理学报,
1958, 14(4): 289-299.
doi: 10.7498/aps.14.289
|
[19] |
于敏, 邓稼先, 周孝谦, 李扬国. 轻原子核的变形. 物理学报,
1958, 14(6): 449-468.
doi: 10.7498/aps.14.449
|
[20] |
李整武. 轻原子核的质量. 物理学报,
1957, 13(1): 30-57.
doi: 10.7498/aps.1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