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志军, 吕昭征, 董全, 冯军雅, 姬忠庆, 金勇, 吕力. 极低温散粒噪声测试系统及隧道结噪声测量. 物理学报,
2019, 68(7): 070702.
doi: 10.7498/aps.68.20190114
|
[2] |
张耿鸿, 朱佳, 姜格蕾, 王彪, 郑跃. 压缩应变载荷下氮化镓隧道结微观压电特性及其巨压电电阻效应. 物理学报,
2016, 65(10): 107701.
doi: 10.7498/aps.65.107701
|
[3] |
赵敬龙, 董正超, 仲崇贵, 李诚迪. 量子线/铁基超导隧道结中隧道谱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5): 057401.
doi: 10.7498/aps.64.057401
|
[4] |
张超, 方粮, 隋兵才, 徐强, 王慧. 基于微芯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低温纳米精度电子束刻蚀与原位电学输运性质测量. 物理学报,
2014, 63(24): 248105.
doi: 10.7498/aps.63.248105
|
[5] |
吴少兵, 陈实, 李海, 杨晓非. TMR与GMR传感器1/f噪声的研究进展. 物理学报,
2012, 61(9): 097504.
doi: 10.7498/aps.61.097504
|
[6] |
刘德, 张红梅, 贾秀敏. 对称抛物势阱磁性隧道结中的自旋输运及磁电阻效应. 物理学报,
2011, 60(1): 017506.
doi: 10.7498/aps.60.017506
|
[7] |
张贤高, 方忠慧, 陈坤基, 钱昕晔, 刘广元, 徐骏, 黄信凡, 何飞. 双栅调控的硅量子线中的库仑振荡效应. 物理学报,
2011, 60(2): 027304.
doi: 10.7498/aps.60.027304
|
[8] |
黄仁忠, 刘柳, 杨文静. 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调制的薄膜表面的原子扩散. 物理学报,
2011, 60(11): 116803.
doi: 10.7498/aps.60.116803
|
[9] |
李晓薇. 量子线/绝缘层/p波超导体结的隧道谱. 物理学报,
2007, 56(10): 6033-6037.
doi: 10.7498/aps.56.6033
|
[10] |
葛四平, 朱 星, 杨威生.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Cu亚表面自间隙原子. 物理学报,
2005, 54(2): 824-831.
doi: 10.7498/aps.54.824
|
[11] |
冯玉清, 侯利娜, 朱 涛, 姚淑德, 詹文山. 具有纳米氧化层的磁性隧道结的热稳定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9): 4340-4344.
doi: 10.7498/aps.54.4340
|
[12] |
王天兴, 魏红祥, 李飞飞, 张爱国, 曾中明, 詹文山, 韩秀峰.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磁性隧道结的微制备. 物理学报,
2004, 53(11): 3895-3901.
doi: 10.7498/aps.53.3895
|
[13] |
李晓薇. 超导体/铁磁体绝缘层-超导体隧道结的直流Josephson效应. 物理学报,
2002, 51(8): 1821-1825.
doi: 10.7498/aps.51.1821
|
[14] |
孙润广, 齐浩, 张静. 脂质体结构特性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6): 1203-1207.
doi: 10.7498/aps.51.1203
|
[15] |
董正超, 邢定钰, 董锦明. 铁磁-超导隧道结中的散粒噪声. 物理学报,
2001, 50(3): 556-560.
doi: 10.7498/aps.50.556
|
[16] |
蔡群, M.S.ALTMAN. W(110)面二维氧化的低能电子显微镜研究. 物理学报,
1997, 46(6): 1048-1054.
doi: 10.7498/aps.46.1048
|
[17] |
于洪滨, 高波, 盖峥, 杨威生. 电场下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针尖原子扩散的观察. 物理学报,
1997, 46(4): 679-687.
doi: 10.7498/aps.46.679
|
[18] |
王琛. 铁氧化物中电子隧道现象的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 物理学报,
1996, 45(3): 506-511.
doi: 10.7498/aps.45.506
|
[19] |
王炜, 姚希贤. 圆对称环域Josephson隧道结的静态特性(Ⅰ)——准衍射现象和自场效应. 物理学报,
1988, 37(5): 705-713.
doi: 10.7498/aps.37.705
|
[20] |
刘东, 曹淑兰, 桑亚男, 王慧芝, 刘福绥, 万玉珍. 约瑟夫森隧道结微波感应效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1976, 25(2): 97-104.
doi: 10.7498/aps.2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