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璟楠, 徐志浩, 陆展鹏, 张云波. 一维化学势调制的p波超导体中的拓扑量子相变. 物理学报,
2020, 69(7): 070302.
doi: 10.7498/aps.69.20191868
|
[2] |
杜增义, 方德龙, 王震宇, 杜冠, 杨雄, 杨欢, 顾根大, 闻海虎. 铁基超导体FeSe0.5Te0.5表面隧道谱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9): 097401.
doi: 10.7498/aps.64.097401
|
[3] |
赵敬龙, 董正超, 仲崇贵, 李诚迪. 量子线/铁基超导隧道结中隧道谱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5): 057401.
doi: 10.7498/aps.64.057401
|
[4] |
安兴涛, 刁淑萌. 门电压控制的硅烯量子线中电子输运性质. 物理学报,
2014, 63(18): 187304.
doi: 10.7498/aps.63.187304
|
[5] |
黎明, 陈军, 宫箭. InAs/InP柱型量子线中隧穿时间和逃逸问题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23): 237303.
doi: 10.7498/aps.63.237303
|
[6] |
兰木, 向钢, 辜刚旭, 张析. 一种晶体表面水平纳米线生长机理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22): 228101.
doi: 10.7498/aps.61.228101
|
[7] |
杨新荣, 徐波, 赵国晴, 申晓志, 史淑惠, 李洁, 王占国. InP基近红外波段量子线激光器的温度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21): 216802.
doi: 10.7498/aps.61.216802
|
[8] |
王秀平, 杨晓红, 韩勤, 鞠研玲, 杜云, 朱彬, 王杰, 倪海桥, 贺继方, 王国伟, 牛智川. 图形衬底量子线生长制备与荧光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2): 020703.
doi: 10.7498/aps.60.020703
|
[9] |
张红, 张春元, 张慧亮, 刘建军. 外加磁场下抛物型量子线中的带电激子. 物理学报,
2011, 60(7): 077301.
doi: 10.7498/aps.60.077301
|
[10] |
李 宏, 郭华忠, 路 川, 李 玲, 高 洁. 声表面波单电子输运器件中量子线的电学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9): 5863-5868.
doi: 10.7498/aps.57.5863
|
[11] |
肖贤波, 李小毛, 周光辉. 电磁波辐照下量子线的电子自旋极化输运性质. 物理学报,
2007, 56(3): 1649-1654.
doi: 10.7498/aps.56.1649
|
[12] |
李晓薇. 铁磁超导态/绝缘层/自旋三重态p波超导体结的直流Josephson电流. 物理学报,
2006, 55(12): 6637-6642.
doi: 10.7498/aps.55.6637
|
[13] |
李晓薇, 刘淑静. 正常金属/自旋三重态p波超导体结隧道谱的奇异性. 物理学报,
2006, 55(2): 834-838.
doi: 10.7498/aps.55.834
|
[14] |
李良新, 胡勇华. 可用于红外探测器的自组织量子线及其带间和子带间光学跃迁. 物理学报,
2005, 54(2): 848-856.
doi: 10.7498/aps.54.848
|
[15] |
周旺民, 王崇愚. 低维半导体材料应变分布. 物理学报,
2004, 53(12): 4308-4313.
doi: 10.7498/aps.53.4308
|
[16] |
杨 谋, 周光辉, 肖贤波. 太赫兹电磁场照射下量子线中的纳米电子力. 物理学报,
2003, 52(8): 2037-2040.
doi: 10.7498/aps.52.2037
|
[17] |
李晓薇, 董正超. d(x2-y2)+idxy混合波正常金属/绝缘层/超导体结中的隧道谱. 物理学报,
2001, 50(7): 1366-1370.
doi: 10.7498/aps.50.1366
|
[18] |
董正超. 铁磁-d波超导结中的粗糙界面散射和自旋反转效应对隧道谱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1, 50(9): 1779-1782.
doi: 10.7498/aps.50.1779
|
[19] |
王传奎, 江兆潭. 一类弯曲量子线的量子束缚态. 物理学报,
2000, 49(8): 1574-1579.
doi: 10.7498/aps.49.1574
|
[20] |
董正超, 陈贵宾, 邢定钰, 董锦明. 铁磁-绝缘层-d波超导结中的Andreev反射特性. 物理学报,
2000, 49(11): 2276-2280.
doi: 10.7498/aps.49.2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