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相萌, 何飘, 王天宇, 袁琳, 邓凯, 刘飞, 邵晓鹏. 计算偏振彩色傅里叶叠层成像: 散射光场偏振特性的复用技术. 物理学报,
2024, 73(12): 124202.
doi: 10.7498/aps.73.20240268
|
[2] |
李顺, 李正军, 屈檀, 李海英, 吴振森. 双零阶贝塞尔波束的传播及对单轴各向异性球的散射特性. 物理学报,
2022, 71(18): 180301.
doi: 10.7498/aps.71.20220491
|
[3] |
李亮亮, 王晓方. 高能带电粒子束对陡峭密度梯度区照相的散射效应解析模型及散射调制现象的特征. 物理学报,
2022, 0(0): 0-0.
doi: 10.7498/aps.71.20212269
|
[4] |
施伟, 周强, 刘斌. 基于旋转永磁体的超低频机械天线电磁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2019, 68(18): 188401.
doi: 10.7498/aps.68.20190339
|
[5] |
付成花. 微纳粒子光学散射分析. 物理学报,
2017, 66(9): 097301.
doi: 10.7498/aps.66.097301
|
[6] |
程晨, 史泽林, 崔生成, 徐青山. 改进的单次散射相函数解析表达式. 物理学报,
2017, 66(18): 180201.
doi: 10.7498/aps.66.180201
|
[7] |
马艳, 林书玉, 鲜晓军. 次Bjerknes力作用下气泡的体积振动和散射声场. 物理学报,
2016, 65(1): 014301.
doi: 10.7498/aps.65.014301
|
[8] |
庄佳衍, 陈钱, 何伟基, 冒添逸. 基于压缩感知的动态散射成像. 物理学报,
2016, 65(4): 040501.
doi: 10.7498/aps.65.040501
|
[9] |
白敏, 宣荣喜, 宋建军, 张鹤鸣, 胡辉勇, 舒斌. 压应变Ge/(001)Si1-xGex空穴散射与迁移率模型. 物理学报,
2015, 64(3): 038501.
doi: 10.7498/aps.64.038501
|
[10] |
张会云, 刘蒙, 尹贻恒, 吴志心, 申端龙, 张玉萍. 基于格林函数法研究金属线栅在太赫兹波段的散射特性. 物理学报,
2013, 62(19): 194207.
doi: 10.7498/aps.62.194207
|
[11] |
王海华, 孙贤明. 两种按比例混合颗粒系的多次散射模拟. 物理学报,
2012, 61(15): 154204.
doi: 10.7498/aps.61.154204
|
[12] |
赵太飞, 柯熙政. Monte Carlo方法模拟非直视紫外光散射覆盖范围. 物理学报,
2012, 61(11): 114208.
doi: 10.7498/aps.61.114208
|
[13] |
樊振方, 罗晖, 卢广锋, 胡绍民. 激光陀螺变锁区现象的研究与讨论. 物理学报,
2012, 61(18): 184204.
doi: 10.7498/aps.61.184204
|
[14] |
贺静波, 刘忠, 胡生亮. 基于海杂波散射特性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物理学报,
2011, 60(11): 110208.
doi: 10.7498/aps.60.110208
|
[15] |
刘文军, 毛宏燕, 付国庆, 曲士良. 散射介质中多重散射太赫兹脉冲的时域统计特性. 物理学报,
2010, 59(2): 913-917.
doi: 10.7498/aps.59.913
|
[16] |
陈星, 夏云杰. 双模压缩真空态和纠缠相干态的一维势垒散射. 物理学报,
2010, 59(1): 80-86.
doi: 10.7498/aps.59.80
|
[17] |
王清华, 张颖颖, 来建成, 李振华, 贺安之. Mie理论在生物组织散射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物理学报,
2007, 56(2): 1203-1207.
doi: 10.7498/aps.56.1203
|
[18] |
刘丽想, 杜国浩, 胡 雯, 骆玉宇, 谢红兰, 陈 敏, 肖体乔. 利用定量相衬成像消除X射线同轴轮廓成像中散射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12): 6387-6394.
doi: 10.7498/aps.55.6387
|
[19] |
白 璐, 吴振森, 陈 辉, 郭立新. 高斯波束入射下串粒子的散射问题. 物理学报,
2005, 54(5): 2025-2029.
doi: 10.7498/aps.54.2025
|
[20] |
李飞飞, 许京军, 刘思敏, 乔海军, 张光寅. c向切割LiNbO3∶Fe晶体中光折变光散射. 物理学报,
2001, 50(12): 2341-2344.
doi: 10.7498/aps.50.2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