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慧, 王雅君, 王林雪, 张晓斐.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环状暗孤子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20, 69(1): 010302.
doi: 10.7498/aps.69.20191424
|
[2] |
袁都奇. 三维简谐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边界效应. 物理学报,
2014, 63(17): 170501.
doi: 10.7498/aps.63.170501
|
[3] |
李志, 王建忠. 自旋-轨道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势垒散射特性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0): 100306.
doi: 10.7498/aps.62.100306
|
[4] |
吴浩, 侯威, 王文祥, 颜鹏程. 试用Lyapunov指数探讨气候突变及其前兆信号. 物理学报,
2013, 62(12): 129204.
doi: 10.7498/aps.62.129204
|
[5] |
李飞, 张冬霞, 李文斌.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中原子的空间混沌分布.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0304.
doi: 10.7498/aps.60.120304
|
[6] |
宋立军, 严冬, 刘烨.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量子Fisher信息与混沌.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0302.
doi: 10.7498/aps.60.120302
|
[7] |
蒋飞, 刘中, 胡文, 包伯成. 连续混沌调频信号的动力学设计与分析. 物理学报,
2010, 59(1): 116-122.
doi: 10.7498/aps.59.116
|
[8] |
陈旭, 丘水生. 精确配置离散动力系统的所有Lyapunov指数. 物理学报,
2010, 59(11): 7630-7634.
doi: 10.7498/aps.59.7630
|
[9] |
宗丰德, 杨阳, 张解放. 外势场作用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啁啾孤子的演化与操控. 物理学报,
2009, 58(6): 3670-3678.
doi: 10.7498/aps.58.3670
|
[10] |
严冬, 宋立军, 陈殿伟. 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自旋压缩. 物理学报,
2009, 58(6): 3679-3684.
doi: 10.7498/aps.58.3679
|
[11] |
张晓丹, 刘翔, 赵品栋. 一类延迟混沌系统沿主轴方向上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 物理学报,
2009, 58(7): 4415-4420.
doi: 10.7498/aps.58.4415
|
[12] |
于思瑶, 郭树旭, 郜峰利. 半导体激光器低频噪声的Lyapunov指数计算和混沌状态判定. 物理学报,
2009, 58(8): 5214-5217.
doi: 10.7498/aps.58.5214
|
[13] |
张勇, 关伟.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物理学报,
2009, 58(2): 756-763.
doi: 10.7498/aps.58.756
|
[14] |
曲春雷, 赵清. 周期驱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棘齿效应. 物理学报,
2009, 58(7): 4390-4395.
doi: 10.7498/aps.58.4390
|
[15] |
王海雷, 杨世平. 三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开关特性. 物理学报,
2008, 57(8): 4700-4705.
doi: 10.7498/aps.57.4700
|
[16] |
房永翠, 杨志安, 杨丽云. 对称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在周期驱动下的动力学相变及其量子纠缠熵表示. 物理学报,
2008, 57(2): 661-666.
doi: 10.7498/aps.57.661
|
[17] |
房永翠, 杨志安.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中的混沌隧穿行为. 物理学报,
2008, 57(12): 7438-7446.
doi: 10.7498/aps.57.7438
|
[18] |
刘泽专, 杨志安. 噪声对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自俘获现象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7, 56(3): 1245-1252.
doi: 10.7498/aps.56.1245
|
[19] |
冯秀琴, 沈 柯. 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混沌反控制. 物理学报,
2006, 55(9): 4455-4459.
doi: 10.7498/aps.55.4455
|
[20] |
王冠芳, 傅立斌, 赵 鸿, 刘 杰. 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的自俘获现象及其周期调制效应.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003-5013.
doi: 10.7498/aps.54.5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