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召召, 杨庆超, 周瑞平. 一种基于摄动理论的不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算法. 物理学报,
2021, 70(24): 240501.
doi: 10.7498/aps.70.20210492
|
[2] |
苗兵. 卡西米尔力. 物理学报,
2020, 69(8): 080505.
doi: 10.7498/aps.69.20200450
|
[3] |
李清都, 郭建丽. 切换系统Lyapunov指数的算法及应用. 物理学报,
2014, 63(10): 100501.
doi: 10.7498/aps.63.100501
|
[4] |
董宇蔚, 蔡世民, 尚明生. 电子商务中人类活动的标度行为实证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2): 028901.
doi: 10.7498/aps.62.028901
|
[5] |
周小勇, 乔晓华, 朱雷, 刘素芬. 一类关联混沌系统及其切换与内同步机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9): 190504.
doi: 10.7498/aps.62.190504
|
[6] |
吴浩, 侯威, 王文祥, 颜鹏程. 试用Lyapunov指数探讨气候突变及其前兆信号. 物理学报,
2013, 62(12): 129204.
doi: 10.7498/aps.62.129204
|
[7] |
臧鸿雁, 范修斌, 闵乐泉, 韩丹丹. S-盒的Lyapunov指数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20): 200508.
doi: 10.7498/aps.61.200508
|
[8] |
刘小良, 梁亮文, 徐慧, 李江. Cantor型人工DNA序列的关联属性及输运性质. 物理学报,
2011, 60(7): 077201.
doi: 10.7498/aps.60.077201
|
[9] |
赵义. 一维长程关联无序系统的局域性. 物理学报,
2010, 59(1): 532-535.
doi: 10.7498/aps.59.532
|
[10] |
刘扬正, 姜长生. 关联可切换超混沌系统的构建与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2009, 58(2): 771-778.
doi: 10.7498/aps.58.771
|
[11] |
于思瑶, 郭树旭, 郜峰利. 半导体激光器低频噪声的Lyapunov指数计算和混沌状态判定. 物理学报,
2009, 58(8): 5214-5217.
doi: 10.7498/aps.58.5214
|
[12] |
张晓丹, 刘翔, 赵品栋. 一类延迟混沌系统沿主轴方向上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 物理学报,
2009, 58(7): 4415-4420.
doi: 10.7498/aps.58.4415
|
[13] |
何四华, 杨绍清, 石爱国, 李天伟. 基于图像区域Lyapunov指数的海面舰船目标检测. 物理学报,
2009, 58(2): 794-801.
doi: 10.7498/aps.58.794
|
[14] |
杨永锋, 吴亚锋, 任兴民, 秦卫阳, 支希哲, 裘焱.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的EMD端点延拓. 物理学报,
2009, 58(6): 3742-3746.
doi: 10.7498/aps.58.3742
|
[15] |
张勇, 关伟.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物理学报,
2009, 58(2): 756-763.
doi: 10.7498/aps.58.756
|
[16] |
王学梅, 张 波, 丘东元, 陈良刚. DC-DC变换器的符号时间序列描述及模块熵分析. 物理学报,
2008, 57(10): 6112-6119.
doi: 10.7498/aps.57.6112
|
[17] |
徐 慧, 邓超生, 刘小良, 马松山, 伍晓赞. 一维长程关联无序系统中的电子态. 物理学报,
2007, 56(3): 1643-1648.
doi: 10.7498/aps.56.1643
|
[18] |
卢 山, 王海燕. 多变量时间序列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计算. 物理学报,
2006, 55(2): 572-576.
doi: 10.7498/aps.55.572
|
[19] |
李 伟, 徐 伟, 赵俊锋, 靳艳飞. 耦合Duffing-van der Pol系统的随机稳定性及控制.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559-5565.
doi: 10.7498/aps.54.5559
|
[20] |
宋建军, 李希国. 量子能谱中的长程关联. 物理学报,
2001, 50(9): 1661-1665.
doi: 10.7498/aps.50.1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