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燕, 陆展鹏. 非厄米耦合链中的局域化转变. 物理学报,
2024, 73(19): 197101.
doi: 10.7498/aps.73.20240976
|
[2] |
刘强, 周海京, 董志伟. 非平行线缆结构电磁耦合建模与准确性验证. 物理学报,
2022, 71(18): 180701.
doi: 10.7498/aps.71.20220185
|
[3] |
郭鑫, 李明华, 李毅飞, 陶梦泽, 王进光, 李大章, 辛建国, 陈黎明. 利用一维原子链模型研究薄膜瞬态结构变化. 物理学报,
2017, 66(18): 186202.
doi: 10.7498/aps.66.186202
|
[4] |
蒋滢, 陈征宇. 蠕虫状链模型在高分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物理学报,
2016, 65(17): 178201.
doi: 10.7498/aps.65.178201
|
[5] |
岳姗, 刘兴男, 时振刚. 高压氦气平行极板击穿电压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10): 105101.
doi: 10.7498/aps.64.105101
|
[6] |
吴魏霞, 宋艳丽, 韩英荣. 二维耦合定向输运模型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15): 150501.
doi: 10.7498/aps.64.150501
|
[7] |
苟立丹, 王晓茜. 杨-巴克斯特自旋1/2链模型的量子关联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7): 070302.
doi: 10.7498/aps.64.070302
|
[8] |
白继元, 贺泽龙, 杨守斌. 平行耦合双量子点分子A-B干涉仪的电荷及其自旋输运. 物理学报,
2014, 63(1): 017303.
doi: 10.7498/aps.63.017303
|
[9] |
杨晶, 刘国宾, 顾思洪. 平行线偏光激发CPT共振方案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4): 043202.
doi: 10.7498/aps.61.043202
|
[10] |
韩秀琴, 姜虹, 石玉仁, 刘妍秀, 孙建华, 陈建敏, 段文山. 一维 Frenkel-Kontorova(FK)模型原子链的相变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11): 116801.
doi: 10.7498/aps.60.116801
|
[11] |
丁凌云, 龚中良, 黄 平. 基于耦合振子模型的摩擦力计算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10): 6500-6506.
doi: 10.7498/aps.57.6500
|
[12] |
徐东伟, 高 华, 薛德胜. 磁性纳米线反磁化过程的截椭球链模型. 物理学报,
2007, 56(12): 7274-7279.
doi: 10.7498/aps.56.7274
|
[13] |
孟慧艳, 康 帅, 史庭云, 詹明生. 平行电磁场中的Rydberg锂原子吸收谱的模型势计算. 物理学报,
2007, 56(6): 3198-3204.
doi: 10.7498/aps.56.3198
|
[14] |
董小伟, 冯素春, 鲁韶华, 许 鸥, 简水生. 两平行长周期光栅耦合器型上下话路滤波器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12): 7039-7045.
doi: 10.7498/aps.56.7039
|
[15] |
梁华伟, 石顺祥, 李家立. 非平行波导耦合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4): 2293-2297.
doi: 10.7498/aps.56.2293
|
[16] |
于天宝, 王明华, 江晓清, 杨建义. 三平行光子晶体单模波导的耦合特性及其应用. 物理学报,
2006, 55(4): 1851-1856.
doi: 10.7498/aps.55.1851
|
[17] |
任浩, 顾德炜, 潘正权, 应和平. 自对耦无序分布随机链Potts模型的临界普适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1): 265-271.
doi: 10.7498/aps.53.265
|
[18] |
杨国林, 李伯臧, 李列明, 孙刚, 吴建华, 蒲富恪. 磁性多层膜层间交换耦合的自由电子模型研究. 物理学报,
1996, 45(5): 869-884.
doi: 10.7498/aps.45.869
|
[19] |
郭长志, 黄永箴. 平行耦合腔波导对半导体激光器谱线宽度的控制作用. 物理学报,
1989, 38(5): 818-823.
doi: 10.7498/aps.38.818
|
[20] |
曾令儒. 平行板-内正方柱耦合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物理学报,
1982, 31(6): 840-846.
doi: 10.7498/aps.31.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