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晨阳, 孟凡超, 赵一鸣, 丁进敏, 赵小艇, 刘鸿维, 王鑫, 娄淑琴, 盛新志, 梁生. “机器微纳光学科学家”: 人工智能在微纳光学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物理学报,
2023, 72(11): 114204.
doi: 10.7498/aps.72.20230208
|
[2] |
马国亮, 李兴冀, 杨剑群, 刘超铭, 田丰, 侯春风. 电子辐照LDPE/MWCNTs复合材料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物理学报,
2016, 65(20): 208101.
doi: 10.7498/aps.65.208101
|
[3] |
杨亮, 魏承炀, 雷力明, 李臻熙, 李赛毅. 两相钛合金再结晶退火组织与织构演变的蒙特卡罗模拟. 物理学报,
2013, 62(18): 186103.
doi: 10.7498/aps.62.186103
|
[4] |
王迪, 张德明, 张季, 王小飞, 张庆礼, 万松明, 殷绍唐. 碱金属阳离子对[B3O7]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结晶习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3, 62(15): 154203.
doi: 10.7498/aps.62.154203
|
[5] |
张宪刚, 宗亚平, 吴艳. 相场再结晶储能释放模型与显微组织演变的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8): 088104.
doi: 10.7498/aps.61.088104
|
[6] |
陈龙天, 程用志, 聂彦, 龚荣洲. 人工异向介质调控电磁波极化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9): 094203.
doi: 10.7498/aps.61.094203
|
[7] |
程用志, 肖婷, 杨河林, 肖柏勋. 圆环结构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8): 5715-5719.
doi: 10.7498/aps.59.5715
|
[8] |
赵有文, 董志远. InP中深能级缺陷的产生与抑制现象. 物理学报,
2007, 56(3): 1476-1479.
doi: 10.7498/aps.56.1476
|
[9] |
刘建军, 张万林, 张光寅. 掺镁铌酸锂晶体的缺陷结构及其结晶化学分析. 物理学报,
1996, 45(11): 1852-1858.
doi: 10.7498/aps.45.1852
|
[10] |
徐秀英, 张杏奎, 范德培, 蒋冬梅. LaAlO3晶体中相变与缺陷研究. 物理学报,
1993, 42(1): 72-77.
doi: 10.7498/aps.42.72
|
[11] |
孙秀魁, 陈文绣, 徐坚, 范学书, 魏文铎, 王文皓. 铁纳米粒子的结晶形态与表面氧化膜分析. 物理学报,
1992, 41(11): 1842-1848.
doi: 10.7498/aps.41.1842
|
[12] |
黄依森, 赵庆兰. 邻苯二甲酸氢铷晶体结构对单晶生长习性和缺陷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1, 40(12): 1960-1965.
doi: 10.7498/aps.40.1960
|
[13] |
刘向阳, 蒋民华, 邵宗书. KTiOPO4晶体理论习性. 物理学报,
1988, 37(2): 274-282.
doi: 10.7498/aps.37.274
|
[14] |
杨宗庆, 仲维卓. 人工水晶-x面上巴西双晶的形成机制. 物理学报,
1983, 32(12): 1602-1607.
doi: 10.7498/aps.32.1602
|
[15] |
麦振洪, 葛培文, 崔树范, 吴兰生. 人工水晶缺陷的X射线形貌术观察. 物理学报,
1981, 30(8): 1106-1110.
doi: 10.7498/aps.30.1106
|
[16] |
章元龙. 关于人工水晶生长形态与界面分子组波度之间的联系. 物理学报,
1979, 28(1): 40-53.
doi: 10.7498/aps.28.40
|
[17] |
戴礼智, 张信钰. 国产纯铁的轧制与再结晶织构. 物理学报,
1958, 14(1): 17-22.
doi: 10.7498/aps.14.17
|
[18] |
刘民治. 天然有色水晶的压电振盪性能. 物理学报,
1955, 11(1): 73-89.
doi: 10.7498/aps.11.73
|
[19] |
严济慈, 方声恒. 空心水晶圆柱之绕周振动. 物理学报,
1936, 2(2): 145-153.
doi: 10.7498/aps.2.145
|
[20] |
严济慈, 钱临照. 水晶被扭起电现象. 物理学报,
1935, 1(3): 41-53.
doi: 10.7498/aps.1.41
|